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陌北(37)
沈静在门口站了会儿,也转身进屋,坐在火盆旁边,无声的叹气。
当晚赵衡借口有事,与卫铮先离开了曹丰府上,并留下话让小有和沈静多玩会儿。
小有一直耽到三更时分,才叫人来喊着沈静回府。曹丰叫马车送二人回去,小有有了几分醉意,路上先聊了几句曹丰宴席上的趣事,忽然说道:沈静,殿下有阵子没来西院里找你下棋了吧?
沈静先愣了愣,然后笑道:殿下这阵子,许是不爱下棋了?
小有便不做声了,半天叹道:你看曹丰,跟咱们殿下年纪其实差不多。又是好喝酒,又是好唱戏,家里养着鹞子,狗,八哥鹦鹉一大堆。还常赌几把。真是什么有趣专门玩什么,只要有空闲便闹腾,过得真是有滋有味,热热闹闹。咱们殿下,自小少年老成的,每日里除了领兵打仗,公务,也就好个下棋了。要是连这个都不爱了,每天只剩下公务,那真是过得没什么趣了。
沈静闻言默然。
听小有又道:其实我有些觉得,打从你进了府里,殿下时常过来聊个天下个棋,多了个常说话的人,似乎不像从前那么绷着了。不过眼看着你又要搬出去了,唉。
不过就是离着府里一炷香的路程,以后也是天天的来府里听候差遣。沈静笑着,听你说的,我像要去什么天涯海角似的。
你说的倒也是。
两人说笑着便回到了豫王府,径直回了西院。
刚进院门,便见卫铮迎了上来:你们也忒能闹腾。什么时辰了才回来?这都三更了。
小有笑道:有何贵干?莫非是晚上没喝够,过来我们这找补几杯好酒了?
找补什么呀,没那功夫。卫铮哼一声,闪身让开。
沈静这才看到卫铮身后站着王府里常用的大夫。
卫铮对沈静道:殿下说你腕子折了,吩咐请了大夫来给你诊治诊治。苏大夫这都等了半个多时辰了。行了,你们既然回来了,我便先回去了。殿下那还要人守着呢。
沈静忙道谢,送走了卫铮。
回来将大夫请进屋里,看了看有些肿起来的手腕,大夫留下了几贴药让贴着。又送走了大夫,沈静才向小有解释了自己在曹丰后院遇见赵衡的事,末了叹一声:殿下如此,真叫我不知该怎么回报了。
小有笑道:跟殿下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殿下的为人?这是殿下的心意,又不是图你这么感恩戴德。可见殿下也算对你上心了,对我们这些身边的老人都没这么关照过。
沈静闻言,面上笑着点头,心里却越发的觉得不知所措。
次日一早,他便找了个借口,同小有解释过去;又同赵衡说了一声,便带着简单的行李,搬到了还没有完全布置好的新家里。
第54章 乔迁之喜
隆冬时分, 腊月中, 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 沈静静悄悄的搬进了城东南自己的新家里。
院子不大,房子也不多,虽然小有叫人收拾的很是仔细, 可也架不住这院子荒废了多年,没什么人气;又是隆冬时节,房子里到处都是冷冰冰的。
西厢房连着厨房,修整的时候让工匠造了个火炕, 沈静便临时住在这间西厢房里。只要回到院子, 便先生火烧起土炕。房子里有潮气, 连着烧了四五天, 房子才暖透了,半夜里不会将人冻醒。
沈静向来随遇而安, 倒也不觉得什么。
唯独偶尔夜半醒来, 在漆黑的夜里, 会恍惚以为自己还在王府小西院的西厢房里。
不过因为搬家的事,小有很是埋怨了沈静几句。他本来想叫沈静等过了年, 开春的时候再搬过来, 到时候天也暖和了, 房子里的东西也慢慢置办齐了,谁知沈静搬的这么着急, 刚收拾出个样子便急着搬进去。
气的小有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咱们王府亏待了你似的!你不顾及咱们这些人也就罢了, 也不想想殿下?殿下对你怎么样, 你这样也不怕叫他寒了心!
沈静好容易赔笑着将他哄过去。
可是想到赵衡,心里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那天他去同赵衡道别时,赵衡正在书房里看文书。沈静小心翼翼将搬出去的事说完了,赵衡头也不抬,许久只点了点头:有什么需要的,就同小有说。
从沈静开口说,到告辞出去,赵衡虽没给什么脸色,但也始终没有抬头看他。
虽然在心里跟自己说,赵衡一直就是这样的性子,这样对待自己才是对府中幕僚的常态,可是毕竟两人从前相处十分轻松融洽。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渐渐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小心翼翼,相互躲着。
沈静心里,也不是不难受的。
本想搬过来以后在家里小聚一下,可是因为这种种情状,沈静便想着,这乔迁之贺干脆也就罢了。
谁知腊月二十,小有还是约了几个朋友来为他贺喜:有曹丰,曹丰手下一位锦衣卫副使名叫高青的,卫铮,小童,一直在京城的奚维。
小有还带了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年,名叫孟祥的,一进门就推到沈静面前:看看,还认识吗?
