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的北宋生活(穿越)——六号良铺(53)
王氏性格温婉,才思聪慧,乃是王安石的表妹,与王安石青梅竹马,嫁与王安石之后便一心相夫教子,和王安石的婚后生活也非常和美。
但与王安石堪称怪异的性格不同,王氏却比他多知道一些人情世故。
魏拾遗此时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只知道在他和周赟介绍完了之后,王氏便笑着把他们两人迎了进去,然后去和那边坐着的王安石说话。
接着,他们才看见王安石抬头起来看他们。
只见王老先生站起来,拍了拍屁股,就朝他们点头,让魏拾遗和周赟跟着他进大堂。几人进了大堂,王老夫人给他们一人沏了一杯茶才出去继续忙自己的事。
魏拾遗和周赟对王老夫人感谢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在王老先生疑惑中带着审视的目光下说起他们的来意。
魏拾遗的意思是外科这方面可以扩张,而且因为手术器具齐全,外科可以救人,以及王助教他们能教导的原因,可以在这方面扩张名额。
昨天他陪着王老先生去看书院的时候,他发现王老先生是很乐意增加书院学生的名额的,只是因为太医局一直都限制只收一百二十个学生,一些普通人也会一些医术,所以朝廷觉得太医局的人数够了。
不过王老先生觉得可以增加,魏拾遗就从这方面便给他推波助澜一下。不得不说,魏拾遗从这方面入手是好的。
在魏拾遗和周赟还没来的时候,王安石正在想用什么样的理由说服官家和朝廷上的其他人,他觉得医学很重要,儒医和正规的郎中也完全不同,尽管其他人都不这样想,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想法错过。
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执拗,认定了一件事就不会回头。不仅如此,也因为他性格太执拗,执行起事情来便不由得手腕强硬了一些,于是在朝廷里的人缘其实不怎么好。不,应该是支持他的人就支持他,不支持他的人就很抵制他,太过于极端,站在这两种情况中间的人都没有。
王安石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性格,但他觉得没关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他看来那些都是外物,只要坚持本心就没有关系。不过即使这样,他也要思考怎么说服当今圣上。
刚才他就在房间里思考怎么写呈文,无奈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好措辞,于是就拿着书出了门,决定看一会儿再继续回去写。
只是他没想到会有两个少年郎来找他,还帮他出了一个主意。
说实话,王安石觉得那外科手术是挺不错,但却从没从那方面入过手。
王老先生,小子觉得我们可以把外科适当的发展一下,大宋的郎中不算多,并且大多都是中医郎中,外科郎中却没有。面对王安石,面对他这个目标人物,魏拾遗也没紧张,他继续说道:平日里人们有个头疼脑热,中医郎中可以治疗,但是若患者伤了肚子,或者断了手脚,又或者里面的骨头除了问题,这会儿外科郎中就派上用场了。
魏拾遗细数了一下外科的好处,并且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就是给李三姐的接生,另一个就是给周赟取石头,这两个例子不算独特,但却很清晰的表现出了外科的优势。
王安石听完了魏拾遗的话,没有立刻给出反应。
魏拾遗也不急,于是就等着王安石的回答,可是他等了许久都没有见他有什么动静,然后这个王老夫人走了进来,对魏拾遗他们歉疚的笑笑,说道:你们别介意,他应该是又自己想去了。
意思就是,王安石沉浸到自己的思绪里去了,不仅如此,听王老夫人这意思似乎这并不是第一次。
就在这时,王安石给了反应。他从凳子上站起来,在大堂里走来走去,猛地抚了一下手掌,道:少年郎,这外科手术确实需要扩张,但是我觉得太医局其他的地方还要一些改变,你们两个先回去,过两天我会再去太医局。
看起来,因为魏拾遗的那话,王安石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魏拾遗本来找王安石就是为了拉近和他的距离,此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下一次他还能和王安石见面,便很痛快的就走了。临走之前他还告诉王安石,说如果朝廷那边不相信外科的力量,他可以当众试验。
出了王宅,魏拾遗和周赟便慢慢的回去了。
你的伤已经全好了吗?魏拾遗和周赟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其实并不多,为了不无聊,魏拾遗便主动找话题。
周赟看了眼魏拾遗,眼神闪了闪,嘴角转瞬即逝了一抹清浅的笑容,他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好得差不多了,并不代表全好了。从他去周府找周赟找到了,而不是说周赟在宫里当值,就说明周赟的伤还是没怎么好。
之前周赟出院,那是因为他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那个时候的差不多只是不再流血,伤口不再化脓,他能下地行走。医馆的条件比不上家里,所以周赟出院了。
可伤筋动骨都要一百天,周赟不仅是伤筋动骨,还伤到了一点内脏,所以修养的时间会更多。
想到此,魏拾遗建议道:要不你跟我去医馆里看看?
