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作者:南枝
第38节
在正对着戏台的屋子里坐下,十一娘子已经示意管事,就有管事拿了戏牌子来给秦氏和许氏他们点戏。
秦氏就说,“都是自家人,也就不用这么讲究了,这要过年了,就唱些喜庆的来吧。”
于是十一娘子就拿着戏牌子来咨询了季衡的意思,点了几出热闹的戏。
五姐儿和璎哥儿因为都是庶出,到许家来做客也不敢到处乱跑,就只是一直跟着许氏罢了。
因为戏台上唱的是扬州话,五姐儿和璎哥儿作为京中人士,根本听不懂,就只是干坐着看个热闹。
季衡也是发起呆来,之后璎哥儿就跑到他跟前来,目光盈盈看着他,“哥哥,我要去更衣。”
其实可以叫丫鬟们带他去,季衡正好不想坐在这里,也就起身带着璎哥儿出去了。
许七郎看他走了,也就要跟着一起出去,这时候却被秦氏叫住了,“你这孩子,坐在这里安安稳稳陪娘亲和你姑母听出戏都这么难吗,又要往哪里走。”
分明是不要许七郎跟着衡哥儿的意思,许七郎不好违拗,只好又坐了下来。
季衡带着璎哥儿解决了问题,璎哥儿也不要回戏楼里去了,就要季衡带着他在园子里走走,还说,“听不懂戏里在唱什么,哥哥,我们不回去吧。”
季衡没想到璎哥儿倒是个小人精,笑着答应了,就牵着他的手在园子里走走。
季衡这不是第一次来许家的园子,不过里面的确是太大了,而且修成江南园林样子的曲折婉转,所以很快他就把璎哥儿带得迷了路。
又转了一阵,看到前面有个院子,后面有扇小门倒是开着的,季衡想既然门开着,里面定然有丫鬟在,找个人带他和璎哥儿回戏台去才是好的,不然即使是在舅舅家里,在他们内宅里到处乱转也并不妥当。他知道许大舅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却是老当益壮,这次进京还带着几个漂亮姬妾,转到姬妾院子里去也不好。
璎哥儿跟在季衡后面进了小门,季衡正要叫人,就听到了里面有声音。
季衡愣了一下住了嘴,璎哥儿略有点好奇,但是也不发出声音来。
仔细一听,季衡听到了秦氏的声音,“你这真是胡言乱语,你是被衡哥儿蒙了心了是不是。”
然后是许七郎在说,“父亲说衡弟身体特殊,可做女子,为何不能和我结为夫妻。再说,即使衡弟他身体不特殊,他就是完完全全的男孩子,我们在一起又怎么样,父亲不是说,海上的很多船员都结为异性契兄弟,一生相守的吗。”
秦氏声音变得尖利起来,“你在季家被养了这么多年了,就只学会了听衡哥儿的话了是不是。我看他就很像个妖精,男不男女不女,专门勾男人的。你要是不娶妻,一门心思想着衡哥儿,我就和你父亲把你绑回扬州去。你也不想想,他和皇上之间的事情,是别人空口无凭地胡编乱造的吗,定然是有所影子的事情,别人才会说的。一个皇上的男宠,你倒是心心念念,因他不娶了是不是。你要是再和我犟,我就把你带回扬州去。”
许七郎一声怒吼,“你敢。”
秦氏道,“你看看,你看看你这是不是被衡哥儿蒙了心,我是你亲娘呀,我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容易吗,你小时候身体差,我不眠不休地搂着你,就怕你出事,这些容易吗,现在你就是这样来对我大呼小叫的。”
许七郎声音弱了下来,“娘,娘呀,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但是你别逼我成吗。我就喜欢衡弟,我就只喜欢他,你们别逼我了。”
秦氏道,“这是逼你吗,你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你以后会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你不娶妻,心里念着皇上的人,你说你要让家里怎么办。娘也认为衡哥儿的确是不错,但是你也要看看他心里有没有你呀。”
许七郎沉默下来不说话了。
季衡拉着璎哥儿就要退出去,没想到这时候却听到了许大舅的声音,“七郎,你和衡哥儿好,这是好事,但是,你已经长大了,父亲身上的这份事业,是要都交到你身上的。你明年先考进士,要是考上了,我就留你在京城,若是没考上,你就先跟着我回南方去,家里的很多事情,也要让你知道,让你接手了。”
许七郎道,“父亲,我不回去。”
然后是很清脆的一个巴掌声,因为声音太大,季衡和璎哥儿听着都觉得疼,但是许七郎却没有什么声音了,好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许大舅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季衡不男不女的事情传得天下皆知,看你是心疼不心疼。”
许七郎几乎是带着哭腔地说,“你们怎么对得住他。”
季衡心里沉甸甸的,赶紧带着璎哥儿从后面小门离开了。
璎哥儿一言不发,眼里却有些恐惧的意味在,他抬头看季衡,季衡面无表情,低头问他,“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吗。”
璎哥儿赶紧摇头。
季衡叹了一声,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对谁都不许说出去。”
璎哥儿分明感受得到季衡的杀气,让他胆战心惊,赶紧点头。
季衡带着璎哥儿绕了一圈,绕到了院子的前面去,才发现这里是许七郎的住处,也许是秦氏要和许七郎说话,所以打发了周围的仆人,季衡在周围都没有见到人,也不好问路,好在对从许七郎的住处正门绕出园子的路他是稍稍记得的,就带着璎哥儿绕回了戏台子去。
发现戏台子上还在唱戏,季大人正坐在许氏身边,一边听戏一边说话。
156、第二十五章
许大舅对季衡一向是好的,季衡也感念他对自己的好,记得小时候在扬州时,季衡没有父亲,只有舅舅,对于许氏来说也是,没有丈夫,只有大哥。
但是现在季衡听他说自己“不男不女”,许大舅的语气里并没有厌恶的成分在,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说这个事实,也只是为了威胁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依然深深伤到了季衡,因为自己的缺陷被在乎和爱重的人拿出来说了。
他是没有办法去厌恶许大舅的,所以心里只有伤心,伤心得有些茫然。
在伤心之后,他也恢复了理智,有了心思去思考问题。
看样子,他身体的秘密,许大舅是告诉过舅母秦氏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告诉的,也许是最近,也许是很早之前。
