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穿越)——晴空之下(59)
说到这里,秋婆婆还露出了一丝惋惜。
宁非却被她这番话说得震惊无比。
三锭脚踏纺车?!
在他的世界里,这东西可是宋末元初,由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发明的!比墨宗目前所处的技术时间线还要靠后千年啊!
当然,这里面有系统奖励棉花的功劳。可抛开这个因素,眼前这对年轻男女能迅速造出三锭脚踏纺车,那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
宁锯子忽然觉得有点惶恐。
他现在十分怀疑,让萍花姐去劁猪是不是个错误!
萍花姐现在专注劁猪养猪,一心想着靠消灭猪群烦恼给自己赚钱赚房,沉迷手工不能自拔!也许,可能,大概率他耽误了一个女性技术人才?
这么乱搞,会不会被系统扣分罚款
不。
惶恐的矩子勉强笑了一下,很有求生欲地亡羊补牢。
女儿身没什么,女儿身一样做了纺织机出来,这可是第一匹棉布啊!
棉的用途非常广,不但能御寒,还能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它的出现必然是要改变时代的!
秋婆婆,萍花姐还有刘通,你们做出来的织机很厉害,若是将来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开设一个专门的织布坊,那可是名垂青史的功劳!
真的?
听他这样说,三人的眼睛都亮了。
咱们要开设织布坊,用织布机织布,然后都卖出去?!
一直不说话的萍花忽然问道。
当然。
宁锯子点头。
未来九凌湖的规划也有水利织布坊,只是那时候他还没想到棉花织布机已经诞生。
但这就是技术推动时代的结果,丝麻注定要被平价且保暖的棉布取代。
少年的手指在棉布上轻抚了一下,
这布织的又匀称又柔软,换你们自己买布,你们会不会喜欢?
那是自然!
秋婆婆一脸骄傲。
棉花是我见过的最适合纺纱织布的东西,绒长而且有韧性,织出来的布又软又吸汗,做贴身中衣最适合了。
若我们能把布织的更密实些,那还能做外袍。矩子你看
秋婆婆说着,还打开了手中的一个小布卷。
这是我和萍花试着做的,改变经纬线能织出不一样的纹路,我们还染了色。
若是提前将棉纱染色,将不同的线掺在一起纺织,就能织出彩色的花纹!
矩子您再等几日,我们将这织机改一改,等织出彩色花纹布给你试试!
宗门没有秘密,萍花刘通和秋婆婆造出纺织机的事,第二日便传遍了整个坞堡。
大家开始还以为听错了,因为刘通在木工班实在不起眼,平时也没有人去关注过他。
可经此一役,刘通俨然成了矩子面前的红人,时不时就要去矩子的小院报道,据说矩子还让他研究用水推着织布机的图纸。
总之,刘通在宗门小火了一把,最发愁的人就成了张二柱,
张二柱喜欢萍花,这事全墨宗的人都知道,可就算张二柱每天定时定点去帮养猪场干活,也没见萍花对他多露一个笑脸。
这个脸上有胎记的少女,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并不因为张二柱的献殷勤而有丝毫的松动。
反倒是进了棉花小组以后,萍花和刘通迅速熟了起来。
因为要改造织布机,经常能看到二人凑在一起研究,萍花也会在养猪的间歇拉开刘通送来织机试用,然后再将试用感受和改进意见反馈给刘通。有了共同话题,萍花的话也多了起来,一直没什么表情的小娘子,现在也会冲着刘通眉眼微弯了。
张二柱看着着急。
他以前从没把刘通这个弱鸡放在眼里,毕竟刘通所在的木工班本身就不如他的土木组,刘通在木工班的地位也比不上他张二柱。
论名号论能力论身板,哪一点他都是完胜!可偏偏他不会做纺织机,他做不出那么精细复杂的东西,也听不明白萍花挂在嘴边上的梭子和飞轮到底是个啥?
他曾经去问过木工班的师兄,对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那些东西都是女人家用的,哪有老爷们去研究这玩意的!
可是偏偏,就有个老爷们去研究了!
刘通不但研究,还成功做了出来,并且因此获得了奖励!
昨天矩子和三老商定,决定奖励造出织布机的三人小组,每人一间单独的房子!
消息一出,整个宗门都开了锅!
单独的房之啊!目前墨宗只有矩子才住了单独的房子!
当然,奖励的房子和矩子的套房不一样,实际上就是有单独房门的单间,和大家平时住的劏房差别不是特别明显。
可这是一种地位,一种殊荣!
