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穿越)——晴空之下(42)
墨宗欢迎所有技能的人,不分男女,只要你能做出让大家认可的成绩,你就能得到奖励。
听他这样说,梅大娘兴奋得直拍巴掌。
放心放心,我晓得我晓得!
就连在她身旁一直低头的萍花,这时候也抬起了脸,一双丹凤眼熠熠发光,无声地捏紧了拳头。
这天夜里,娘俩躺在崭新的土炕房中,感觉像是做了一场不愿醒来的美梦。
小崽子竟然没撒谎,这炕真是热的。
梅大娘摸了摸身下,她来得匆忙,也没什么家当,现在正合衣躺在炕上。
原以为半夜会冷,可这炕却一直温热,烤的腰背舒服得紧,她都有点出汗了。
婶子,我也想干那个劁猪的活计。
黑暗中,萍花轻声道。
她声音略有些哑,是小时候在楼子里哭坏了嗓子,长大了也没变过来。
她出生就是在楼子,从小看的都是赤裸裸的皮肉买卖。要不是她脸上有印子,楼子里的鸨娘也不可能放她出来,说不定现在早已开张迎客。
可就是这样,张屠户和她婆娘还打着让她伺候傻儿子的主意。
她夜里也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只恨自己身为女儿身,除了嫁人就没有别的活路!
可嫁人就能活么?
张屠户隔壁家的阿姊,去年嫁了一个卖油郎,天天在婆家的油坊里干活,稍不如意就要挨打挨骂,怀着孩子也累得掉了。
便是这样,阿姊第二天还是要拖着发虚的身体给全家做饭洗衣,完全没得将养,恶露不断,她婆家不舍银钱去抓药,就让她流着血去做工,现在瘦得都没了人样!
还有前街的三娘子,经年累月被她男人打骂,身上天天都带着伤。前些天她男人又输了钱,一斧子砍了她半条胳膊,没熬两天人就没了,扔下一儿一女,小闺女被他男人卖给了人牙子还债。
萍花看得多,就不想嫁人。
她知道哈斯勒待自己如亲姊妹,原想着伺候他报答梅婶的大恩,但哈斯勒不愿意,她也不能强求。
她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路的,就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什么时候熬到解脱,下辈子一定不做女人。
可今天听那个少年矩子说完,萍花头一次感觉人生有了点希望。
原来在这个地方,女人也能活,也能挺胸抬头的活!
她们隔壁住着的都是一样苦命的婶子、姐姐,可她们不但能养活自己,还给自己挣下了一个容身之地!
她们走在坞堡的任何一处,都没人对他们指指点点,相反还会笑着打招呼,就跟男人也没甚区别!
她要学会劁猪!她一定要学会劁猪!她要干得比任何人都好,她要给自己挣房子,不挨饿受冻,报答梅婶的恩情,哪怕不靠男人,她也能在这个见鬼的世道里活下去!
想到这里,萍花也不睡了,她一骨碌从炕上爬起身,穿上鞋拎着梅婶子的杀猪袋就出了门。
第63章
宁非今天可是破天荒, 天还没亮就起床出门直奔旧食间。他昨天晚上在旧食间泡了几桶豆子,准备今天早上试制一下豆浆和豆腐。
刚走到旧食间外,他就看到一个黑影正坐在门口, 一下一下正削着什么,手中的刀反射着冰冷的光。
宁锯子:卧槽。
听到有脚步声, 黑影抬起头。见是宁非, 她略慌乱地放下手中的剔骨刀,略慌乱的站起身:矩子。
是萍花。
她似乎一夜没睡, 头上满是露水, 脚下还散落了一地的野葡萄, 果皮分离,十分醒目。
宁非了然。
这姑娘是在苦练刀法的。
别说,用野葡萄练, 萍花小姐姐很有想法嘛!
这些葡萄一颗颗都扒的光滑完整,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萍花小姐姐动了不少脑筋。
虽然员工苦练技艺值得夸赞, 但身为一名身心健康的男性,见此情景总是难免背后发凉。宁锯子干笑着鼓励了小姐姐几句, 就想迅速撤离凶案现场。
萍花把刀别在腰里, 脚步迅速地跟上,一边走还一边局促地擦手。
矩子, 我帮你一起吧,我力气大, 你有啥活让我来。
宁锯子的余光瞥到她腰间闪亮的小片刀, 莫名心中发寒。
他不自由主加快了脚步,一边走还一边委婉谢绝。
不用了萍花姐,我自己能行。
开玩笑!他怎么说也是个男的, 怎么能让一个小姐姐替他抬桶下锅煮豆子磨豆子,这也太侮辱他的男性尊严了吧!
