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29)

    这下五皇子和姚娘子是真的说不出话来了。
    你居然能够意料到姑娘们的反应?
    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
    当然,碍于顾砚书的淫威,无论是姚娘子还是五皇子,都不敢将这话直接问出口。
    倒是顾砚书,在说完那句话后,便是满脸沉静,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抬眼看了看姚娘子:
    和离之事闹出来后,柳姑娘可还来过阁里?
    姚娘子摇了摇头,立即给出了答案:
    未曾来过。
    从柳如溪提出和离到今日,已经过去了七日,这期间,柳如溪再也没有来过邀月阁一次。
    顾砚书对此倒是丝毫也不意外,微微点了点头,又问:
    那可还能联系上这位柳姑娘?
    这
    顾砚书挑选掌柜之时,着重强调的一个标准便是,让掌柜与所有客人保持冰冷的金钱关系。
    人心复杂,一旦掌柜与客人成了朋友,后续少不得会出现什么麻烦。
    而因为邀月阁的特殊性,这一点,顾砚书更是反复提点过姚娘子多次。
    姚娘子作为顾砚书手底下最让他满意的掌柜,自然不会去触碰这一条红线。
    故而现在顾砚书的这个问题,还真有些难倒姚娘子了。
    倒是我差点忘了
    目光触及姚娘子脸上的为难,顾砚书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换了另外一个问题:
    柳姑娘现在是在长公主府还是英国公府?
    这个问题倒是难不倒姚娘子:
    在英国公府。
    在提出和离之后,或许是为了应证自己那句我就算是自请下堂,孤独终老,也不愿再和你多相处一日!,也或许是怕长公主和丁一白给她找麻烦。
    柳如溪可以说是马不停蹄地搬出了长公主府。
    至于宁国公府,不知是因着什么原因,在柳如溪搬出长公主府后,还是将人给接回了自己府上。
    接下来这几日,柳如溪为了和离之时,就没少去长公主府上闹,但也没有搬出宁国公府。
    那就去给国公府上递个拜帖吧。
    顾砚书微微点了点头,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有些事儿还是见过柳姑娘之后,才好做决定。
    说着,顾砚书的目光便向窗外,韶华路口的小广场上看了看。
    在那里,福宁长公主府上的人依旧没有离开。
    是。
    得到顾砚书的这句吩咐,止戈微微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给英国公府送拜帖去了。
    只不过止戈才刚出门没多久,便又从门外走了回来。
    嗯?
    顾砚书放下手中的茶杯,向止戈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目光。
    就算止戈的脚程够快,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够去英国公府上的一个来回吧?
    下一刻,止戈便给了顾砚书答案:
    属下刚出门,便遇到了国公府上的柳姑娘,说是想见殿下一面。
    139、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不是说曹操,曹操便到吗?
    顾砚书让止戈去英国公府送拜帖,就是为了见这位柳姑娘一面。
    现在这柳姑娘既然自己来了,将人直接请进来便是,请帖自然也就不必去送了。
    得到顾砚书的首肯,止戈转身便向门外走去,不多时,便领着两位姑娘从门外走了进来。
    顾砚书微微抬眼,打量了一番跟在止戈身后的两人。
    其中一位姑娘穿着桃色衣衫,脸上蒙着面纱,顾砚书看的也不真切。
    但从其露出的眉眼,便能看出其长相应当不俗。
    至于另外一位姑娘,则是穿着青色衣衫,虽面容迭丽,但略显苍白的面容,却让其堪称艳丽的五官有些稍稍减分。
    除此之外,这青衫姑娘眼中还有一抹浓化不开的忧愁,就连眉眼间也带了一丝苦相。
    再看其挽在脑后的梳成妇人发髻的一头青丝,顾砚书大概也就能够猜到这位姑娘的身份了。
    这应当就是前几日与丁一白闹和离的柳如溪。
    想到此处,顾砚书眼底划过了一抹惊讶。
    无论是从五皇子刚刚的描述,还是京中百姓的议论,都能知道,柳如溪年龄并不大。
    天齐女子大多早婚,最迟二八年华便会出阁。
    国公府上一任家主将家中所有女子当作稳固地位的筹码,更是不会让她们在府内久留。
    故而柳如溪在及笄那年,便已经嫁给了丁一白。
    及笄之年出嫁,至今不过五年时间,也就是说柳如溪现如今应当不超过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放在后世,大部分人甚至都还没有走出大学的校园,只能算是一个成年的孩子。
    但是同龄的柳如溪,脸上却已经有了老相。
    若不是已经猜测到了的柳如溪的身份,仅从其那深如古井般的眼眸,以及眉眼间的那抹苦相,顾砚书甚至会以为她已经年过三十。
    都说女人在婆家过的好不好,从其面色便能看出。
    此时顾砚书也终于明白了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就从柳如溪此时的模样便能看出,外界对于丁一白与柳如溪夫妻间的那点传闻,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在顾砚书打量柳如溪时,柳如溪则是向顾砚书微微福了复身:
    妾身见过厉王妃殿下、见过五殿下,二位殿下万福。
    不必多礼。
    顾砚书微微抬了抬手,示意柳如溪起身。
    表嫂不必如此客气。
    比起顾砚书的客气,坐在一旁的五皇子,态度便要熟稔许多。
    说完后,五皇子又将目光放在了柳如溪身旁那位穿着桃色衣衫的姑娘身上:
    这位是?