而许七郎也知道了他身体的秘密,这大约是最近知道的,原因可能是许七郎不愿意成婚,而且向父母说了自己的心意,许大舅为了让他回心转意,所以就拿他的身体的事情来让自己儿子对他产生芥蒂和偏见,来淡化他的感情。
虽然许大舅并没有表现出对他有着缺陷的身体的偏见,但是在他的内心里,他的确是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正常的男儿的,自己一直存在着缺陷。
比起亲儿子来,他这个带着缺陷的外甥,的确是算不得什么的。
季衡深吸了口气,听到台上居然在唱“大丈夫要把那动地惊天事业创,学一个扭转乾坤、倒挽银河洗太阳。”
季衡愣了一下,发现台上已是在唱北戏,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他又走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唱北戏了,但是他刚才没有注意。
方才的南戏婉转,此时的北戏铿锵有力,秦氏喜欢听南戏,季大人却是喜欢听北戏的。
季衡在这“倒挽银河洗太阳”的唱词里定下了心来。
谁都没法倒挽银河洗太阳,但是这份豪气,倒是让他能够不去斤斤计较自己身体上的缺陷。
许大舅的那些话里,其实还有很多潜在的东西可以琢磨,季衡知道许家有自己的秘密,不会和季家共享的。
许家和季家,因为是亲戚关系,所以结成过牢固的同盟。
商人做生意,朝中有人便于行事,有时候一个机遇,就能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许大舅做盐茶商人时,能够将生意做大,是得益于季大人的帮忙,之后将生意转到广州,渐渐做起海外贸易,也是因为季大人当时和徐家的合作。
许家的这份庞大的家业,最初自然是因为许大舅投对了资,找对了季大人这个人,但是许家能够有今日成绩,也是因为许大舅十分会做生意,有眼光。
季大人在官场上,能够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处处相关,但是许大舅在最初给季大人提供的钱财,也是至关重要的。
季家是书香大族,虽然季大人父母早亡,生活质量上最初并不高,一切全靠自己,但是,他身后的宗族力量也是不可小觑。
有钱有宗族背景,会做事,能做人,这就是他上台的最重要原因。
季家和许家,因为这种种利益关系,最初就结成了牢固的同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但过了这么二十多年了,什么都是会变化的,更何况是因为利益而结成的同盟呢。
季大人做了阁臣,皇帝又盯住了富可敌国的许家,季大人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想要许家收敛的,这对他的仕途有好处;但是许家已经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么可能再对季大人的话惟命是从,自然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事。
于是许家和徐家有了更深的关系,季大人现在又和徐家之间有了隔阂,许家和季家之间产生矛盾那是一定的。
大家都知道这些矛盾,自是让暗潮汹涌,明面上却还是友好的亲戚关系。
季衡从许大舅的那几句话,明白许家瞒着季家应该在做别的大事,却不知道是什么事,甚至连许七郎也是不知道是什么事的。
季衡猜测着,心里有了深深担忧。
国家,家族的事情,比起他身体上的那点事自然是要重要得多,因为这关系着非常多的人的命运,而他自己在这些之前,就显得太过渺小,渺小得能够忽略不计了。
许大舅之后带着秦氏和许七郎又回到了戏台来,因为时辰不早,于是就请季家一家移驾到隔壁的屋子里去用午膳了。
季衡面上已经早恢复了平常,只是璎哥儿还是年岁小,想要藏下心事,反而是目光闪烁,被季大人问起,璎哥儿就说刚才出去吹了风不大舒服,于是午饭后,许氏就让伺候的丫鬟带着璎哥儿去许七郎的屋子里午睡去了,又让他睡前喝了些姜汤驱寒。
许氏怕季衡吹了风也不舒服,便也让他喝了些姜茶。
季家一家在许家里待了一天,下午吃了晚饭之后才回去。
许七郎定然是被他父亲敲打得厉害,他一下午都很沉默,只是默默坐在季衡的对面,两人下棋时也是心不在焉,季衡让他六子,他也能够输得一塌糊涂。
送季家回去时,许七郎一直将季衡送到了大门口,甚至想跟着季衡的马车回季家去了,季衡将他赶下了马车,说,“要过年了,你闹什么别扭呢。早就是个大人了,不要再这么孩子气。”
许七郎目光深深地看着他,又拉着他的手握了握,这才和车里的季大人说了告别辞,下了马车,一直看着季家的马车走远了,才回转回去。
对许七郎,他在季家过的青少年时代,是他最单纯而快乐的一个时期,长大成人后的种种现实压力都会让他将这个时期更深刻地记忆在内心深处,恐怕会永世不忘,永世不忘的,还有在这个时期一直憧憬和恋慕的人,因为季衡他这个青少年时代才这么美好,也因为青少年时代这么美好,季衡才永远会保持着这个时候的美好样子,永远不变。
所谓初恋,便是如此吧。那个美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美好的人。
许七郎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坐在和季衡下过棋的棋盘之前,眼泪不自觉就往下掉了,从前阵子回到家之后,总觉得生活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变得陌生,变得让人无法接受,但是,他却必须去接受,必须去适应,甚至必须去背负起这样庞然大物的一个许家,如同季衡一样,他也是再没有任性和幼稚的资格了。
知道季衡的身体上的残疾,知道他为什么从小就那么少年老成,似乎从没有过真心的欢颜后,许七郎知道自己的心其实那一瞬间就老了。
他那么爱季衡,却从来不曾想过,季衡从小到底有多么痛苦,他身上背负了什么,季衡多么痛苦又艰难地接受着自己身体上的异于常人。
他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事。
许七郎这样想着,其实是无法接受的。
许大舅告诉他季衡的身体上的残缺,只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季衡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做得这么优秀,他不曾自暴自弃,也没有变得懦弱胆小,而许七郎比他大两岁,却还依然是个胡闹的孩子样,他是没有任何权利和资格说要和季衡在一起的。