然而,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教做人。
宁锯子还真就抬不起来装满豆子的大桶最后还是靠着萍花小姐姐的帮忙,才勉强把豆子倒入石磨中。
石磨他推不动,于是萍花又磨豆出浆,然后按照宁非的指点,倒入布袋扎浆,入锅煮沸。
全程,宁非都插不上手,萍花一人包了。
矩子,以后这种事还是放着我来吧。
小姐姐很善解人意地安慰他。
我天天帮梅婶子杀猪,力气比好些汉子都大,这些杂活我来干最适合。
宁锯子表示并没有被安慰道。
他现在也觉得自己这具身体弱爆了。虽然不像上辈子他先天心脏病时不敢动,可比起同年龄的少年,他的力气小的可怜,根本不符合正常男性少年期该有的肌肉强度。
要说是因为缺了营养没长好,可墨宗也有很多营养不好的孩子,他们也没说拎木桶都费劲,没道理只有傻子小非会这样。
毕竟,这孩子还有谢老照看着,总不该差这么多。
这样的怀疑在心中转了两转,很快就被煮沸的豆浆转移了注意。
萍花已经将锅中的浮沫撇除,锅里黄白色的液体不停地翻滚,散发着阵阵豆子的香气。
关火吧。
宁非吩咐道。
然后他从怀中摸出一盒石膏粉,这是昨天晚上他特地火窑烧制出来的,柳铁还帮他细细磨成粉末。少年矩子打开木盒,小心地倒了一部分进面前的小盆,然后加水调制成石膏浆。
他将小盆递给萍花,让她倒入刚从锅内的豆浆里,一边倒,一边轻轻用勺子轻轻搅匀。
变化很快发生,原本的黄白色液体开始逐渐凝结,像一团团聚集在一起的柳絮。
矩子,这是
见此情景,萍花有点不敢下手了,她转头看向少年,却见对方老神在在,一脸随意地挥手。
没事,把凝固的部分舀出来,用布包好,放在一旁的木盒子里,然后用木板压实。
把水挤掉,想吃干一些的就压得用力些,一刻钟左右就成。
他说一句,萍花就做一步,严格按照宁锯子的要求,分毫不差。
等梅大娘找上旧食间的时候,正看到萍花将乳白色豆腐从盒子里扣出来,颤颤巍巍的,看着就鲜嫩。
啊,这不是玉膏脂么!
梅婶子睁大了眼,一脸震惊地盯着萍花的手。
哎呦喂我的小祖宗,你可是轻着点啊!这玩意又贵又娇,碰坏了一点就要赔不少银钱哩!
说着,大婶就饿虎扑食,以超越身材的灵巧,迅速冲到了豆腐板跟前,一把抢过萍花手中的木盒,一点点倒放出豆腐。
一边放,她还一边小声嘟囔。
贵啊!可是贵的!都是银钱!一小块在金凤楼都要买半两银子的!
啊?
宁锯子震惊。
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出了幻觉。
梅大娘你说的是豆腐吗?一小块半两银子?
豆子才多少钱!?他一吊钱买了两车!就算加上水火和石膏的成本,怎么摊也摊不出这种高价!
豆腐?
梅大娘抓了抓头。
啥叫豆腐我不晓得,但玉膏脂你大娘我还是认识的!
梅大娘略骄傲地挺胸。
别看你大娘现在这个身材,当年也是能跳掌上舞的!想看我跳舞要提前两三个月和楼子里约,光是订金就要50两,一盘玉膏脂和这比就不算什么了。
楼子里给我配的席面,那都是金凤楼的厨子亲自过来掌勺的,金凤楼老板是薛家人,所以才能搞到玉膏脂,其他酒楼根本买不到这种贡品!
薛家?
宁非一听这两字就头痛,直觉觉得这里面又掺了什么猫腻。
但他也不能和梅大娘说太多,便顺着她的话茬继续问道:
大娘,你说的薛家,是阊洲的薛家吗?他们家不是造铁器的吗?
据说是在炼铁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玉膏脂,是玉中的精华,坚持吃能让人长寿。
梅大娘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我也是听京城里来的客商说的,当年刘太后最喜欢玉膏脂,钦定成了贡品。因为这东西太难得,一大块玉才能取了一点出来,还因此免了阊洲十年的税赋。
噗
宁锯子忍不住喷笑出声。
他是真心服了薛家这群大忽悠,给豆腐取了这么值钱的名字,还编造了如此昂贵的来历。
还玉中精华如果刘太后泉下有知,自己钟爱的玉膏脂不但和玉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来自于庶民做臭酱的黄豆,也不知会不会气得从皇陵中坐起来。
十年税赋,难怪薛家富的流油,就算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他这利润也翻得大去了!
