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暴君的白月光炮灰[穿书]——雪山肥狐(36)

    因祸得福?花用?
    齐铭冷笑:齐燕的终身是终身,我弟弟的终身就不是终身了?徐氏为何不送她自己的儿子女儿入宫?
    都是你的弟弟妹妹,你为何如此刻薄?
    唐国公抖着手指叱骂齐铭。
    爹说我刻薄?
    齐铭哈哈大笑,爹有没有想过,您和继母,对弟弟才是真的刻薄!我不在这两年,你们是如何待他的?我已都知道了。您放心,过去的事我不会一件件翻旧账,但有一样,弟弟入宫之后脸上受了伤,伤痕未愈,若是以后留了疤,徐氏的脸,您自己看着办。
    齐铭早已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有官位有战功,不必仰仗唐国公府,自然也不畏惧唐国公这个不着调的爹,想说什么直说便说。反过来唐国公对着光宗耀祖的大儿子,却一直有些讨好的意味。
    齐铭态度强硬,命人将齐钰落在国公府的东西都收好搬离,头也不回地走了,离家两年,竟连一夜都未在府里住下。
    唐国公望着长子远去的背影,只觉得无比尴尬。
    主子,主子,奴婢听说,怀王府要和燕小姐退亲啦!
    齐钰这一日喝完苦药汁,正在卖力地啃鸡腿,嫣然大清早就像只雀鸟一样,兴奋地跑来与齐钰学舌。
    齐钰虽当那一家子都不存在,有瓜还是要吃的,将鸡腿拎在手里,八卦地道:究竟怎么了?
    嫣然道:大少爷前几日在国公府查出夫人、小姐暗害主子的事,老爷罚夫人和小姐禁足,不知怎地就传了出去,嚷嚷得人尽皆知,都说夫人和小姐心肠歹毒。怀王府才和小姐定亲没多久,觉得丢人,想退了这门亲,夫人和小姐死活不肯,与怀王府那边大吵起来,又被老爷骂了。
    齐钰笑评:鸡飞狗跳。
    齐铭不久前递了消息过来,告诉他确是徐氏母女给他下蒙汗药,施计送他入宫。如此来看,齐燕被退婚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还不止呢。嫣然双目晶亮,想笑又觉得不好意思:这原是两家私事,可是却被御史听说,在朝上参了老爷说老爷治家不严,无视礼法,越过嫡长子就请封三子为世子,奴婢虽不知后来如何,老爷肯定很生气。
    嫣然形容不出唐国公被几名御史连着怼的憋屈样,脸兴奋得都红了起来,只说很生气,已算给老爷面子了。
    齐钰哑然,齐铭真是为了弟弟连亲爹都坑上了。
    关键是齐铭这一手干得漂亮,唐国公还抓不到儿子的把柄,都是御史出面,连皇帝都得知了,唐国公心里气急却不能拿齐铭如何。他虽再三要求齐铭不可声张,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还有军中的士兵在,难保人人都嘴严,也不知是谁不小心漏出去的消息,怀王府那边得知后要退亲,又被御史捅到朝上去,这与齐铭何干?
    唐国公显然不知道,若是他真心疼爱齐钰,肯为齐钰讨回公道,事态或许不会发展至此,正是他息事宁人的态度,彻底惹恼了齐铭。
    齐铭转身就与太子联手,他负责将事情透给怀王府,御史台一马当先的小御史,则是太子的人,将太子想骂的话毫不顾忌地骂了个遍,若是唐国公本人罚,徐氏母女顶多就是禁足,但若是被御史参了,就不仅仅是禁足这么简单了。
    徐氏送画像入宫,意在干预皇妃人选,还算计世子之位。皇帝听完来龙去脉之后,感觉自己被个深宅妇人给玩弄了,甚觉丢脸,谁敢让皇帝丢脸,皇帝就要把谁的脸皮撕下来,御史之言,皇帝全盘接受,降唐国公为侯,徐氏从正室降为侍妾,徐氏之子齐锦不学无术,世子位亦被剥夺。
    齐钰得知这个好消息,一口气啃完了鸡腿,就连药都不觉得苦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投亲甜甜的太子!