季衡要背负起季家,而他许七郎,身上也有着许氏一族的担子。
他是没有资格软弱和胡闹的。
说要和季衡在一起也不行。
许七郎默默地流了一阵泪,在泪光中收了棋盘上的棋子,然后觉得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了。
他得好好准备春闱考试,要是不能考上进士,他就得跟着父亲回广州去了。
春节期间有各种琐碎的事情让人忙乱,一直忙到了正月十二,朝中也就要开始做事了,元宵节时,皇帝并没有吝啬,宫里设了宫宴,邀请了三品及以上的京中官员入宫领宴,而且身有公侯爵位的也受邀进了宫,除了他们,还有留京的宗室也在受邀之列,甚至包括这些京中贵胄们的子侄。
因为太后娘娘已经被软禁了,而且这元宵节,皇帝也说她身染小恙不能面见那些外命妇们,所以,女眷方面,外命妇们只是进宫给徐太妃,贤妃和邵妃请了安,没有留宴,也就回去了。
不过徐太妃却留了徐轩的媳妇王氏和徐贵人在偏殿里一边赏灯一边说话,贤妃留在那里自然是很不得劲,就借着大皇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先回了自己的端阳宫去。
本来许氏也该带着五姐儿进宫的,四姨娘只是一个姨娘,又身无诰命,没有皇帝的恩准,是不能进宫看贤妃的,这一天,许氏又借口身体不好没有入宫,五姐儿一个小姑娘,自然也不能进宫了,所以才让贤妃一个娘家人都没看到,在接见外命妇的碧溪殿时,贤妃心里就很是烦闷,回了端阳宫,她就更是闷得摔了一个茶杯,心想许氏肯定是故意不入宫来的。
她在宫里,还不是什么消息都偷偷给季大人传,但是娘家却这样对她。
第一是不提四姨娘的身份,第二是这样的节日,都不入宫来看看她,让她被徐太妃以及邵妃她们看了笑话。
而贤妃走了之后,徐太妃和侄儿媳妇以及侄女也就有了很多话说,徐贵人一向是一张笨嘴,此时就直接说道,“看贤妃那个样子,就知道是气得不成了,她是庶女,季家的当家主母,听说当初是极不赞成她入宫的,她不过是借着弟弟受宠,才被选进宫来了,又不过是借着弟弟的恩宠和妹妹所生的大皇子才做了贤妃,自己本身是没什么能耐的,听说她想要提亲娘的身份,反而把季家主母给得罪了,现在季家主母就直接不入宫来了。这可是真真直接往她脸上打巴掌呀。看她没看到娘家人,脸都黑了,而且恐怕还没法拿季家主母怎么办呢,那可是季衡的母亲,哈哈……”
徐贵人笑得很是欢畅,似乎完全忘了自己也是庶女的事实,当初能进宫,也不过是因为妹妹年纪小,她先进宫来帮忙做铺垫,以后帮衬妹妹的,没想到她进宫来一点作用没起,妹妹死了,连孩子都没有争取到自己的身边养着。徐家也是对她失望至极,所以徐轩的媳妇王氏就直接说道,“贤妃虽然脸上不好看,但是好歹有个名目说是要去照顾大皇子呢。”
大皇子三个字让徐太妃和徐贵人表情都不怎么好了,王氏就又说道,“姑母呀,徐家女儿生的皇子,怎么能够让季家的女儿养。”
徐太妃自然也是这个意思,徐贵人点头附和道,“是呀。不知皇上怎么想的,不将大皇子抱给我养,却给她养。”
徐太妃和王氏都没有理睬她,反而都深思起来。
徐贵人不甘寂寞,就又说道,“我呀,听人说,皇上虽然是时常去贤妃那里,但是从不留宿,这季衡才从江南回来多久,倒是就被皇帝留了好几次了。有人从勤政殿里传出的消息,去年皇帝招季衡入宫留了一晚,床上到处都是血,虽然皇上说是他手上伤了流的血,但收拾的大宫女暗地里说很像处子血呢。”
徐太妃觉得这已经是老黄历了,没什么好说的,连王氏都说,“谁都知道皇帝和季家那位公子的事情,但是现在谁都不敢说呀。”
说到这里,王氏甚至笑了一下,道,“这次宫宴,因可以带子侄辈入宫,据说有好几位大人,专门要带族中的漂亮少年呢。皇上好那后/庭,都好成了这般模样,朝中已经有人投其所好了,夫君每说起此事都是很是恼怒。”
徐贵人一向是不受宠,所以大家都说皇帝好后/庭花,反而缓解了她不受宠的家族压力,就笑道,“皇上不在后宫播龙种,这下宫里的女人都生不出儿子来,妹妹生下的大皇子,反而是最矜贵的。”
徐太妃于是做了总结陈词,“还是得把大皇子从季家女儿那里抱回来养才是。”
相较于碧溪殿的冷清,凤翔殿却是十分热闹的。
这次皇帝的确是明确地说了大臣们可以带子侄辈入宫来,这么说,是为了让季衡能够名正言顺地入宫。
季衡其实一点也不想来领这个宫宴,春闱在即,他还想再做些准备,这总是好的。
但是皇帝专门让了太监上季府去说了让他入宫,于是他不来也不行了。
他现在是对皇帝有些怕了,倒不是怕他这个身份,而是怕他这个人,皇帝知道了他的秘密,在他面前又总是要和他谈情说爱,这实在是季衡不能承受的,他只想躲开,却又是身份所限,没法躲开。
季衡知道自己对皇帝并非无情,但是却并不是皇帝那样的男女爱慕之情,若是能够用才学,用忠诚,用勤恳来回报皇帝的厚爱,那就是他的理想状态了。
季衡从江南又回京城,见过他的人没有多少,所以这次他甫一在凤翔殿里出现,本来在各成团体说话的大臣及其后辈们,便都被提醒着有一瞬间的停顿,或者正大光明打量季衡,或者偷偷打量,也有不屑看他的,反正是人人都因他而受了一下影响,然后才又开始各行其是起来。
毕竟季衡只是个毛头小子,又是和年轻的皇帝保持着那样的关系,傲气的大臣们都要自恃身份的,不会让自己去专门注意他。
不过,注意过季衡的,也都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人中龙凤,有着其父季阁老的沉稳和气度,又有着好女也难敌的漂亮脸蛋,大约更出色的是通身的如殿外月色般的高华气质。
如此的一个人,并不怪皇帝怎么就被他迷住了。
157、第二十五章
许大舅对季衡一向是好的,季衡也感念他对自己的好,记得小时候在扬州时,季衡没有父亲,只有舅舅,对于许氏来说也是,没有丈夫,只有大哥。
但是现在季衡听他说自己“不男不女”,许大舅的语气里并没有厌恶的成分在,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说这个事实,也只是为了威胁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依然深深伤到了季衡,因为自己的缺陷被在乎和爱重的人拿出来说了。
他是没有办法去厌恶许大舅的,所以心里只有伤心,伤心得有些茫然。
在伤心之后,他也恢复了理智,有了心思去思考问题。
看样子,他身体的秘密,许大舅是告诉过舅母秦氏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告诉的,也许是最近,也许是很早之前。