这事儿多半和缺德圣人脱不了干系!
豆腐在现代是家常食品,卤水石膏都能点豆腐,这个配方不用系统商城也能知道。
缺德圣人在世那么多年,至少应该发现了豆腐还没被发明出来。
但直到他其实以后,业朝依旧没有豆腐,薛家在炼钢的时候发现了玉膏脂,炼钢又用不到石膏,这个因果关系说不通。
所以,不排除这又是岳万峰留给儿子的发家本钱,毕竟豆腐成本低,用处很大,比炒钢法和百炼钢更容易操作。
一个用来收取民心,一个用来走高层路线,缺德圣人给自家儿子安排的很妥当,绝对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倾囊相授了。
只是他没想到,这番深情终究是错付了人,儿子不但没能延续辉煌走上人生巅峰,还被薛家捡了个大便宜,赚的盆满钵满。
宁锯子摸了摸肚皮,感觉有点压不住想搞事的冲动。
就一块豆腐而已,凭什么卖成独家垄断,这也太不符合历史规律了!
梅大娘不用太小心,这玩意就是豆子做的,昨天咱们一吊钱买两车那种,一点儿都不金贵。
宁非笑着说道。
啊?
梅大娘愣了一下。
昨天那两车豆子还是她帮着挑的,质量和价格都没得说,一吊钱很是公道。
可要说便宜到没人爱吃的豆做出了玉膏脂
梅大娘抬起眼,略带小心地问道。
矩子,那我能不能尝一口你做的这豆豆腐?
当然可以。
宁非点头,示意萍花取一块给梅大娘。
虽然矩子说是豆子做的,但梅大娘接过来的动作还是很小心。
她放进嘴里咀嚼了好久,脸上逐渐露出茫然的神色。
怎么样?
宁锯子笑着问她。
就是玉膏脂的味道
梅大娘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不信。
可玉膏脂珍贵,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铭记在心的味道是不会错的,这就是金凤楼的招牌玉膏脂。
可玉膏脂不是从玉石的精华中采集到的么?还因为太过珍贵被太后免了赋税当然她也知道这话肯定是有水分的,真那么贵重一个忻州的酒楼怎么可能弄得到?
但也不应该便宜到一吊钱两大车的豆子就能做出来吧!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震惊,宁锯子笑眯眯地又给梅大娘加了一根稻草。
这么一板豆腐,用料也不算太多,半桶豆子足够用了。做豆腐剩下的豆渣还可以喂猪,说起来成本真的很省啊!
对不对呀萍花姐姐,你亲手做的你知道。
听到矩子点名,萍花马上点头。
是的,婶子,真是豆子做的,我亲手做的,用矩子给调的那种白汤子倒进豆浆里面,然后就结成了块,可神奇哩!
少女抬起头,一双丹凤眼熠熠生辉,满是兴奋。
那矩子的白汤子很贵重吧,是不是玉做的?
梅大娘不抱希望地问道。
其实她也觉得不可能。墨宗要是有玉,那可能做这么劳什子的金贵玩意,早卖了换粮食了!
第64章
就是石膏, 用石头烧的,后山有得是。
果然,宁锯子毫不留情地打碎了梅大娘的幻象。
他指了指木板上的豆腐块。
就这些, 一块成本一个大钱都不到,卖两文钱一块可以赚不少呢。
梅大娘:
梅大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感觉自己四十年的人生被彻底颠覆!
原以为年轻的时候怎么说也算是见过世面, 结果现在有人告诉她,她最引以为豪的那段经历就值两个大钱, 难不成金凤楼和那些豪商巨贾是哄骗她的?!
她她的掌上舞, 就值两个大钱!?
眼看梅大娘一脸幻灭的绝望, 宁锯子嘿嘿嘿笑了三声,压低了声音跟大婶说了几句。
当真?
梅大婶的眼睛瞬间就竖起来了。
矩子,你肯把这做玉膏脂呸呸!豆腐的方子免费教给大家?
自然是当真的, 矩子一言,驷马难追。
宁非笑得一脸正义凛然。
梅大娘你莫小看了这豆腐,这里面营养丰富, 十分养人,常吃说是能延年益寿也是有道理的。
而且价格还特别便宜, 普通百姓都吃得起。大家吃豆腐都身体康健, 这不是一桩好事么?!
是好事,当然是好事。
梅大娘也过过苦日子, 可知道普通人家柴米油盐的不容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