>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丨林暮烟丨(9)
银锣摇了摇头,还略有些得意地挑了挑眉:当然不是,长生不老这件事,须得花上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来验证,哪有人会凭一句长生不老就将另一个人视为神祗?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也是长生不老的,过几十年我就能返老还童,你信吗?
季青临又是一愣。
没错,这一点他倒是的确没有想到,如果那掌奉要证明自己长生不老,至少也要几十年,说不定等他证明完了,皇帝都已经驾崩了。
这么想着,他也好奇起来:那是因为什么?
银锣眼中放光,很是兴奋:这就要提到关于这位掌奉大人的另一个传说六月冰荷了。一千多年前,百姓还没有开始供奉水镜神尊,有一日,一个年轻人到了宫门外,说自己是神的使者,有要事面见陛下。宫门守卫哪里肯放他进去,只当他是刁民来捣乱,就打算轰走结果你猜怎么着?
季青临见她那激动不已的样子,故意不以为然道:结果就被轰走了?
怎么可能!银锣很是嫌弃的撇了撇嘴,结果那年轻人伸出一只手,从随身的酒壶里倒出一捧酒来,当着那些守卫的面,将那一捧酒水化为了坚冰。要知道,那可是烁玉流金,椅席炙手的盛夏!他就那么将清酒化成了寒冰!
季青临点了点头,心道故事说的虽然精彩,表情也很是到位,但传说毕竟是传说,传得多夸张还未可知。但他也不想扫了银锣的兴致,便问道:然后呢?
然后那些守卫自然是被吓到了,慌忙就去通知皇帝,皇帝放那年轻人入宫,让他当面演示所谓的化酒成冰。那年轻人微微一笑道,光是化酒成冰有什么意思?随后便带着宫中一行人到了后宫的莲花池边
当日正逢骤雨初歇,那一池的荷叶荷花都沾着未干的雨水,年轻人站在池边,轻轻一挥手,所有人便眼看着前一刻还被微风拂动的湖面上结起了一层薄冰,而那方才还随风摇曳的荷花,即刻被寒冰笼罩,成了一块块冰雕!
季青临不禁感叹,从前没发现银锣这么会说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竟是被她说得绘声绘色,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忍不住捧场道:厉害厉害。
他的意思是称赞银锣故事讲得厉害,银锣却不是这么想的,眼看着公子从方才我一个字也不信的表情变成了现在的略信两分,银锣干劲十足,只觉得让公子拜倒在通天殿掌奉的石榴裙下指日可待。
厉害吧?银锣得意一笑,端起案上茶水倒进嘴里道,还有更厉害的。
这一出六月冰荷让皇上乃至满朝文武彻底臣服,纷纷跪地而拜。于是年轻人告诉皇帝,水镜神尊乃是创世之神,可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他作为神使,则会以不死之身和呼风唤雨之力,护皇室一脉永世绵延。
好故事,季青临心想,这么看来,如今国中盛行供奉水镜神尊的长生殿就是由此而来了。
神嘛,总是要有点传说的,总不能干巴巴的让人拜一尊一无是处的神像不是?
想着,他又忍不住勾起嘴角调侃起银锣来:呼风唤雨之力?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怎么个呼风唤雨法?
他以为银锣定是答不上来,做好了调笑的准备,没想到银锣竟是张口便来: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据掌奉大人所言,水镜神尊的生辰是春日的第一天,也就是立春那天。所以自从通天殿建起,每年立春那日,掌奉大人都会在通天殿后的通天台设法,令京中枯木回春。
枯木回春?季青临眯了眯眼。
对,银锣笃定点头,又问道,公子知道宫里有座鸣钟楼吧?
季青临点头,他当然知道,每年除夕看烟花的时候,都很是向往能在那最高的鸣钟楼之上观看,为此他还曾偷偷羡慕过皇上。
银锣接着问道:每年立春,你也都听过钟声吧?
季青临接着点头,却是不明白她这一问是为何意。
银锣笑道:那便是掌奉大人做法时配合而起的钟声,钟声百响之内,京中可见之处,遍地枯木尽数回春。
季青临愣住了,他眨了眨眼,有些意外,如果说方才还只是抱着一个听传说的心态,那么如今听到的这件事,可就不仅仅是传说了。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那位掌奉大人真的有所谓的神力,便不死心的问道:他这什么枯木回春之术,你亲眼见到过?
出乎季青临意料,银锣认真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前方,像是在回忆什么美好的往事,缓缓道:我四岁那年随哥哥入京,当日恰逢立春,有幸见过一次那枯木回春的盛景。钟声每响一声,那枯萎的草木便增添一分翠色,百响之后,遍地草木青翠欲滴,再不见一丝枯败。
季青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来,这掌奉有神力一事真的不只是传言?