而许七郎也知道了他身体的秘密,这大约是最近知道的,原因可能是许七郎不愿意成婚,而且向父母说了自己的心意,许大舅为了让他回心转意,所以就拿他的身体的事情来让自己儿子对他产生芥蒂和偏见,来淡化他的感情。
虽然许大舅并没有表现出对他有着缺陷的身体的偏见,但是在他的内心里,他的确是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正常的男儿的,自己一直存在着缺陷。
比起亲儿子来,他这个带着缺陷的外甥,的确是算不得什么的。
季衡深吸了口气,听到台上居然在唱“大丈夫要把那动地惊天事业创,学一个扭转乾坤、倒挽银河洗太阳。”
季衡愣了一下,发现台上已是在唱北戏,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他又走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唱北戏了,但是他刚才没有注意。
方才的南戏婉转,此时的北戏铿锵有力,秦氏喜欢听南戏,季大人却是喜欢听北戏的。
季衡在这“倒挽银河洗太阳”的唱词里定下了心来。
谁都没法倒挽银河洗太阳,但是这份豪气,倒是让他能够不去斤斤计较自己身体上的缺陷。
许大舅的那些话里,其实还有很多潜在的东西可以琢磨,季衡知道许家有自己的秘密,不会和季家共享的。
许家和季家,因为是亲戚关系,所以结成过牢固的同盟。
商人做生意,朝中有人便于行事,有时候一个机遇,就能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许大舅做盐茶商人时,能够将生意做大,是得益于季大人的帮忙,之后将生意转到广州,渐渐做起海外贸易,也是因为季大人当时和徐家的合作。
许家的这份庞大的家业,最初自然是因为许大舅投对了资,找对了季大人这个人,但是许家能够有今日成绩,也是因为许大舅十分会做生意,有眼光。
季大人在官场上,能够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处处相关,但是许大舅在最初给季大人提供的钱财,也是至关重要的。
季家是书香大族,虽然季大人父母早亡,生活质量上最初并不高,一切全靠自己,但是,他身后的宗族力量也是不可小觑。
有钱有宗族背景,会做事,能做人,这就是他上台的最重要原因。
季家和许家,因为这种种利益关系,最初就结成了牢固的同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但过了这么二十多年了,什么都是会变化的,更何况是因为利益而结成的同盟呢。
季大人做了阁臣,皇帝又盯住了富可敌国的许家,季大人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想要许家收敛的,这对他的仕途有好处;但是许家已经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么可能再对季大人的话惟命是从,自然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事。
于是许家和徐家有了更深的关系,季大人现在又和徐家之间有了隔阂,许家和季家之间产生矛盾那是一定的。
大家都知道这些矛盾,自是让暗潮汹涌,明面上却还是友好的亲戚关系。
季衡从许大舅的那几句话,明白许家瞒着季家应该在做别的大事,却不知道是什么事,甚至连许七郎也是不知道是什么事的。
季衡猜测着,心里有了深深担忧。
国家,家族的事情,比起他身体上的那点事自然是要重要得多,因为这关系着非常多的人的命运,而他自己在这些之前,就显得太过渺小,渺小得能够忽略不计了。
许大舅之后带着秦氏和许七郎又回到了戏台来,因为时辰不早,于是就请季家一家移驾到隔壁的屋子里去用午膳了。
季衡面上已经早恢复了平常,只是璎哥儿还是年岁小,想要藏下心事,反而是目光闪烁,被季大人问起,璎哥儿就说刚才出去吹了风不大舒服,于是午饭后,许氏就让伺候的丫鬟带着璎哥儿去许七郎的屋子里午睡去了,又让他睡前喝了些姜汤驱寒。
许氏怕季衡吹了风也不舒服,便也让他喝了些姜茶。
季家一家在许家里待了一天,下午吃了晚饭之后才回去。
许七郎定然是被他父亲敲打得厉害,他一下午都很沉默,只是默默坐在季衡的对面,两人下棋时也是心不在焉,季衡让他六子,他也能够输得一塌糊涂。
送季家回去时,许七郎一直将季衡送到了大门口,甚至想跟着季衡的马车回季家去了,季衡将他赶下了马车,说,“要过年了,你闹什么别扭呢。早就是个大人了,不要再这么孩子气。”
许七郎目光深深地看着他,又拉着他的手握了握,这才和车里的季大人说了告别辞,下了马车,一直看着季家的马车走远了,才回转回去。
对许七郎,他在季家过的青少年时代,是他最单纯而快乐的一个时期,长大成人后的种种现实压力都会让他将这个时期更深刻地记忆在内心深处,恐怕会永世不忘,永世不忘的,还有在这个时期一直憧憬和恋慕的人,因为季衡他这个青少年时代才这么美好,也因为青少年时代这么美好,季衡才永远会保持着这个时候的美好样子,永远不变。
所谓初恋,便是如此吧。那个美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美好的人。
许七郎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坐在和季衡下过棋的棋盘之前,眼泪不自觉就往下掉了,从前阵子回到家之后,总觉得生活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变得陌生,变得让人无法接受,但是,他却必须去接受,必须去适应,甚至必须去背负起这样庞然大物的一个许家,如同季衡一样,他也是再没有任性和幼稚的资格了。
知道季衡的身体上的残疾,知道他为什么从小就那么少年老成,似乎从没有过真心的欢颜后,许七郎知道自己的心其实那一瞬间就老了。
他那么爱季衡,却从来不曾想过,季衡从小到底有多么痛苦,他身上背负了什么,季衡多么痛苦又艰难地接受着自己身体上的异于常人。
他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事。
许七郎这样想着,其实是无法接受的。
许大舅告诉他季衡的身体上的残缺,只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季衡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做得这么优秀,他不曾自暴自弃,也没有变得懦弱胆小,而许七郎比他大两岁,却还依然是个胡闹的孩子样,他是没有任何权利和资格说要和季衡在一起的。