沈静打量半天,也没想起来:看着眼熟,不过想不起来?
话音未落,孟祥便跪在了他面前:沈先生忘了?您救过我的命的!
沈静吃了一惊,连忙将他拉起来,脸上却还是疑惑。
小有笑着坐到一旁,提示道:想不起来了?南京那个什么园子里看戏的时候,殿下把那个许公子踹了一脚,这事是怎么来的?
沈静这才恍然大悟,看着孟祥:你是那个咦?你不是
不是个小姑娘吗?那日所救的,明明就是个姑娘吧?
我是男的。孟祥脸红道,那日唱戏,正好扮的是个丫头
原来如此。后来你不是跟着丁大人走了吗?
小有笑着解释道:丁爷爷怕把他送回南京教坊司吃亏,又看他机灵,便索性留在身边了。这次上京也一起来了。前日晚上丁爷爷到了府里找殿下说话,带了他一起,正好提起当时的事来,说他身边人多七出了,要将小孟给殿下留下支使。咱们王府里也不缺人,殿下便说,把人给你带过来。
顿了顿把人推到沈静身边:从今以后,就是你的人了。
小孟接着便又跪下磕头:沈先生!
沈静忙又把他拉起来,看着小有诧异道:殿下的意思是?
小有说的很是客气:难得有这个缘分,既然你救过了小孟一次,如今他也无处可去了,索性还是跟着你吧。你一个人住在这,小孟跟着你,起居日常两个人也好有个照应。
沈静这才明白过来。
这是赵衡特意送了个靠谱的仆从给他。
赵衡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与人恩惠,由不得人拒绝,也由不得人说谢。
众人入座之后,沈静让小有和小孟招呼着,亲自下厨做菜。菜都是提前备好的,煎炸焖炒便一一端了上来。最后出锅的是一盘子豆沙糕,沈静将盘子从蒸笼中端出来,犹豫了下,还是端上了桌本以为赵衡今天也会来的,所以特意提前蒸上了这碟子豆沙糕。
谁知赵衡竟然没来。
豆糕一端上桌,小有和卫铮、小童立刻便伸筷子一人夹了几块到自己碟子里,一盘子糕转眼立刻就去了一半。
曹丰也夹了一块,看着三人笑道:你们三个真够给殿下跌份的,就跟八辈子没吃过点心似的哟,这点心怎么这么好吃!
他伸筷子还想去夹,被小有利索的一伸手将盘子拖走了:你有出息,你别吃啊!
说着给自己卫铮和小童、奚维和高青各又夹了几块,盘子便空了。这才向沈静笑道:往日在府里都是眼巴巴看着殿下吃,今个可吃个够吧对了,还有没有多的,我给殿下带点回去。
沈静迟疑了下,起身道:小孟招呼着倒酒。我再去做一笼来。
除了高青,几个人都和沈静熟悉,也不在意他在不在,高高兴兴的喝着酒吃着菜。曹丰挨个菜唱了一遍,颇有些惊讶:沈静手艺还真不错!你们尝尝这个烫菜心,特别爽口!
让了一圈,又压低了声音,凑近身边的小有:殿下今儿怎么没来啊?我还以为他也来呢。
小有若无其事吃着屯的点心:殿下有事忙着。
曹丰抬头看看奚维和高青,又压低了声音:今天有事,可以改天一起来啊,他不是挺看重沈静?不来可不怎么对劲。不会是沈静得罪了殿下吧?
你少在这瞎说,没事都让你说出事了。小有夹起一块点心丢到他盘子里,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不多会儿,沈静擦着手从外头进来,在桌旁坐下拿起筷子:咱们慢慢吃着喝着。估计吃完了,点心正好就熟了。
小有点头道:嗯。到时候我带回去给殿下。人齐了,来,咱们举杯,恭喜沈静乔迁之喜!
一起举杯连着喝了几个,屋里火炕也渐渐热上来了,大家都有些面红耳热,开始天南地北的聊起来。曹丰拉着小有又扯起当年甘肃的事儿,高青和小童聊着。奚维起初与小孟聊了几句,说着说着忽然转向沈静:对了,你不是在杭州待过?咱们乡试的同年,杭州的那位榜首,名叫穆君怀的穆公子,你知道他吗?