第14章 水镜神像九尾鲤
公子,其实你不必如此怀疑,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普天之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就像你这样被老爷关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才会当它是个传说。
季青临不由沉默。
没错,如此耸人听闻之事自己竟然到今日才知晓,若不是因为入了宫,说不定到现在还没机会听闻。
季青临对这些看似怪力乱神的东西并不排斥,之前怀疑掌奉的长生也只是因为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而如今听了银锣这一番话,那一丝蹊跷也变得不值一提了。
他忽然有些庆幸自己选择了入宫,若是抛开那日和皇上之间的一点龃龉不谈,光是凭今日这些听闻,入宫这一趟便已是值得。
想着,他深吸了口气,不再纠结于这位掌奉的传说,问道:暂不谈这掌奉有多神了,说回皇上,皇上那夜去通天殿做什么?
银锣一改方才的神采,瞪眼诧异道:我怎么知道?
季青临语塞,半晌才问道:所以你花了大半日的时间,打听到的其实就只有一句皇上当夜去了一趟通天殿?
银锣理直气壮摊手反问道:这还不够吗?当夜皇上和你打了一架,那他难道不应该是怒火冲天降罪责罚吗?结果他连夜去了一趟通天殿,第二天不仅没有给你降罪,还又是赏赐又是加封,这难道不奇怪吗?
季青临一听,这么说也的确有几分道理,点头想了想后,他忽然下定决心般站起身来一扭头道:走,咱们也去趟通天殿。
说走就走,季青临丝毫也未耽搁。
一路上银锣提着灯笼,轻车熟路地带季青临往通天殿行去。
不一会儿,两人便到了一处高大无比的石阶旁。
说它高大无比丝毫也未夸张,那汉白玉的石阶宽十丈有余,足有百十来阶,阶顶之上坐落着一座巍峨殿宇,朱檐飞角气势磅礴,雕花紫楠木的牌匾上御笔亲题着鎏金通天殿三字,气势比皇上早朝的大殿也不输分毫。
季青临心道果然气派,就冲这座神殿,皇室对这水镜神尊和掌奉大人的信仰和崇敬便可见一斑。
想着,他与银锣一同提步踏上了阶梯,一路至顶。
二人站在殿门之外,被高大的雕花廊柱反衬得极为渺小,但季青临并未在意,随意看了两眼便抬腿跨进了殿门之中。
殿中灯火辉煌,殿顶悬着十二盏长明灯的火光倾泻而下,殿中每隔几步一座的铜制灯奴也燃着油火,加上奉台四周的蜡烛,整个大殿看上去犹如白昼一般,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
季青临微微眯起双眼,半晌才适应了这里的光线,再睁眼时才惊奇地发觉,原来殿中最亮的并不是灯火,而是立在大殿正中,高度及梁的一座金像。
水镜神尊。
他身着广袖轻衫,仙姿朗朗衣袂飘飘,脚下踏着水纹般的云雾,单手托着一条九尾鲤鱼,锦鲤首尾相连呈环状,鲤鱼身下是若莲花般迸溅四散的水花。他的眉眼若春风化雪,唇边一抹浅淡笑意,带着些许无拘无束的逍遥之感。
季青临的呼吸凝滞了片刻,心跳也骤然漏了一拍。
大约是因为从未见过这样逼真的人像,此时他的心中忽地升起了一股奇妙的感受,像是激动又像是慌乱,好似眼前的这座神像雕刻的不是神明,而是他所熟悉的某个人。
可是,当他再定睛细细看去时,却又能够确定这神像的面容极为陌生,他此前必然从未见过。
公子?
银锣见季青临一会睁大双眼,一会又是双眉微蹙的模样,不知他心中所想,只好出言唤道。
季青临这才回过神来,眼中还有些未散尽的迷离:嗯?
银锣眨了眨眼,奇怪道:公子不是来找掌奉大人的么?盯着这神像做什么?
季青临怔了怔,这才想起自己是为何而来,讪讪一笑道:对,对,掌奉大人在何处?