季衡要背负起季家,而他许七郎,身上也有着许氏一族的担子。
他是没有资格软弱和胡闹的。
说要和季衡在一起也不行。
许七郎默默地流了一阵泪,在泪光中收了棋盘上的棋子,然后觉得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了。
他得好好准备春闱考试,要是不能考上进士,他就得跟着父亲回广州去了。
春节期间有各种琐碎的事情让人忙乱,一直忙到了正月十二,朝中也就要开始做事了,元宵节时,皇帝并没有吝啬,宫里设了宫宴,邀请了三品及以上的京中官员入宫领宴,而且身有公侯爵位的也受邀进了宫,除了他们,还有留京的宗室也在受邀之列,甚至包括这些京中贵胄们的子侄。
因为太后娘娘已经被软禁了,而且这元宵节,皇帝也说她身染小恙不能面见那些外命妇们,所以,女眷方面,外命妇们只是进宫给徐太妃,贤妃和邵妃请了安,没有留宴,也就回去了。
不过徐太妃却留了徐轩的媳妇王氏和徐贵人在偏殿里一边赏灯一边说话,贤妃留在那里自然是很不得劲,就借着大皇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先回了自己的端阳宫去。
本来许氏也该带着五姐儿进宫的,四姨娘只是一个姨娘,又身无诰命,没有皇帝的恩准,是不能进宫看贤妃的,这一天,许氏又借口身体不好没有入宫,五姐儿一个小姑娘,自然也不能进宫了,所以才让贤妃一个娘家人都没看到,在接见外命妇的碧溪殿时,贤妃心里就很是烦闷,回了端阳宫,她就更是闷得摔了一个茶杯,心想许氏肯定是故意不入宫来的。
她在宫里,还不是什么消息都偷偷给季大人传,但是娘家却这样对她。
第一是不提四姨娘的身份,第二是这样的节日,都不入宫来看看她,让她被徐太妃以及邵妃她们看了笑话。
而贤妃走了之后,徐太妃和侄儿媳妇以及侄女也就有了很多话说,徐贵人一向是一张笨嘴,此时就直接说道,“看贤妃那个样子,就知道是气得不成了,她是庶女,季家的当家主母,听说当初是极不赞成她入宫的,她不过是借着弟弟受宠,才被选进宫来了,又不过是借着弟弟的恩宠和妹妹所生的大皇子才做了贤妃,自己本身是没什么能耐的,听说她想要提亲娘的身份,反而把季家主母给得罪了,现在季家主母就直接不入宫来了。这可是真真直接往她脸上打巴掌呀。看她没看到娘家人,脸都黑了,而且恐怕还没法拿季家主母怎么办呢,那可是季衡的母亲,哈哈……”
徐贵人笑得很是欢畅,似乎完全忘了自己也是庶女的事实,当初能进宫,也不过是因为妹妹年纪小,她先进宫来帮忙做铺垫,以后帮衬妹妹的,没想到她进宫来一点作用没起,妹妹死了,连孩子都没有争取到自己的身边养着。徐家也是对她失望至极,所以徐轩的媳妇王氏就直接说道,“贤妃虽然脸上不好看,但是好歹有个名目说是要去照顾大皇子呢。”
大皇子三个字让徐太妃和徐贵人表情都不怎么好了,王氏就又说道,“姑母呀,徐家女儿生的皇子,怎么能够让季家的女儿养。”
徐太妃自然也是这个意思,徐贵人点头附和道,“是呀。不知皇上怎么想的,不将大皇子抱给我养,却给她养。”
徐太妃和王氏都没有理睬她,反而都深思起来。
徐贵人不甘寂寞,就又说道,“我呀,听人说,皇上虽然是时常去贤妃那里,但是从不留宿,这季衡才从江南回来多久,倒是就被皇帝留了好几次了。有人从勤政殿里传出的消息,去年皇帝招季衡入宫留了一晚,床上到处都是血,虽然皇上说是他手上伤了流的血,但收拾的大宫女暗地里说很像处子血呢。”
徐太妃觉得这已经是老黄历了,没什么好说的,连王氏都说,“谁都知道皇帝和季家那位公子的事情,但是现在谁都不敢说呀。”
说到这里,王氏甚至笑了一下,道,“这次宫宴,因可以带子侄辈入宫,据说有好几位大人,专门要带族中的漂亮少年呢。皇上好那后/庭,都好成了这般模样,朝中已经有人投其所好了,夫君每说起此事都是很是恼怒。”
徐贵人一向是不受宠,所以大家都说皇帝好后/庭花,反而缓解了她不受宠的家族压力,就笑道,“皇上不在后宫播龙种,这下宫里的女人都生不出儿子来,妹妹生下的大皇子,反而是最矜贵的。”
徐太妃于是做了总结陈词,“还是得把大皇子从季家女儿那里抱回来养才是。”
相较于碧溪殿的冷清,凤翔殿却是十分热闹的。
这次皇帝的确是明确地说了大臣们可以带子侄辈入宫来,这么说,是为了让季衡能够名正言顺地入宫。
季衡其实一点也不想来领这个宫宴,春闱在即,他还想再做些准备,这总是好的。
但是皇帝专门让了太监上季府去说了让他入宫,于是他不来也不行了。
他现在是对皇帝有些怕了,倒不是怕他这个身份,而是怕他这个人,皇帝知道了他的秘密,在他面前又总是要和他谈情说爱,这实在是季衡不能承受的,他只想躲开,却又是身份所限,没法躲开。
季衡知道自己对皇帝并非无情,但是却并不是皇帝那样的男女爱慕之情,若是能够用才学,用忠诚,用勤恳来回报皇帝的厚爱,那就是他的理想状态了。
季衡从江南又回京城,见过他的人没有多少,所以这次他甫一在凤翔殿里出现,本来在各成团体说话的大臣及其后辈们,便都被提醒着有一瞬间的停顿,或者正大光明打量季衡,或者偷偷打量,也有不屑看他的,反正是人人都因他而受了一下影响,然后才又开始各行其是起来。
毕竟季衡只是个毛头小子,又是和年轻的皇帝保持着那样的关系,傲气的大臣们都要自恃身份的,不会让自己去专门注意他。
不过,注意过季衡的,也都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人中龙凤,有着其父季阁老的沉稳和气度,又有着好女也难敌的漂亮脸蛋,大约更出色的是通身的如殿外月色般的高华气质。
如此的一个人,并不怪皇帝怎么就被他迷住了。
158、第二十六章
季衡怎么感受不出他入殿后殿里气氛上的变化,不过他觉得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唯一长进的就是脸皮变厚了,因此什么都能够保持淡定。
他就装傻充愣地表现得完全不知道别人在打量他,只是镇定地四处打量找人,想找赵致礼,只见这阔大的殿里,来了已经有二十来位朝中高官权贵,又有些年纪尚幼的年轻人,高官们都是穿着朝中礼服,年轻人们大多是没有官位的,就穿得是十分的鲜妍,让季衡觉得诧异。如此人来人往的,一时要找到想找到的人却很有些困难。
他还没找到赵致礼,倒是被走过来的徐轩给堵住了,季衡客客气气地对他拱手行了礼,“世子殿下,有礼了。”
徐轩在外去带了数年兵,虽说别的方面也有长进,但季衡觉得他长进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将一张俊脸板成了一块铁板,徐轩淡淡回了季衡一礼,说,“近来都没见过面,你这次会下场春闱吧?”