    这是妾身家中的幼妹,不放心妾身,便跟着一同来了,还望两位殿下勿怪。
    柳如溪微微俯身,低声应答着五皇子的话。
    随着柳如溪的解释,柳如溪的幼妹也从善如流地向两人行了一万福礼。
    从柳如溪这番言语,以及其幼妹没有取下的面纱,便能知道,柳如溪并没有将幼妹介绍给顾砚书以及五皇子认识的意思。
    对此,顾砚书与五皇子倒是并不在意。
    在天齐,本就讲究男女大防,像是柳如溪这般已经嫁为人妇的女子,规矩方面倒是不那么苛刻。
    但对于没有定亲的小姑娘们来说,讲究就多了。
    若是男女双方没有结亲的意愿,姑娘的家里人是断然不会轻易同外男正式介绍自家的姑娘的。
    妹妹不放心姐姐,这有什么好怪罪的?恰巧姚娘子也在,便让姚娘子陪一陪令妹好了。
    顾砚书虽然对这种思想敬谢不敏,但也愿意尊重柳如溪:
    柳姑娘请坐。
    顾砚书说着向自己对面的位置扬了扬下巴,示意止戈给柳如溪倒上一杯茶。
    殊不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直接拉满了柳如溪的好感。
    从前些日子提出和离开始,柳如溪所见到最多的,便是同情的目光,还有不少人觉得她是在胡闹。
    除了英国公府几位亲近的姐妹,以及从前的闺中密友,便没有人将她想要和离的想法当过真。
    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想要借着和离,同长公主府与丁一白好好闹上一闹。
    就从刚刚五皇子对她的称呼便能看出。
    表嫂。
    两个字,虽然有着亲近以及尊重之意。
    但说一句不识好歹的话,只要想到这样的亲近以及尊重,是建立在她是丁一白的妻子的基础上,她宁肯不要!
    但这位厉王妃却不同。
    从她进门开始,这位厉王妃看她的眼神中有好奇,有惊讶,有意外,甚至还有一丝钦佩,独独没有同情与高高在上的俯视。
    更让柳如溪觉得暖心的,便是顾砚书对她的称呼。
    柳姑娘。
    这是她出阁之前,旁人对她的称呼。
    顾砚书这样的叫法,甚至让柳如溪在一瞬间梦回少女时期,仿佛她从未嫁作人妇,从未进入长公主府,也从未经历过那些磋磨。
    她就是她,她是柳姑娘,而并非丁夫人。
    原本在来之前,柳如溪心中还有所忐忑。
    毕竟无论如何,她都给邀月阁带去了不少麻烦。
    但在见到顾砚书后,见到顾砚书看她的眼神,以及在面对她时的态度后。
    柳如溪原本飘忽不定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
    走到顾砚书对面,柳如溪并没有依照顾砚书之言落座,而是又向顾砚书福了福身:
    近来因为妾身之事,给邀月阁惹来了不少麻烦,给邀月阁造成的损失,妾身愿意一并承担,还望殿下恕罪。
    柳姑娘客气了,这事与柳姑娘无关。
    顾砚书轻轻笑了笑,又重新抬了抬手:
    本殿不太喜欢仰着头与人说话,柳姑娘还是先请坐吧。
    是。
    顾砚书都这样说了,柳如溪还能说什么?
    只能微微福身,而后依言在顾砚书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坐下后,从柳如溪的位置,恰好可以看到韶华路的那片小广场上,正在闹事的福宁长公主府上的下人。
    见状,柳如溪脸上多了一丝难堪,眼中的愧疚也愈发明显。
    正准备再次同顾砚书请罪,然而还不等她开口,便听到了顾砚书略带一分笑意与抚慰的嗓音:
    近来柳姑娘的事,本殿也有所耳闻,就是不知这进展如何了?柳姑娘可方便告知?