银锣四处掸了几眼,猜测道:既然不在正殿,或许是在后殿,抑或是通天台吧。
季青临点了点头:那找找吧。
绕过那神像,踏过后门门槛,眼前出现了一处宽阔的平台,两侧立着半人高的石栏,石栏下十余丈便是宫中道路。
行过平台乃是后殿,比正殿稍小些,烛焰火光也没有正殿那么明亮,显得温和且宁静。
两人行至门边,发现这殿从前门便能一眼望到后门,殿内两侧摆放着两列蒲团,似乎是打坐所用,却依旧没有见到任何人。
季青临与银锣对视了一眼,只好继续往前走。
出了后殿又是一个平台,但两侧已不再是石栏,而是几座厢房,正前方是一处宽大的汉白玉的石阶,石阶从四个方向倾斜而上,在顶端并为台状。
季青临心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通天台,但因这台实在太高,难以一眼望见顶端,也不知上面究竟是否有人。
两人没有犹豫,抬腿便往上走去。
这石阶坡度很陡,每一阶又窄到只能容下半个脚掌,走起来很是吃力。费了好半天,两人才终于气喘吁吁到了顶端。
定住脚步后抬眼随意一扫,季青临不禁一怔。
这台上并无一处灯火,却明亮异常。
举头向上看去,只见一轮皓月当空,皎洁月光直直倾洒在这高台之上,将此处渲染得幽静且庄重。
皇宫本就是京城地势最高的所在,通天殿又建在宫中最高处,而这通天台在通天殿的筑基之上又要高出数丈。
此时在这台上仰望空中满月大如车盖,周围点点繁星清辉绕月,还真有几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丝毫也未负那通天二字。
季青临心中暗自赞叹了一番,便听银锣在一旁轻声道:果然在这里。
季青临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立起的一处圆形石台之上,一人背对他们盘腿而坐,似是在望月,又似是在冥想。
第15章 百尺高台见真容
圆台左右各立有一名童子,也随着那人的目光望向空中。
此情此景,让人顿生些许庄严肃穆的神圣之感。
季青临与银锣对视一眼,轻轻迈步往那边走去。
走近些后,三人谈论的话语声渐渐传入耳中。
你们说,是今夜的月亮比较大,还是昨夜的比较大?台上盘腿之人问道。
左边小童扬声自信道:自然是今夜的,今夜可是十五,十五的月亮必然是最大的。
右边的小童似是很不服气,道:谁说的?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明夜的月亮才是最大的。
左边小童冷哼道:掌奉大人问的是昨夜和今夜,你说明夜做什么?
右边小童毫不服输,还伸手笔划了起来:那也是昨夜的比较大,昨夜的月亮有这么大,今夜只有这么大。
季青临听着这幼稚至极的对话,又看见那小童两只手在眼前笔划出了一个浴桶和一个脸盆的大小,实在是忍俊不禁,噗地笑出了声来。
这一声笑在此时显得极为突兀,三人皆是被他引得回过了身来。
方才一番争吵令这三人未听见身后脚步,此时见季青临与银锣二人出现在此,那两个小童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你们是什么人!?
季青临有心逗弄两人,便敛了笑意,一边往前走一边抬手向上指了指,高深莫测道:我乃天神降世,自然是从天上来。
大胆!左边小童横眉冷对,此乃水镜神尊圣殿宝地,你岂敢妄称天人!
有何不敢?季青临的表情很是戏谑,难不成那雕像还能活过来放鱼咬我?
你!右边小童指向他怒道,简、简直大胆!
欸季青临故作无奈摇头笑道,我说你们好歹也换个词嘛,就知道大胆大胆,好说也是神殿童子,腹中辞藻怎的如此贫乏?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们,什么叫胆大包天?胆大妄为?或者熊心豹子胆?
左边小童的眉毛皱成了麻花,右边小童的手还悬在空中颤抖。
你、你你你你你!
季青临见两人吞了碳似的表情,顿时心情大好。
再转眼看那中间台上坐着的人,此时却是巍然不动。
此人披散着长发,一身银丝点缀的宽大黑袍在月光下幽幽泛着银光,他肤色极白,眉心缀着一点朱砂,此时轻扬着下巴,双眼微微眯着,薄唇轻抿,看向季青临的眼神带着少许迷离,竟像是有些微醺。
这便是掌奉大人?
季青临心中诧异,这和想象中可不太一样。
方才听了银锣讲那些传说,季青临心中早已将掌奉大人勾勒成一个满头白发周身威严的迂腐老者,而眼前这人看上去不仅年纪轻轻,竟还长得这般妩媚?
那人仿佛并未听见方才的口舌之争,就这么眯眼看了季青临片刻,而后闭上眼转过身去,松松散散地伸了个懒腰,左右扭了扭脖子,对两旁小童慵懒道:好了,我有贵客到访,你二人自己玩儿去吧。
两小童闻言皆是一怔,狐疑地上下打量了季青临和银锣一番,好像并不太相信这贵客指的是他们,却又不敢忤逆,心不甘情不愿的拱手闷闷道: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