不用了,周赟刚想拒绝,但是当他看到身边魏拾遗真诚的目光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点了头,等他回过神来,他已经和魏拾遗在魏家医馆了。
魏拾遗给周赟换了药,看了伤口,然后让林锦元给周赟把了把脉,确定周赟的伤口基本上已经好全,他这才放心。
王安石告诉魏拾遗他要过两天才会来找他,但其实就在当天晚上,魏拾遗就收到了王安石传的信,说明天会再去书院视察。那个时候周赟也还在医馆,这件事本就是他和魏拾遗一起去做的,于是周赟就决定和魏拾遗一起去。
于是第二天,魏拾遗就和周赟一起去了书院。结果他们在书院里还没见到王安石,就先被其他的同学围观了。
而围观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魏拾遗带来的周赟。
魏拾遗还没想到,周赟居然这么出名。
第56章 056 分科制
三衙为宋代管辖禁军和厢兵的机构, 里面的部门分别有:殿前都指挥使使司(即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周赟自幼被弃, 接着被王府收养,他前几年的生活堪称痛苦, 但后面的生活却是平步青云。主子成了当今圣上, 他也以不大的年纪坐上了殿前都虞候的位置, 如果没猜错, 在未来的几年里, 他还会成为殿前副都指挥使, 殿前都指挥使, 步步高升,最后掌管三衙中的殿前司。
因宋太.祖是武人出身,他虽没明着打压武人, 但为防范武人起兵造反, 北宋却特地设了以文臣为主持的枢密院和三衙相牵制。
周赟是由先皇所收养, 和当今圣上又相当于是一起长大,当今圣上对周赟也非常的信任。当今圣上把周赟放在殿前司,中间难道就没有一点安插心腹的意思么?
如果三衙中的殿前司最后由周赟掌控,那么圣上对武人的忌惮便能清减一分。如不出意外,周赟的未来前途非常可期,可以说他此时就已经得到了很多人奋斗一生都得不到的地位。
不仅如此,要是周赟真的掌控了殿前司, 那么他的那个职位还有一个比较拉风的名字殿帅。
这许多种种,就造成了众多人对周赟的忌惮, 羡慕,以及嫉妒。
太医局的学生大多未来都是从事郎中一职, 有的会进入宫里任御医,有的会选择留在太医局教学,有的则会选择去别的地方,和朝廷里比起来,他们不算是真正的接触到政治中心,但是受家里长辈的耳濡目染,他们对朝廷里的党派,政治却丝毫不陌生。
不然要是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人,这脖子上的脑袋就没了。
周赟没加入任何一个党派,他直属于当今圣上,拉拢拉不得,得罪也得罪不起,这也就造成了他身份的特殊。
周赟没朋友,他性格占一部分,他的身份地位占了一大部分。几乎没有人敢靠近周赟,也没有人和他走得近。就算是会和他说话,那也是公事公办。
所有人都对那个十三岁的少年忌惮和好奇。
因此,当魏拾遗和周赟一起进入太医局,就被太医局里的学生用眼神隐晦的围观了,有些学生是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的,有些是听到了风声悄咪咪的来看的,还有的就是持着关心的态度想来提醒魏拾遗的,但是那些人来了,却没有一个人敢去提醒魏拾遗。
因为外卖和手术器具,以及第一个敢找助教补习的学生,魏拾遗也算是太医局的名人了。除开几个和魏拾遗不对付的,太医局的大多数学生对魏拾遗的感官还不错,就凭外卖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能和魏拾遗好好相处。
所以,他们不希望魏拾遗和周赟走在一起,然后被影响。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过去这么说。
于是,太医局就出现了这么一幕,魏拾遗和周赟稳稳当当的走着,而他们的身边则或多或少的出现许多学生。
如果是在平时,魏拾遗只会以为他们是从身边经过。可是人对其他人的视线格外的敏感,魏拾遗也就察觉了哪些打量他们的视线。
怎么回事?