    没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柳如溪显然没有想到顾砚书不提邀月阁,反而问起了她的私事,先是愣了愣,随后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不怕殿下笑话,还僵持着呢。
    有些事既然开了口,后面的内容,也就不难说了。
    更别提柳如溪既然在长公主举办宴会之时提出了此时,闹了个满城风雨,自然早就已经舍下了这张脸面。
    现在顾砚书既然问了,柳如溪也就没有丝毫隐瞒,将事情的进展同顾砚书说了个明白。
    勋贵人家无论是休妻还是和离,都不是一件小事。
    更别提当初柳如溪还当着众多世家勋贵的面,硬是给了长公主以及丁一白好大一个没脸。
    现在长公主以及丁一白胸中都堵着一口恶气,说什么也不愿意给柳如溪和离书。
    柳如溪闹了几日,双方便已经僵持了几日。
    现在长公主府那边态度倒是不如一开始那般坚决了。
    说是愿意放柳如溪自由,但和离是不可能和离的,若是柳如溪想,那就拿着一纸休书走。
    这柳如溪又如何肯愿?
    休妻与和离中间有多大的区别,就是三岁小儿也明白。
    旁的不说,和离虽然也对女子的名声有极大的影响,但最终也只会牵连和离的那一人。
    但休妻却不同。
    勋贵人家若非妻子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轻易不会休妻。
    知道的知道这是柳如溪不堪折磨,自请下堂,但若是不知道的,少不得说是柳如溪不知检点,遭了夫家的嫌弃。
    家中出了一个被休弃的女儿,对整个家族而言,都是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
    英国公府的男子倒也还好,世间对于男子的约束本就不多。
    再加上背靠着国公府,府内的公子们家世不俗风度翩翩,自然不愁婚配。
    但英国公府中的其他姊妹呢?
    若柳如溪被休弃,旁人提及英国公府时,难免会说到这位遭夫家嫌弃的嫡女。
    其他姊妹再想婚配,定然会被这件事影响。
    柳如溪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了英国公府其他的女儿考虑。
    长公主以及丁一白恰恰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直言告诉柳如溪,要么领着一纸休书下堂去,要么便为了前些日子她闹出来的麻烦,从英国公府三跪九叩回去同他们请罪。
    无论是哪一个,柳如溪都不愿意接受,事情也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他们怎么这么不要脸?
    五皇子简直快被自家姑母的骚操作给惊呆了。
    这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丁一白和福宁长公主理亏。
    这种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做出让柳如溪在休书以及三跪九叩之间二选一的无耻行径来!
    与之相比,顾砚书倒极为淡定,只撩起眼皮瞥了五皇子一眼:
    你是今日才知道此事?
    顾砚书就算是不了解这长公主府以及丁一白其人,但就从这俩人对付邀月阁的这路子便能看出,这俩人下限能有多低。
    五皇子则是直接被顾砚书这句话堵了个哑口无言。
    没错,丁一白不要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这么惊讶作甚?
    打发了五皇子,顾砚书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柳如溪的身上:
    那柳姑娘现在准备如何?
    柳如溪听闻顾砚书此言,先是愣了愣,抬眼望着此时热闹无比的小广场陷入了沉思。
    这一沉思,便过了半炷香的时间。
    就在旁人以为的柳如溪不会开口之时,柳如溪才哑声说出了四个字:
    我不知道。
    是的。
    柳如溪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当时当着宾客的面提出和离,虽然冲动,但也并不完全是冲动。
    至少在那一天,柳如溪在看到一向不拿正眼看她的婆婆,用充满了惊讶与意外的眼神看着她。
    而那个向来混不吝,同样眼高于顶的丈夫连声询问她你是不是疯了?的时候,心中是无比痛快的。
    但现在柳如溪才知道,痛快是一时的,她或许要为了当初的一时痛快,付出无比惨重的代价。
    就说这邀月阁。
    原本是京中贵女们竞相向往的地方,现在却被丁一白闹得门可罗雀。
    尽管厉王妃殿下并没有因为此事对她有任何迁怒,但柳如溪心中依旧非常过意不去。
    除此之外,便是英国公府的姐妹们。
    在她提出和离那天,那些姐妹听闻了她这些年的遭遇,可以说是义愤填膺,与她同仇敌忾。
    甚至还有人说出了和离就和离,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去求爹爹,至少能让你有一片容身之处的言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