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搞科研(穿越)——晴空之下(11)

    不过既然提到了,他也没有藏私的意思,索性就把焦炭的妙处给柳铁讲了一遍。
    焦炭是由煤在高温条件下干馏获得的产物,燃烧过程缓慢而持久,可以持续提供热量,用作冶金和铸造的燃料非常适合。
    听不懂。
    但这并不妨碍柳铁继续发问。
    那一块炭出来能烧多久?
    宁非想了想,大概给出了一个时间。
    五日左右吧。
    明末方以智所作《物理小识》一书,里面有关于焦炭的记载: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即焦炭),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
    其中所说的臭者,就是挥发物较多的炼焦煤,把这种煤密封起来烧熔,很容易成为坚硬的焦炭,用来冶炼矿石效果绝佳。
    五日!
    这下,连杨黑子也惊讶了。
    他是常年和矿打交道的人,很清楚各种石头的属性。
    一块煤才能燃烧多久?烧五天,这还是煤么?!
    这边杨黑子还在算时间,那边柳铁已经一个大跳,直接扑到宁非面前。
    矩子此话当真!
    能够持续燃烧五天的煤,对稳定炉温绝对是个天上掉下来的宝贝!!这能节省多少人力啊!!
    说实话,他对这什么炭的兴趣可比烧石头大多了,只要一想打铁的时候不用担心温度不够出废品,柳铁就恨不能马上把那什么炭给烧出来,这可比什么劳什子的砂浆要有用太多!
    越想越激动,他直接扯住了宁非的衣袖,用力晃荡了几下。
    矩子,咱们别烧石头了!反正你不是说烧那什么炭和烧石头一个道理,那咱们还是烧炭吧!
    砂浆那玩意就是砌房子的,用啥不都一样,我看还是炭有用,弄好了我们匠房可省了大力了!
    他这样说,一旁来自土木组的几人可就不高兴了。
    首当其冲就是张二柱。
    他是鱼老手下的弟子,虽然天分比不上鱼忻出彩,可为人沉稳可靠,而且有独自完成土建的经验,在土木组也是拔尖的好手。
    虽然他不相信矩子能烧出什么神奇的砂浆,可被铁匠坊的柳铁这样当面截胡,张二柱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明明之前说要做他们的东西,怎么被这傻大憨胡搅蛮缠一通,他们就得给铁匠坊干活了哩?!
    你听听柳二愣子那话说的,好像他们土木组比不上铁匠坊重要,识相点儿都得给打铁的让路,轮到土木随便糊弄一下就给打发了。
    凭啥?!
    张二柱这个气啊!
    这时候他也想不起来之前大家怎么质疑矩子了,现在一门心思就要为土木组争一口气。
    什么烧炭最重要,矩子说要烧砂浆,你听吩咐就得了,哪儿那么多废话!
    张二柱伸手把柳铁推到一边,怼着对方的肩膀喷。
    去去去,别拉拉扯扯的,铁匠坊还有没有点规矩了!不知道上下尊卑么?
    柳铁没防备,冷不丁被他推了一个趔趄,踉跄了几步才站稳身体,心里顿时也来了火气。
    谁没规矩了?这不是咱有正事么!说你也不懂,关系重大!
    听他这样说,张二柱更生气了。
    你有正事?你能有什么正事?
    矩子说要烧砂浆,那烧砂浆就是正事!是你大还是矩子大,你那么能耐咋第二轮就给刷下来了?
    艹!打人不打脸!
    柳铁气得脸都红了。
    他就知道张二柱这犟驴会拿矩子令的事笑话他,可他张二柱又好到哪儿去,第三轮的时候不也下来了么,老大笑话老二有啥意思?!
    他就觉得这小子今天要找茬打架,事关铁匠坊的名誉,他决对不能怂!
    炼铁就特么的是正事!
    柳铁撸了撸袖子,下巴扬的高高的,一脸鄙夷。
    你知道外面精钢卖多少钱了么?
    铁坊要是能炼出百炼钢,咱们宗门以后就再也不愁钱了,比你们给人烧砖盖房赚的多!
    烧砖咋啦?没烧砖的你睡地沟里啊!想打架就直说,烧砖的不怕!
    两人越吵火气越大,连带陈芝麻烂谷子的旧怨都拿出来说,身后还有同组队友站角助威。
    铁匠坊和土木组的C位之争由来已久,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张二柱和柳铁谁都不服对方,吵到气头上都恨不能打一架才解气。
    为了项目组的和平稳定,宁非不得不硬着头皮挤进两名壮汉之间,拼尽全力才把两只斗鸡圈开,还被喷了一头一脸的唾沫。
    宁非:擦,劳资太难了。
    他按了按额角,都别吵了,听我的,还是按计划烧水泥。
    都立项的事哪能轻易更改,朝秦暮楚的研究员做不好科研!