    以及大哥和太子联手get!
    谢谢小天使们订阅,继续留言发红包嗷!感谢!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拉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ococco 2瓶;彼岸花、茜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贺礼
    齐铭感激太子相助之恩, 也为了弟弟的前程,打算为太子所用,齐钰已为男妃,皇帝绝不会同意将他放出宫, 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 齐铭本是想着等太子登基之后,便求太子放了齐钰, 他可以助弟弟更改身份, 重新生活。
    他知道齐钰不喜欢宫廷,弟弟既不喜,他无论如何也要把弟弟救出来。
    至于唐国公降为了侯, 齐铭并不在意,他的前程他自己能挣, 当初从军便是为了将爵位名正言顺让给齐钰, 没想到却被徐氏之子占去, 齐铭自然得收回来, 他容不得徐氏的脏手伸到本该属于弟弟的东西上。
    徐氏被降为妾, 齐铭更不必客气了, 他与齐钰的生母早逝, 生母丰厚的嫁妆都在府里, 徐氏这两年趁着齐铭没在, 偷偷占去不少,美其名曰先夫人没有女儿,这些好东西放着也是放着, 不若给小姐添妆,随着徐氏被降,齐铭也全数收了回来,放到齐钰名下。
    齐钰望着齐铭送进来的账册咋舌,感慨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小财主。
    徐氏连累唐国公爵位被降,原唐国公,如今的唐侯很是生气,对徐氏大打出手,直嚷着要休了徐氏,齐燕与齐锦哭着求他,却被唐侯一脚踢开。
    齐燕生母已被降为妾,齐燕也成了庶女,怀王府那头的婚事彻底保不住了,齐燕名声已坏,想要再寻个好婆家已不可能,终日以泪洗面。
    皇帝这几日也在生徐氏的气,徐氏的算计显得他有眼无珠,对皇后也有些迁怒,唐侯那一家子与皇后沾亲,画像正是皇后命内侍总管送过来的
    皇帝想起了画像,特意命人将画像找出来,不巧的是,敬事房库房里进了老鼠,这画像与挨得近的一些书册,都被老鼠糟践得不成样子,看不出来原本画的是什么了。
    皇帝更觉自己当初是被猪油蒙了心。徐氏设计弄进来的齐贵人,自从入宫就受了伤,大病小病不断,如今又来了这一出,皇帝觉得很不吉利,命王德福撤了齐贵人的绿头牌,往后亦不必再上了。
    对于齐钰来说,皇帝这份迁怒才是真正的大喜。
    喜了没几日,他便开始发愁,临近年关,宫中也逐渐忙碌了起来,原书中这个年一过,皇帝就要对太子下杀手。
    起因是皇帝在这一年祭祖时,忽然想起孝仁皇后当年诞下太子时的种种细节,那时皇帝尚未登基,孝仁皇后大腹便便仍在为皇帝劳心劳力,在一次领兵歼灭荣王余党时动了胎气,在宫外产下了未足月的太子,幸好太子出生后只是瘦弱了些,身体还算康健。
    有太医和产婆为证,这段事情当时就很清楚了。
    可是这么多年之后,在皇帝对孝仁皇后的感情荡然无存时再度被想起,轻而易举就勾起了皇帝的疑心。
    当时说太子是早产,会不会不是?