萍花一个小娘子才来墨宗多久?!这就给自己挣得一间房子了!可见矩子对他们做的这玩意有多看重!
众人心中扎舌,各自回作坊寻寻觅觅,都想找点自己擅长的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也做点新东西出来,得个房子,
只是这样一来,张二柱的压力就更大了。
他没有单方,还是跟师兄弟住一间劏房,若是想成家还要搬回老房子去住。
可是现在,他看中的女人,人家自己就赚了一套房子,而跟他抢人的小弱鸡也有房子,他感觉十分受伤,心情消沉,一蹶不振。
不过没人关心张二柱的心情,今天是能换房子的织布机第一次亮相,没事的老少爷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除了他们,还有墨宗的婶子和小娘子们。
看着复杂的木质飞梭互相缠绕,洁白的棉花被纺成棉纱,织成棉线,最后又变成紧实的白布,女人都惊讶的睁大了眼。
她们是比男人更懂纺织的,一看这布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轻软,紧实,柔韧。
一双双眼都盯着萍花的动作,心中暗自琢磨,恨不能自己能上去试一试。
婆婆,这就是棉布吗?这布可真细乏啊!
一位年轻的姑娘说道。
可不,就是你们去籽的棉花织出来的。
秋婆婆笑着说道。
机器是萍花和刘通一起研究的。看到没?手脚配合好了就能自己织,连熟悉了还能更快。
说到这里,秋婆婆轻叹了一口气。
唉,我老婆子年纪大了,手点眼神都跟不上。若是我年轻时候能有这样一台机,我就能把孩子们拉扯大,小六也不用给别人家了。
她的话,让在场的很多女人都低下了头。
适逢乱世,想养大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一个女人自己养孩子,总有顾不到的时候。
若有一台这样的织机,她们哪怕日夜不休,至少也能给家中挣回一份贴补,孩子们也能吃饱穿暖。
想到这里,一众婶子娘子的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一位的年轻的寡妇扯了扯邱婆婆的衣袖。
那我们将来我们将来能有这样的织机吗?
能吧,秋婆婆想了想,忍不住就把那日矩子所说又重复了一遍。
矩子说了,咱们将来也是要开织布坊的,大家种棉花,收棉花,纺织,干了多少活给多少钱,每日定时上下工。
那可是好啊!大娘子笑了,
宗门的织布坊开了,我能介绍我娘家的妹子一起来做工吗?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有些低,显然是记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
我们娘亲去的早,后娘容不下我们,我被嫁给个老头换彩礼,离家的时候妹子也就磨盘高。
她在家里活得不容易,不如出来自己挣口饭吃!她手巧人又勤快,让干啥就干啥,我能保证的!
好,如有那么一天,我替你家妹问问矩子,多半是有盼头的。
秋婆婆对那个未来也很期待。
就像她说的那样,她们早晚要将这白色的棉布卖进关里,让大家都能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挣出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
第87章
纺棉机小组一举得房, 全坞堡都觉得羡慕。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发明创新的本领,事实上,墨宗的大部分匠人, 还是更习惯按照已经被确定好的步骤和流程干活,轻易不会做出改变。
这倒也不是件坏事。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中, 敢于创新尝试的人还是少数, 要是能把每一项工作细节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铁匠坊的大部分人, 就属于这种情况。
自从宁非与封恺打成试制边军兵刃的约定后, 墨宗的铁匠坊就处于一种奇怪而又复杂的氛围之中。
原因在于之前的试刀大会, 全坊每一名弟子,无论年龄辈分,人人都亲手按照矩子的要求打造了一柄横刀, 然后当着全宗门的面被放在一起比较和评判,公平公正是毋庸置疑的。
但,结果就有些惨烈了。
比如有几名连破甲都做不到的, 简直就是公开处刑,一连几日脸都抬不起来, 见到谁都觉得实在嘲笑自己。
铁匠坊啊!打铁的刀砍不动甲, 那他们造的是爬犁么?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墨宗弟子,简直就是宗门之耻!
有些人结果还算不错, 但也是心里不畅快。
对,说的就是木东来和徐进。
这两人算是铁匠坊中的佼佼者, 说实话一直觉得自己是墨宗最会打铁的人没有之一。然而在这次比拼中, 两人都败给了楞头傻小子柳铁,这小子之前可是差点被撵出宗门的货!