    他这样说,柳铁十分失望。
    他以为矩子会更重视铁匠坊,毕竟如果能造出百炼钢,宗门的财务窘境就迎刃而解了。
    自大德圣人之后,历代铁匠坊都是墨宗赚钱的地方,铁匠坊地位不可动摇。
    可似乎新任的这位矩子不这样想,宁可去亲近挖土烧砖的土木组,难不成真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人了?!
    他心里犯堵,张二柱可是乐得差点蹦起来。
    好嘞!矩子放心,你刚才说的我老张都记住了,咱们现在就开始不?
    他恨不能马上就生米煮成熟饭,管他烧石头能不能成,反正铁匠坊的算盘绝对不能成!
    来呀,干活呀?还都装什么大爷,矩子都只会不动你们啊?!
    他这话是对铁匠坊三人说的,柳铁看了一眼宁非,见他完全没有改主意的意思,只得拎着锤子闷头干活。
    就在这别别扭扭的气氛中,水泥项目组终于开张了。
    虽然张二柱和柳铁互相看不顺眼,但两人干活都不偷奸耍滑,你一下我一下,较劲似的砸石头,很快就完成了生料的粉碎。
    然后是煅烧,分解出生石灰。
    其实生石灰也有很多用处,比如做干燥剂或是简易供热剂。不过这些都不在宁非的计划中,可以暂时放一放。
    生石灰冷却后研磨成粉,然后混合粘土,石膏搅拌均匀后再次煅烧,熟料出炉后与炼铁的矿渣混合碾磨,一套流程走下来,天色已经全黑,众人的脸上身上全是汗水。
    这就是水泥了?
    张二柱盯着地上那堆灰看了半天,怎么都看不出它和后山的土有什么差别。
    矩子真是个讲究人,这泥细得一吹就飞,跟小娘子们爱用的水粉差不多。
    可水粉是抹脸的,这灰的用处就是补墙,用得着这么精细么?!
    算是吧,工艺比较糙,但应该能用。
    宁非抹了把脸。
    他发现这具身体很奇怪,在火窖前站一天也很少出汗,也不会被晒黑,只是体力很不好,连拉个架都要使出吃奶的劲儿,说起来也就比他之前患病的时候强一些,站久了还会觉得头晕。
    看来还得想办法加强营养,营养上不去,锻炼都没意义。
    好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谁去找桶水来,我们试试效果。
    柳铁默默到山下提了一桶水上来。
    宁非又找了些碎石,和矿渣、土水泥混合在一起,水按照1份水泥3份标准砂半份水的配比,让柳铁把水直接浇了上去。
    他本来想亲手搅拌,可尝试了两下就挥不动铲子了。为了不影响实验效果,他只得把铲子递给一旁的张二柱。
    翻转,反复搅拌,你是土木组的,随便你堆个什么出来。
    张二柱一脸懵逼,不过搅拌砂浆这事他熟得不能再熟,就算脑子里塞满了问号,身体的本能还是让他以标准动作干起了活。
    不是,这灰堆风一吹就跑,能用来砌墙?
    加这么多水,稀米汤一样,用来糊个窗户纸都不够啊!
    诶诶,好像变成泥巴了
    张二柱一边想一边干活,铲子挥的灵巧无比,很快就把一滩水泥矿渣混合物拍出了形状。
    上端细底部粗,重心稳固不会偏移,这是他们最近都在琢磨的壕沟绊马刺。
    以前的绊马刺都是用木头,削得尖尖长长,底部直接钉进土里,一下子就能划破战马的肚皮。
    可最近胡骑学聪明了,冲锋都带火把,遇有壕沟绊马刺的地方先放一波火攻,等马刺被烧掉后在纵马过壕沟,忻州城就是这样被攻破的。
    消息传到庸西关外,土木组的弟子们顿时紧张了起来。壕沟绊马刺是他们发明的,忻州城外那一圈还是鱼老带着弟子们给亲手做的,当年还给宗门赚了一笔小钱钱。
    坞堡的外城也采用了同样的防御模式,虽然贫穷又偏僻的墨宗并不是胡骑的首选目标,可保不齐有想不开的憨货跑来打劫,那墨宗可就要吃大亏了。
    就为这事,鱼老和土木组都急得火上房,可庸西关外找不到不易燃的树木,而绊马刺却是唯一能阻挡胡骑冲锋的工事。
    张二柱身为土木组的主力,对绊马刺也十分伤心,随手就做了个马刺的形状,只是在不明真相的宁非看来,这个形状略有些辣眼睛。
    下面粗,上面细,中间笔直一段,又直又长。
    嗯,怎么总觉得张二柱的雕塑
    不太和谐吧?
    第19章 不看广告看疗效!
    然后咋办?
    张二柱看着面前的绊马刺,砸吧着嘴问宁非。
    矩子啊,咱们要不要再添些土?我咋感觉有点稀呢?这不一踢就倒啊!