季衡笑了笑,说,“正是,有劳世子关注了。”
徐轩倒没什么好说了,他本也没什么和季衡说的,只是看到季衡在,他总要过来和他说几句,所以才这么将他堵住了,这下无话可说,就只好沉默了。
季衡倒一直是笑微微的,看季大人在和几位别的大臣说话,他也就和徐轩礼仪周全地告了罪,去到了季大人的身边,和同季大人关系交好的大臣们见礼。
殿里宫乐悠扬,熏香袅袅,漂亮的各式元宵灯挂在檐下,将这凤翔殿点缀得如同是在仙境中,宫侍们穿梭其间,案桌上已经摆了好些看盘和点心果品,宫中藏酒也被摆上了桌案。
季衡始终是没有找到赵致礼,之后才突然明白过来,恐怕赵致礼是没有进宫来的。
季衡心里因此虽说是不悲不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脑子里却还是要想,赵家在以前可是那么大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家族,现在真的是委顿了呀。
不过想到红楼梦里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哪里不是一遭就大厦倾了呢。一切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念头罢了。
一会儿,宫乐停下来,传来唱礼太监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皇上驾到!”
于是众人都停下了说话,按照位置规规矩矩跪好,恭迎皇帝,三呼万岁,声音恐怕能够传过蓬莱池的对岸去。
季衡随在季大人的身边,所以位置处在最前面,能够听到皇帝的龙靴踏在地毯上的摩擦声,然后是他坐下了,皇帝说了一句什么,唱礼太监就又唱道,“众卿家免礼平身,赐坐。”
于是又是山呼一般的谢恩。
季衡躬着身子随着季大人一起起身并且到了后面的案桌后坐了下来,这是十分长的长桌,得坐不少人,不过宫里的宫宴上几乎都是看盘,酒的供应也是有限的,没什么可吃的,即使吃,也有这么多人在,便也是很有压力,大多数人有可能是只尝一只饼,有些是直接喝酒,一点东西也不吃的。
季衡也是什么都不吃,从家里入宫前就已经吃饱了,此时只是规规矩矩坐着,连皇帝都不看的。
皇帝却拿眼睛瞥了他好几眼,只见季衡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里盯着桌子上的看盘看,就想,上一次在宫里亲近了他,他难道这么久了还在生气吗。
皇帝心里有点堵,不过面上却是温和的笑意,坐在前面的都是和皇帝接触较多的大臣,这些大臣都知道即使皇帝面上笑容再温和,他都可能瞬间翻脸不认人,所以即使在宫宴上,大家也都是谨慎自持,绝对不敢放肆。
皇帝于是又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话,然后甚至表扬了不少人,又赐了酒,然后一招手,就有宫侍赶紧去传旨,美丽娉婷的乐坊司的舞姬上了殿来,随着宫乐响起,开始蹁跹起舞。
皇帝便在这时候又召了些人到他面前去说话,这些人多是带着子侄辈的,皇帝会问问这些年轻人的情况,要是遇到文采好的,或者武功好的,还会赞扬两句,赏赐点东西,让他们以后要好好为朝廷为国家为百姓效力,如此消磨了不少时光,皇帝的眼睛又不断往季衡那里瞄,发现季衡在看舞姬跳舞,神情十分专注,眼睛都不带眨的,皇帝于是心里开始翻腾醋意了。
他再也坐不稳,就起身要走了,但是让大臣们都好好自己玩,舞姬的舞蹈也停下了,所有人都起身又跪下恭送皇帝。
一切不过都是仪式,等皇帝离开了,太监才唱礼让大家起身。
季衡才刚又坐下,就有皇帝身边很得重用的张和生张公公让了一个小太监来唤他,季衡只好跟着小太监到了殿外,张和生在外面等着他,手里还挽了一件厚披风,看到他就躬身说,“季公子,皇上有请。”
季衡在心里皱了眉,面上却是平平稳稳地说,“不知皇上是何事?”