沈静正要夹菜,闻言神色一顿,捏着筷子先怔了怔,才道:见过几回算是知道吧。
我有位朋友认识他,说此人文采十分出众,学识渊博。他是从前杭州知府穆景的公子,当年在杭州,好像也是赫赫有名的才子。后来高中了进士了,如今应当也在京城做官。奚维一边夹着菜,我朋友还嘱咐我,到了京城若有机会,叫我一定替他拜访拜访他呢。
小有听了,举着筷子想了半天:我怎么不记得有这号人?
我知道,前两年跟吏部侍郎胡丛云一起吃饭,见过这个人。曹丰接话道,原在翰林院的,好像被胡丛云相中了,给要到吏部了。不过好像给外放出去办什么差事了。
哦,这么说来如今是不在京城里了。奚维点头,那就见不到了。
说完惋惜的看看沈:你与他同为榜首。若你当年顺利进京应试,只怕如今只好也得是个翰林了。
小有闻言笑道:奚将军这是看不起我们殿下了?我倒觉得沈静在殿下身边,比做那什么劳什子的翰林好多了。要我看,那就是一帮无用的书生,真是半点正事做不了。
曹丰在旁用筷子敲他手背笑道:也不能因为你们殿下不结交文官,你就看不起翰林,也忒眼皮子浅了。那可都是以后要入阁的人。要我说啊。
他又用筷子点点沈静:我倒觉得,沈静与其在王府里绑着弄些零碎,还不如去考个进士。然后进翰林院,入六部,做个户部尚书!到时候殿下可不就省劲了?省的像想在,每次与户部缠斗不清,白白受那老匹夫多少气!
可不是!小有跟着叹一声,按说殿下不许结交大臣,这话我不该说。不过这户部确实令人气恼。北边每每吃紧,他们还在后头卡着兵马粮草的花费!如今更是得寸进尺了,还想着往兵部里塞人若真要户部尚书是殿下的人,少受多少腌臜气!
说起北边,曹丰放下了筷子,看着小有,我怎么听说,鞑子又有动静?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停下了动作。
沈静先问道:两个月前不是才签了协议?
这阵子他一味忙于汉王谋反的后续事情处置,又与赵衡躲躲闪闪,竟不知道赵衡别处的动向。
小有哼一声:那些鞑子的话,能做准吗?都是些背信弃义的蛮子罢了!
曹丰:这么说来,传闻是真的了?
只咱们几个知道,都别出去乱传。是有这么回事,鞑子又在甘肃那边杀人了。小有阴着脸,仰头喝一杯酒,开口骂道,要我看,这帮杂种就是嫌命太长!看他们还能蹦跶几天!
曹丰凑过去,小心翼翼道:这么说来,殿下已经有打算了?
差不多吧。小有道,说着叹口气,咱们殿下,唉,就是个劳碌的命。
沈静听了,忙问道:殿下要亲自去?
小有点头:就等着圣上点头了。
第55章 杏花春雨
腊月底, 即将过年的时候, 赵衡亲自押送粮草, 出发往甘肃去。
小有、卫铮随行。
腊月二十四,沈静得知消息以后,曾去赵衡那里请求随行:我若同去, 殿下若有不适,也可照应一二。
赵衡当面便驳回了:不必了,有太医随行。孤走之后,所有王府中文书通传, 大小事宜, 还要由你总揽。
沈静还想争辩, 赵衡抬头看他一眼:你在孤身边, 有所不便。
沈静一愣,抬头看向赵衡。
赵衡的目光却收了回去:府里的文书事务, 你都清楚, 不多说了;大小琐事, 秦管家会提醒你,不知道的尽管去问。外头的事, 有什么疑问去问丁宝和孙平, 还不能决断的, 直接写信来甘肃。
顿了顿又道:若觉得来回不方便,便暂时搬回府里住一阵子。
沈静垂着眼答应:知道了。
赵衡摆了摆手:去吧。明日天不亮大队就要开拔。天太冷, 你也不必来送了。
沈静默默行礼, 转身出来赵书房, 慢慢往西院里去。
隆冬腊月,北风刀子一样割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沈静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一件事:赵衡与他,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了。
虽信任仍在,可那次酒后的事情就像一把刀,在从前的情谊上捅了个窟窿。尽管两人都小心翼翼想假装这个窟窿不存在,避开它,但存在的事实却无法忽视和逃避。
已经到了小西院门口,沈静却没有进去。他站在院子门口,默默盯着西厢房窗下那棵杏树发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