    不用。
    宁非摇头。
    就这么放着就好,等风干以后咱们再看结果。
    那啥时候能风干?
    许宝山问道。
    宁非看了看天,庸西关外气候干燥,常年多风多沙,即便是在夏天的季节,空气湿度也不是很大。
    明天早上再过来吧。
    宁非淡淡道。
    这种天气,一天晚上估计就能干透。实验品不用养护,明天早上大家可以过来看效果。
    解散了众人,宁非独自一人回了主楼。
    路过正堂的时候他踢了木像一脚,觉得如今生活艰难都是拜这个前宿主所赐。
    系统智能早已进入休眠,除了保存奖励的棉花种外,余下所有的功能都已经暂停。倒是任务完成时限的倒计时一直挂在主面板上,大红字加粗格外醒目,让人很有压力。
    岳万峰那个混蛋!
    例行睡前骂前任后,宁非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梦中他站在墨宗城外的牛背山顶,脚下是庸西关外广袤的荒漠。天上下着鹅毛大雪,雪花落在地上,一点点盖住了横七竖八的尸体,喷洒遍地的鲜血和残肢,只剩天地一体的纯白。
    雪越下越大,似乎永远不会停止,树木枯死,河川结冰,寒流冻结了生机,无法放牧的胡骑和蛮族纷纷南下,边军在寒风中穿着单薄的衣衫抗敌,无数人血洒边关,以身殉城,却因为饥饿和寒冷,再也无力阻挡胡骑南下的马蹄。
    山河破碎,烽烟四起,血流成河。
    寒冷的天气让耕种变得艰难,夏天却接连遭遇大旱大涝,粮食产粮锐减,饥荒遍地,可加在百姓头上税负却在不断增加。
    在田里忙活了一年的农人活不下去,不得不卖儿卖女举家逃荒。无数流民如水滴一样汇聚,掀起了一波惊天动地的浪潮,直接将延绵百年的业朝皇室吞没。
    然而这并不是灾难的完结,却是一个乱世的开始。
    流民大军失群乌合之众,很快就因为得不到补给而土崩瓦解,牢牢把持着物资的世家成为得利的黄雀。
    可世家内斗内行,对外却拼不过马背上长大的蛮族。冷兵器时代的厮杀完全是力量的对决,纵然世家子弟们胸有千壑,可在绝对悬殊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胡部和蛮族的骑兵席卷全境。
    杀戮、奴役,死亡。
    文明的火种逐渐暗淡,饥荒和瘟疫盘旋在每个人的头上。看不到希望却又要忍受痛苦,许多人开始在精神上追寻寄托,希望死亡能够带来解脱。
    而墨宗,早已在这一切到来前就因为饥饿和疫病湮灭,只剩坞堡的残桓断壁还挺立在牛背山下,成为最后的证明。
    小冰河期
    宁非站在山巅,喃喃的说道。
    虽然之前系统就曾经提示过小冰河期即将到来,可当真正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时候,他还是觉得很受冲击。
    华国的某个朝代也是因为小冰河期而由盛转衰,终至毁灭。而同一时间,西方文明却因为生产力变革而迅速获得补给,不但顺利度过了小冰河期,而且还积累了足够腾飞的实力。
    系统说墨宗关系到整个时代的技术线,那么墨宗要是发展好了,是不是眼前的这一切就可以避免?
    想着想着,宁非就醒了。
    他睁开眼睛,发现天才蒙蒙亮,但窗外已经有了劳作的人声。
    墨宗是个勤劳的学派,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干活,以前吃不饱没有力气,现在有了土豆,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大早就起床开工。
    宁非打了个喷嚏,从木板床上慢吞吞爬起身,感觉浑身都酸痛的要命。
    这身体虽然没什么大毛病,但体力是真的差,昨天干了点活就累到了,今天起床整个人都有些昏沉。
    但身为一城之主,总不能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再苦再累也得爬起来,今天还要去验收土水泥的实验效果呢。
    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宁非就准备召集项目组上工。走到楼下的时候他又想起梦中世界的惨况,于是绕到正堂踢了一脚缺德圣人泄愤,然后才打着哈欠出了主楼。
    一出门,他就被门口围着的一群人吓了一大跳。
    除了项目的八人外,还有三老和两个不认识的中年汉子。
    大清早上,你们都围这儿干啥?
    宁非一脸懵逼。
    听说矩子的砂浆昨日烧出来了,砂浆这东西我们土木组日常都要用的,鱼山想来见识一下。
    他伸手拉过一个秃头中年人,这是我的大弟子汤仁龙,前段时间出门去给庸西关加固泥砖,昨天才会城,我今天特地把他带来了。
    哦,原来是外出务工人员。
    汤仁龙朝宁非行了一礼,还没等说些什么,就被柳铁挤到一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