张和生发现季衡是不想去,就赶紧说,“这个奴婢哪里知道呢,季公子,您还是跟着奴婢去吧。”
季衡停顿了一下,只好跟着去了。
张和生还仔仔细细地为季衡披上了披风,这是一件十分华贵而漂亮的紫貂毛披风,还是新的,季衡有些迟疑,但是又不好和一个内监推来推去,反而让殿里的人偷偷摸摸地窥视,只好披上了和他一起走了。
季衡直接被带往了皇帝的麒麟殿,季衡知道自己这一走,恐怕幸臣之名是怎么也摆不脱了,他心里十分恼怒,却又只能憋着。
之后甚至只好去想连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绝世英才都会被野史传曾被汉武帝临幸过,但是史记和汉书还不是都要给与两人建列传,而韩嫣之流只能在《佞幸传》里找到影子……
季衡即使如此安慰自己,最后还是压不住满腔的气。
等到了麒麟殿,先走一步的皇帝已经换下了之前的帝王常服,穿上了更加随便的儒衫,看着倒像个书生样。
见到季衡进来,他就笑着说,“君卿,一路过来没有冷到吧。”
本来是安排有宫轿的,但是季衡没有坐,季衡不理睬他的讨好般的问候,要下跪行礼,皇帝赶紧上前拉住了他,而这麒麟殿里一应宫人都是十分有眼色的,已经静悄悄毫无声息地退出去了,季衡因为心中恼怒,想要挣脱,皇帝顺势就将他箍住了,几乎是把他半拖半抱地搂进了里间卧室,季衡开始还忍了,这下就忍无可忍,被皇帝一放下,他就将皇帝攘了个踉跄,皇帝站稳了,再看向季衡,不由有些委屈发怔。
季衡直直地站在皇帝跟前,说,“皇上,您平常宣我进宫也就罢了,为何在这么多大臣跟前这样传微臣过来,虽然我这脸面的确是早就没法要了,但是这样遭受众人的探看猜疑,却是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皇帝却做出无辜的样子,说,“朕断然不是想要你面上不好看,只是想和你说说话罢了。”
季衡瞪着眼睛看着他,他不是三岁小孩儿,自然不会被他这种话说动,皇帝就又伸手拉了拉他,说,“你父亲递了有关海防和解决海寇之事的折子上来,朕看了整整一日,觉得法子很好,朕就想,你定然是和你父亲好好商量过的,所以就想着传你来给朕仔细讲讲。这折子里的话,朕有些地方还有些迷糊。”
说到正事上,季衡也就不好继续生气,接受了皇帝的拉扯,去了榻上坐下,就着皇帝递来的折子和皇帝说起话来。
因为只有一本折子,两人坐在榻上小桌两边就很不方便看,皇帝就坐到了季衡的同一边来,又捱捱蹭蹭地和季衡亲密接触了,季衡很恼火,但是却拿这样的皇帝没办法。
皇帝目光清正,断然没有任何一点淫邪心思,但是那么公然吃季衡豆腐,季衡依然是要感觉恼火的。
季衡说了一阵,皇帝也都认真听了,不仅是认真听了,还让季衡拿了笔来写了厚厚的批注,两人这么一谈,就到了夜深,甚至值守的张公公都在门帘外禀报了,说宫宴已经散了,各位大臣也都送出了宫门,宫门自然也就已经关闭了,季衡想出宫也不行了。
季衡晚上是有喝酒的,虽然没喝太多,但是他酒量也本就不好,他一直处在有点酒意的状态,此时和皇帝说了太多话,他就口干舌燥得厉害,喝了好几杯茶,就要起身去更衣。
皇帝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就没说让宫侍进来伺候的话,便摆手让他去净房了。
季衡解决完问题,站在净房里的屏风边,看着屏风上的梅兰竹菊图,心中已经明白,自己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想要往回走是艰难的,除非破墙而出。
季衡因为那些微酒意,其实有点头晕,脑子里不由想到了许家的那位十一娘子,他想,皇帝有了十一娘子,还会继续纠缠自己吗。
三姐入宫做了皇帝的后妃,虽说季衡完全没有一点皇帝是自己姐夫的感觉,但是这种名分的确是存在的,季衡想到皇帝这样纠缠自己,就有了更加难以忍受的感觉,这种感觉压迫着他,和在身体里的酒精共同作用着,让他要无法忍受了。
皇帝发现季衡在净房里迟迟不出来,就有些担忧,走到了门边,隔着屏风问季衡道,“君卿,你没事吧。”
季衡从屏风后走了出来,跟着皇帝一起出了净房,站在卧室里说,“皇上,微臣今晚喝了些酒,精神不足,恐怕无法再和皇上彻夜讨论了,现在出宫宫门也已落下,无法出去,微臣恳求皇上赏赐一间空屋睡一晚。”
皇帝身材高挑挺拔,站在他的跟前,已经听出了季衡话语里的冷冰和排斥,就说道,“既然已经累了,那么就休息吧。朕让人进来伺候。”
季衡躬身道,“皇上,微臣不敢在皇上的寝殿留宿,能在这里留宿的,不该是皇上您的宫妃吗,微臣在睡过宫妃的床上留宿,算什么事呢。”
皇帝愣了一下,他看了一眼那张龙床,麒麟殿里的主卧的大床按照皇帝的要求换了一张大的拔步床,一张拔步床就像个小房间一样,里面有床,甚至有梳妆台,还有抽屉等,设置精美,又十分适用,这当然并不方便宫侍伺候皇帝起卧,但是皇帝喜欢有这么一张床,里面是他和所爱的人的小天地。
皇帝知道季衡的意思,季衡整晚没有一句话不带着排斥的意味,这让皇帝伤心,他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虽然朕想说这张床是新的,除了朕,并无谁在上面睡过,但是你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你是觉得朕将你当成了宫妃,所以你不高兴,或者你是觉得朕有了别的宫妃,你不高兴,是吗。”
季衡面无表情地道,“皇上,你本就该有你的宫妃,微臣没什么不高兴的,只是微臣是臣子,而且无意和皇上有别的关系,所以请你不要把我当成宫妃使用。”
皇帝直直地站着,站成了一座山岳,气势挺俊雄浑,但是,却又是一场小地震就要崩塌了一般,他声音都甚至有了一丝颤抖,轻声说道,“你做朕的皇后吧。朕此生只宠你一人。”
他这话说得轻,是因为没有自信,因为知道季衡不会答应。
季衡这次不仅是不答应,甚至是苦笑了一声,“皇上,我是男儿呀。而且,我能和我姐姐抢男人吗。”
季衡知道自己说了这句话,三姐就不会有什么好处,但他还是说了,然后就有些痛苦,皇帝突然伸手将他拉入了自己的怀里,皇帝的心里是有着自己的执拗的,以前从没想过季衡的身体存在那么完美的缺陷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当尊重季衡,两人是有缘无分,但是知道了季衡的身体状况,皇帝就执拗地想,季衡就是专门为了他存在的,因为要是季衡不是男儿,他就没法进宫来为他做伴读,不做伴读,皇帝就不会认识他,不会爱上他,他既入宫做了伴读,但是却又是一个女儿身,皇帝想,这不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吗,专门让他以男儿身入宫让自己认识,又可以以女儿身为自己的妻子。