魏拾遗心下疑惑,他有心想拉住一个学生问问,却看到他身边的周赟表情不变,神色清冷,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周赟都不在意,他却去问,好像有些小题大做。而且周围的那些学生也没给他们造成什么麻烦。
想到这里,魏拾遗就带着周赟去找林提举了。周赟没怎么来过太医局,对这里的房间构造并不了解,然后魏拾遗就要给周赟带路。
魏拾遗和周赟一起往林提举那边走去,在路上遇到了许多的学生,不过随着他们距离林提举办公室的距离越近,那边的学生越少,等他们到了林提举的办公室,已经没有人在这里了。
林提举年事已高,并不是时常待在太医局,只在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会在这里。这两天因为王老先生着手处理太医局增加学生名额的事,所以林提举便一直就待在太医局。
魏拾遗和周赟到了那里,就发现林提举已经坐在了里面,只王老先生还没来。
王老先生似乎之前已经提前告诉了林提举,因此林提举见到魏拾遗和周赟两个并不意外,并且邀请他们进去坐着等王老先生过来。
魏拾遗是要进去的,可是在他进去之前,他余光看到房间外走廊柱子那里有一个人在悄悄咪咪的看他,虽说没看到那人的脸,但那熟悉的身材却让魏拾遗认出了他是谁。
提举,虞候,我有些事情要处理,得先出去一下,一会儿再回来,你们两人先说说话商量商量可以吗?魏拾遗礼貌的对林提举和周赟说道。
林提举和周赟都不是会为难人的人,便立刻答应了魏拾遗的请求。
出了房间,魏拾遗立刻朝他看到的那个身影走去。那身影见到魏拾遗来了,也立马从柱子后面出来朝魏拾遗小跑过去。
随着那人的跑动,他脸上的小肥肉都在颤抖,不是郑双成又是谁。
郑双成跑到魏拾遗的面前,就把魏拾遗拉到花园里的假山那里,低声的急切问道:拾哥儿,你怎么和周赟走在一起了?
魏拾遗现在还不知道周赟的确切情况,便微皱着眉不明白的问道:怎么了?他刚问出来,就想起了刚才那些学生的目光,便说道:成哥儿,这是怎么回事?我为什么不能和周赟走在一起?还有,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书院里的那些学生为什么一直看着我们?
哎!郑双成这才想起魏拾遗失忆的事,急得头上都出了一层汗,忙解释道:这个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反正你知道别和周赟走太近就可以了。
他近日来一直在忙着外卖和学习的事,和魏拾遗也没走得那么近,只知道魏拾遗在忙着成衣店和医馆里的事情,所以对他比较放心,但他没想到,这才一月的功夫,魏拾遗竟和宫里的争议人物周赟走在了一块儿。
叹了口气,郑双成就一直劝说魏拾遗和周赟保持距离,可是任凭他苦口婆心的说了许久,魏拾遗都没答应下来。
见郑双成急得不行,魏拾遗才无奈的开口,成哥儿,我早就已经认识了周虞候。曾经我不是和你说过救命之恩吗?被救的人就是我,救我的人也就周虞候,所以你让我和他保持距离是根本不行的。
郑双成懵了,当初把魏拾遗从河里救起来的人是周赟?
接着魏拾遗继续道:还有前段时间我弄出来的那个手术器具,也是他府里的师傅帮忙打造的。
郑双成更加懵了,周赟竟然还帮魏拾遗打造了手术器具,他是知道那手术器具的,学中医的人虽然没有配备,但是王助教那院里都配了,不仅如此,提刑司里的提刑官和仵作也配了,大理寺更别说,总之很受欢迎。
可,那是周赟帮的魏拾遗?
然后魏拾遗下了最后通告,道:所以,我是不可能和周赟保持距离,而且他现在也在帮我做一件事,我更加不可能远离他。
做人要讲良心,他帮了我,我帮了他,我们便是朋友。如果周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会亲自求证,然后决定要不要远离他。成哥儿,你明白了吗?
魏拾遗口中的周赟怎么和他们了解的不一样?
之前不明白,郑双成现在明白,说来说去,魏拾遗和周赟的纠葛并不是单纯的什么你认识我,我认识你,我们两人做朋友吧,而是发生了许多的事情才渐渐成为朋友的。
咽了咽口水,郑双成也知道让魏拾遗远离周赟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
咬了咬牙,郑双成看了看时间,简单迅速的把周赟平生的事情,以及他在朝廷的情况说给了魏拾遗听,因为要仔细说完比较费时间,现在他却不得不这么做了。
然后他就走了,他该说的都说了,剩下该怎么判断那也是魏拾遗的事。
心里虽然这么想,郑双成的情绪却久久不能平息,要是那是随便一个人就好了,可是那不是随便一个人,而是周赟,一个在朝廷里身份地位很是诡异的周赟。
想的事情多,回到学堂郑双成的情绪都没能平静下来。
他坐在位置上正想着,他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阴影,抬头一看,就见到付凌然正双手撑着桌子,一脸看好戏的样子盯着他。
郑双成心情正不好着呢,当即就冷冷的说了句,走开!刚才就是付凌然在旁边说那些事,他才知道魏拾遗和周赟走在了一起,现在看来,那就是付凌然故意说给他听的。
付凌然挑了挑眉,冷笑了声,道:怎么?魏拾遗没听你的话,生气了?
要你管?郑双成站起来,白胖的脸上尽是愤怒,付凌然,你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还有半月就要考核了,别到时候又过不了关!
付凌然听到这话,气着了,说道:我过不了关?说得你好像能过得了似的。你自个儿去转告魏拾遗,让他仔细点,别到时候考核过不了,又得罪了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