当然,这事表面上也不算丢脸, 因为柳铁那把刀造得的确漂亮,而且还有矩子在一旁做技术指导,墨宗的矩子是宗门天赋最高的人,输给矩子很正常。
可两人纠结也就是在这里。
虽然已经对宁非在宗门的地位心服口服,可是作为一个在冶铁炉前过了大半辈子的人,木东来和徐进对自己的技术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别的不说,但就打铁铸剑一项,以前是铁料比不上龙泉剑坊,现在有矩子教的灌钢法,出炉的成料本身就是已经是一等品,比龙泉剑坊的百炼钢半点不差。
可就算是这样,做出来的刀还是不如矩子和柳铁的成品。关键矩子也没干什么,全程都在房中写写画画,间或有时候去柳铁的炉子前查看情况,铸刀折打的时候可是一根指头都没伸!
但人家还是赢了!赢得明明白白,斩甲三十扎,还是和他们同一个草人!
为啥人家的刀就那么锋利,那么好看呢?!
百思不得其解,木东来心里一直压着一块石头,夜晚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他家婆娘嫌他烦,一骨碌翻身从炕上坐起来,推了推老头子的肩膀。
你咋回事?不睡觉就堂外蹲着去,恁地招人烦!
木东来一愣。
他和老婆子过了四十多年了,啥时候听见老婆子这样凶?莫不是被啥玩意魇着了?!
你你是个啥东西?
木东来的媳妇王氏被气笑了。
我是啥?我是你媳妇!
你要是不睡觉,就去坊里抽烟吧,别碍着我明天早起。
啥?
木东来这回终于听出不对劲了。
他前两天就觉得老婆子不如以前好说话,让端个盆子倒个水都不情不愿的。之前觉得是因为试刀会的事,自己心情低落,看啥都有点不顺眼。可现在一看,根本是在他还没注意的时候,他身为一家之主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看看!不就是翻个身嘛,这就要撵他出门了!
我说老婆子你咋回事?你早起不也就是去食间搭把手,那么多人也不差你一个,有啥要紧的?
听他这样说,王氏冷冷一笑。
以前是没要紧的,以后可不好说了。
她踢了木东来一脚。
你以为就你能干活么?秋婶子现在组织堡里的女眷学织机,我和大丫二丫可是第一期学员!
这两天开始讲指法了,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天天都要练。要不是还得抽空回家伺候你和三小子吃喝拉撒,我能比大丫二丫学得还慢?
啥?
这下,木东来也躺不住了,一骨碌翻身坐起来,盯着他家老婆子。
你说你跟大丫二丫都去学织布了?就那么前两天刘通和萍花造出来的织布机?
啊,对啊。
王氏冷哼一声。
秋婶子说了,矩子将来会在坞堡里办个织布坊,愿意学的以后都可以去上工,但必须要掌握现在的织布方法。
机器还在改,但方法是不变的,到时候只要再讲一遍就能看明白用法,不耽误功夫。
哦,好像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木工班的小子和杀猪的丫头还因此得了一间单房。
木东来摸了摸鼻子。
难怪之前老婆子一直在念叨织机什么的,他心情不好不爱听她啰嗦,敷衍两句就给人打发了。后来老婆子也不提这个话茬,但眼神却越来越冷,原来是参加了秋婆子的纺织组。
干那个干啥?
木东来砸吧了一下嘴。
那都是坞堡里没着落的孤寡娘们才会去的,你男人是铁匠坊的,还能饿死你?
再说大丫二丫也快到说亲的年纪了,乖乖在家操持家务多好。等我有空在匠房里给她们物色两个靠谱的小子,将来也算是有依靠。
呵。
王氏冷笑一声。
不会饿死?之前又不是没有差点被饿死的时候。
见木东来要打断,王氏朝老头子一挥手。
你像听我说完,别老是你说得岁,嘴又不只你们爷们长了。
往前十年,你和鱼老头为宗门操了不少心,那时候就你们出去张罗粮食,拉扯着大家活下来,这事谁也忘不了。
但要是没有矩子找到土豆,咱们这会儿可能已经饿死了。别说不能,粮食都是紧着青壮吃的,那当口秋婆婆和柳老头都上了后山,再要是没有粮,下一批就轮到我们这些没啥用的婆娘了。
说到这里,王氏叹了口气。
所以那时候我就在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汉子要是自己都没饭吃,年轻鲜嫩的小娘子还可以再走一家,我一个老婆子是不是就只能跟着饿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