皇帝低声道,“朕将大皇子抱给了你姐姐养,朕以前不曾宠幸过她,以后也不会,只要你答应朕入宫做皇后,朕就能想办法给你身份,将此事做得天衣无缝。”
季衡想皇帝已经疯魔了,而自己,再和他这样在一起,恐怕也要被他传染的。
159、第二十七章
季衡能够感受到皇帝满满的爱意,而他虽然人活两世,但这样被追求,却还是第一次,要说他完全没有任何感触那定然不实,但是他一直是个理智比感情先行的人,要接受皇帝的感情,他也是完全不会的。
季衡半推半退地从皇帝的怀里退了出去,低头摇头道,“皇上,我已经完全明白您对我的心意,要说我是完全无情无心,我自己也不能如此说,但是,深宫的寂寞和孤苦,微臣却是完全不想领受的。别说我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变成女儿身份,接受不了皇后的身份,就说我从小阅览书籍,饱读圣贤之书,想要为这天下百姓做一些事,能够做皇上跟前的忠臣贤臣,就没有办法接受去做一个后宫里的女子,从此与女子与阉人为伍,不过是算计些恩宠,在方寸之地锱铢必较,我想,要做这样的人,还不如死了地好,而且,这样的我,又能得皇上您多少恩宠,皇上,你在这种情况下,也执意要将我推入这种境地吗,将我葬送成一个你以后并不会喜欢的样子。有一个词叫捧杀,皇上,您如此,也是一种捧杀了吧。”
季衡心中已经平静,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皇帝年岁还小,却也明白变化的可怕的,他也会听从自己的劝阻。
皇帝静静看着季衡,季衡身上穿着一丝不苟的玄色深衣,毫无花俏可言,甚至是十分死板,头上头发丝都是一丝不苟的,面孔上的神色也是一丝不苟,他像是个被人做出来的人偶,但是,他眼中的幽深的眼神,却如一个深海一般,有着玄妙,里面才是真正的一个季衡,是季衡的灵魂。
皇帝想要发声说自己会一生一世爱他,决计不会将他葬送成那般模样。
但是,也许是年岁还轻,而且作为帝王,见惯了生死,见惯了丑恶,见惯了各种阴谋诡计,见过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也变成冰冷的枯骨,他也被季衡这若即若离勾引得神魂颠倒,又被他的冷情和各种理智的拒绝惹得又恨又气,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这些煎熬都让他在感情里其实带上了十足十的理智。
皇帝伸手要搂住季衡的肩膀,手伸出去季衡马上就是一颤,皇帝愣了一下,将手抬起来,轻轻捂了捂脸,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孩子一样,他说,“你容朕……再好好想一想。”
季衡由得皇帝去想,季衡一直相信,爱情这种东西,只是一时激情,越是想越是琢磨,爱情就越是会被琢磨成不成个样子,总之,爱情是不能琢磨和推敲的,他想,皇帝去想,最终还是会醒悟,他这不过是这正当时候的一种冲动而已,等理智控制住了这种冲动,也就不会有什么事了。
季衡也用理智提醒自己,也切切不能因为皇帝的这一时冲动而把自己这终生就毁了。
皇帝没有留下季衡和自己同床而卧,而是让宫侍来带了季衡到偏殿里去住下了,以前皇帝中毒时,季衡也曾经住在这偏殿里以便随时照顾皇帝。
说起来,皇帝其实是个好新鲜的,他毕竟还是年轻,不喜欢什么东西都一成不变,麒麟殿主殿里的家具摆设都换过了,早和当年不一样,季衡仔细打量了这个偏殿,却发现里面还和他当年住的时候一模一样,连多宝阁上的摆设都没有变一点。
季衡并没有多想,因为的确是精疲力竭,没心思去想,他很快就收拾洗漱去躺下了。
这边偏殿一直无人住,就很显得冷清,房里最初也是没有烧暖炉的,就更显得冷。
张和生在揣度主子心思上没有柳升的精明,但是在处理细碎杂事上,却也是十分细心的,因季衡不让人先暖床,他就让人在床上放了三个汤婆子将床烘暖了,又增加了暖炉,怕增了暖炉又会太干,甚至又在暖炉旁边放了两盆水。
及至季衡在床上躺下了,他才替他放下了床帐,又说,“季公子,您不让奴婢在房里伺候,您要是有事,就叫一声,外面有值守的宫女儿在。”
季衡对他笑了一下,“有劳公公。”
张和生这才放下了床帐,房里在角落里留了一盏较暗的宫灯亮着,人也就出去了。
张和生回到皇帝的寝室里,皇帝才刚洗漱收拾好,换好了寝衣往床上去,张和生上前道,“皇上,季公子已经安歇下了。”
皇帝道,“那边一直没有用过,会不会太潮。”
张和生笑着道,“日日里都有打扫,且是新被新褥,并不潮。”
皇帝这才放了心,点点头上床去准备睡了。
季衡第二天早早就出宫回家了,也并没有到皇帝跟前去请辞,皇帝刚练剑完毕,身上还带着一股汗气,张和生小跑到他旁边,说,“季公子已经离去了。”
皇帝并不惊讶,他每次逼了季衡,结果总会是这样的。
皇帝现在被季衡拒绝得心里既是难受又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要他放下季衡,他自是放不下的,要他将季衡逼得只能入宫为后,他又并不想和季衡闹得那么僵。
皇帝第一次觉得,爱情竟然是这么让人为难的事情。
快乐起来让人觉得死了也甘愿,痛苦起来也是觉得死了也比这个好受。
但是总归是不能去死,而且想也不要去想。
季衡回了府中,季大人昨晚被宫人说季衡被皇帝留下了时,季大人是心思十分复杂,但是他却没有去皇帝那里闹一场把儿子带回家的胆子,所以他也就只能是心思复杂了一番而已。
季衡一大早回来了,到内院的时候,季大人正在挨许氏的骂。
所以整个内院都没有人,伺候的丫鬟们全都退到了院子外面去,不能在里面听。
季衡被婆子求着说,“太太和老爷之间闹起来了,大少爷,您赶紧进去劝一劝吧。”
季衡进了院子,然后又让人将院门关了。
季衡走进了正屋门,就听到花瓶被摔在地上的声音,声音是从许氏那边的稍间传出来的,季衡走过去,唤了一句,“父亲,母亲,我回来了。”
稍间里季大人满脸涨红地站在屋当中,许氏则是站在一个花几旁边,那里原来有个花瓶,现在花瓶则摔碎在了屋中间,连季大人的鞋子上都有碎瓷片,许氏一向冷静,能够气得砸东西,可见她不是一般地生气。
季衡的出现让许氏和季大人都愣了一下,许氏瞬间反应过来,伸手一摸脸,然后赶紧冲到了儿子的面前来,拉了拉他,问,“衡儿,没事吧。”
季衡知道他母亲所担心是什么,却故作无知,道,“母亲,您和父亲在生什么气呢,都老夫老妻了,还生什么气。”
许氏又问了一句,“你有没有事。”
第38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