    孝仁皇后宋氏出身草莽,江湖儿女本没有太多约束,而军中男子众多,暗中倾慕孝仁皇后的亦不在少数,皇帝知道的就有一个,是宋氏一个同门师弟,一直追随宋氏,虽与宋氏一个姓,却是宋家从小抱养,并无血缘。
    孝仁皇后一直道与这位师弟之间只有姐弟亲情,皇帝以前深信不已,甚至感念此人也能来助他夺位,如今越想越不对劲。
    这位师弟,在孝仁皇后死后便下落不明,由此可见对皇帝的帮助,也只是为了宋氏。
    皇帝甚至连孝仁皇后对他的情意都开始觉得可疑。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最让皇帝感到不安的是太子的长相,皇帝很清楚,太子并不像他,若太子与他有一点能够看得出来的相似,他断不会如此怀疑。
    皇帝本就忌惮太子,一时无法忍受,便命人暗中去查明真相。
    很快便查到当年为孝仁皇后接生的太医和产婆都已离世,死无对证,而孝仁皇后留下的老人,对此亦不清楚。
    皇帝便决定与太子以古法滴血验亲。
    这应是最直接了当的法子,只是皇帝愿意割破手指,要取太子的血还不让太子起疑却不容易。
    皇帝便想出一计,假装身染重疾,要以亲子之血为药引,皇子们出于孝道必会照办。
    舒妃与三皇子彼时已勾结了内侍总管,得知此事,令自己的人在太子送过来的那几滴血上动了手脚。
    众皇子中,唯独太子的血未能与皇帝融合。
    皇帝由此认定太子并非亲生,此乃巨大的丑闻,皇帝不愿被人说三道四,但一刻也不能容忍太子继续活在世上,皇帝决定命人暗杀太子,对外则宣称太子暴毙。
    这是太子过得极为凶险的一关,皇帝这些年仍维持皇子时的习惯,养了不少江湖高手,不便以帝王名义动手时,统统交给他们,书中子修救下了太子,但是身受难以痊愈的重伤,不得不离开太子归隐。
    太子从被暗卫虏获的杀手处得知皇帝要杀自己的原因,马上便想到是有人动了手脚,太子立刻将当时负责验血的内侍、太医都拘了起来,以酷刑撬开了这些人的嘴,将他们带到乾清宫皇帝面前,要求当着皇帝的面重新验过。
    这次验求的结果,皇帝的血能够与太子相融,皇帝震怒,但是考虑了一天一夜之后,竟只是将舒妃软禁,并未发作三皇子。
    太子与皇帝隔阂愈深,只是皇帝之前派人刺杀太子,太子可以当成皇帝是被蒙蔽,但是误会澄清之后,太子生辰之时,皇帝又派出了第二波杀手。
    太子终于意识到,皇帝既对孝仁皇后存疑,哪怕滴血验亲的结果能对上,并不能彻底消除皇帝对太子的疑心,皇帝当初既做出了刺杀太子的决定,被太子发现,是不可能向太子低头了,他宁可除去隔阂已深的太子,为三皇子开道。
    至此,太子对皇帝的最后一丝指望都破灭了。
    齐钰将这一段剧情背得滚瓜烂熟,翻来覆去研究过了,可是如何向太子提醒,犯了难。
    这段剧情皆是因为皇帝疑心病重而起,他根本无法制止,也便是说,皇帝必会怀疑太子非亲生。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提醒太子提防舒妃,若一开始,滴血验亲就通过,皇帝还会对太子下杀手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原书提到,皇帝的心腹太医曾私下告诫过皇帝,滴血认亲的结果未必准确,皇帝却仍坚持用此法,在第一次发现他与太子的血无法融合时,就认定太子非亲生,而后来血能相融了,却反而没能消除对太子的疑心,由此可见,皇帝并不相信滴血认亲的结果,他宁可错杀,也不能让可疑的血脉活下去。
    其实在他疑心孝仁皇后与人有染时,就已做出了决定,皇帝抛弃一向疼爱的二皇子,也不过数月的工夫,要对早就不顺眼的太子下手,并不困难。滴血认亲只不过是皇帝抛出去的饵,引舒妃替他构陷了太子,皇帝有了杀太子的借口,被太子识破之后,也不想再藏着了。
    这是一个必经之局,结果对于太子来说,恐怕都是一样。齐钰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劝说太子,减少这件事给太子带来的伤害。
    书中太子在遭遇第二波杀手之后,曾短暂陷入了疯狂,就算慕容骏与皇帝之间父子情淡,他也从未对皇帝起过杀心。
    可是皇帝,连最后一丝父子情分都给斩断了。
    年底越来越近,齐钰也越来越忧心,给太子传了信,因太子也有一堆事情要忙,定在初一相见。齐钰心里觉得初一有些晚了,魂不守舍,过去清风殿打听,太子也未在。嫣然、章嬷嬷都发现了他的异样。嫣然嘴笨,不太会安慰主子,抱着小黑逗他玩,齐钰也没什么心情,而是把小黑撵到养伤寂寞如雪的张贵人处。
    张贵人脾气如今没那么尖酸了,小黑一日没去,他便主动差琥珀来问,一副他才是猫主人的模样。
    二十八这一日,坤宁宫的嬷嬷过来发放新年礼,因徐氏之事,皇后受到了皇帝冷脸,对齐贵人也没什么好脸色,张贵人又是个失宠的。新年礼分到毓秀宫两位男妃这边,仅仅是一副朴素的银手镯,一枚青玉戒指。
    张贵人和齐钰谢了恩,心里都有些看不上,齐钰见到嬷嬷们手中另外的托盘上放着的一柄柄镶着金玉缀了流苏的团扇,他还从没见过团扇以金银玉石做图案的,很想要来一观,但是瞧着嬷嬷们不屑一顾的神色,应当是给别的妃子的新年礼,齐钰虽好奇,仍克制住没开口。
    齐铭处也送来了礼物,是一只银制小手炉,冬日放几块碳进去,可以暖手,就不怕冻着了。因他没在本朝过过冬天,有些不习惯,这身子有些怕冷,齐钰无意说过一次,大哥就惦记上了。
    到了夜里,太子竟然亲自赶过来了。
    齐钰惊讶道:太子殿下不是说要到初一才能相见吗?
    慕容骏轻描淡写道:孤的事都处理完了,就提前过来见你。
    太子略一颔首,江禾立刻托着几只托盘进来,托盘里有手炉脚炉,还有各种珍贵毛皮制成的暖手筒,有一只托盘,上头严严实实盖着一块丝帕,看不出来放得究竟是何物。
    太子能在少年神志不清时偷亲,却不能叫少年看出来自己的心事,硬是冷着脸道:听说你畏寒,孤府里正好有多的,送过来给你。
    齐钰:
    太子送个礼还真是变扭啊。齐钰噗地笑了,双手合十,感激地道:多谢太子殿下。
    同样都是手炉,太子送的远比齐铭送的精致考究,但心意应是差不多的。
    齐钰让嫣然与章嬷嬷把东西都收好,左右都摒退之后,太子才道:可是你有预知了?
    齐钰沉默,算是认了,先请太子坐下,给太子倒了一盏热茶。因他无宠,住处摆设都很简陋,盛茶的杯盏乃是竹制,齐钰怕太子不喜,还先用热水烫过一遍。
    太子接过来,摩挲着杯沿,静等着少年开口。
    齐钰沉思片刻,压低声音道:年后,皇上会生一场病,需要诸位皇子的鲜血为药引但,他这病是假的,别有目的是真。
    慕容骏从未听说拿人血做药引子的,眉头一跳,道:他想做什么?
    齐钰道:滴血验亲。
    慕容骏:
    既是少年告诉他的,慕容骏敢肯定这是冲他而来,就是要陷害他的,太子手背上青筋暴起,冷笑着道:如此说来,他竟是怀疑母后对他不忠,孤非他亲生了?
    太子的反应虽有恨意,并未失去理智,齐钰推测大约是大婚一事,令太子对皇帝已有些寒心,并非书中那样一无所知,故而当皇帝质疑太子的血统,眼前的太子仍能沉得住气。
    齐钰有些心疼太子,决定缓缓道来。
    他先说出舒妃的手段,太子只是挑了挑眉。
    齐钰再道出皇帝派出杀手,太子神色凝重,开口问的却是子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