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犹可追[重生]——贺端阳(2)
高淳与他对视后稍加思忖,点了点头,大步向驿馆内走去。
城南驿馆为先皇所建,一直用来招待别国使臣,雕梁画栋,美轮美奂,而那刺客一身格格不入的破旧衣衫坐在其中,正漫不经心地喝着茶。
高淳带人推门而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要见本王?
刺客抬头,第一眼先看梁稷,而后才转向高淳:纪王殿下,久仰了。
不敢。高淳抱起手臂,阁下还是先报一下身份吧,本王也好知道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当街刺杀南魏质子。
殿下错了。他不是质子,又何来刺杀一说?那人歪坐在椅上,唇边勾出一抹嘲弄的笑意,我只不过顺手帮你们除掉一个冒充我身份的魏国暗探而已。
暗探?高淳敛眉,你说他冒充你,那你
在下正是你们口中的南魏质子,荣焉。
梁稷闭了闭眼。
高淳面存疑惑,俞任忍不住质疑:你说自己是南魏质子我们就要信你吗?你孤身一人,拿什么做凭证?
荣焉歪了歪头,笑看了他一眼,而后伸出左手从颈项上摘下一个玉牌扔了过去:这是我父我爹,在我出生之后命人打造的,上面刻着我的名字还有我魏国皇室专有的纹章,我自幼贴身携带,从不离身。
高淳从俞任手里接过那个玉牌,翻来覆去地仔细查看,面上还有明显犹疑。
梁稷站在高淳身侧,目光凝结在那玉牌上,负在身后的右手紧握成拳,突然道:末将先前与魏征战的时候,抓过他们一个亲王,在他身上见过类似的纹章。
听见他突然开口,荣焉有些诧异地瞧了过去,跟着轻笑了一声:不信地话殿下可以再去查验,总有办法验明真伪。只不过这玉牌用完了还请早点还我,那是我爹唯一留给我的东西,保平安的。
高淳握着那玉牌思虑良久,而后将它递给了梁稷,目光重新落到荣焉脸上:若阁下才是瑄王,何以沦落至此?
沦落至此荣焉低低地重复这几个字,嗤笑一声,我现今在魏国是什么境遇,殿下难道不知?先皇虽然不得人心,荣玄却也不是众望所归。朝堂上下派系林立、各怀鬼胎,我这个先帝遗孤若留在朝中极易成为筹码,送来当质子虽然能图个暂时清净,到底不是一劳永逸之法啊!
你的意思,是建和帝想要杀你?
我可不敢给当今圣上定罪!荣焉道,我只知道使团还没离开魏国,那位方渠方大人就迫不及待地朝我下手了。他朝着梁稷手中的玉牌看了一眼,低笑一声,可能是先人保佑,让我捡了条命,一路跋山涉水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也还算顺利地到了徐国。
高淳安静地听完荣焉的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案上敲了敲,而后点头:阁下的话本王都明白了。但此事关系徐魏两国,不能以阁下一言论断
殿下尽管派人去查验,我耐心等着。荣焉打断高淳,但接下来这段日子,殿下要保证我的安全。
自然。高淳起身,朝着梁稷看了一眼,这位是右中郎将梁稷,负责陇城宿卫,南魏使团在陇城这段时间的护卫也由他负责,有他在,阁下可以尽管放心。
荣焉微抬眸,视线落在梁稷脸上:那还有劳将军多费心,我可不想像方才那个假质子那样,护卫明明就在几步之外,还被我这种人当场捅了个对穿。
他这话别有深意,在场几人都听得出来。
俞任先不乐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随口说说,小将军别介意。荣焉笑眯眯说完,突然一拍手,对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杀人,他死了吗?
梁稷抿唇:尚在昏迷,能否存活还不得而知。
荣焉遗憾地摇了摇头:果然还是功夫不到家。早知道今日会落得这么个下场,当年也该找个将军好好学学武艺,别人都靠不住。
高淳听完他的话,微微蹙眉,最后轻轻拍了拍梁稷的肩膀,示意他不要介意,而后出了门,俞任也不愿意在这房内多逗留立刻跟了出去,梁稷跟了几步,却在路过荣焉身边时停住脚步。
荣焉方才说得口干舌燥,低头喝了口茶,突然发现面前还有个人影,不由疑惑道:阁下还有事?
梁稷伸手从怀里摸出了样东西放到桌上,看了一眼从方才起就被荣焉一直藏在袖中的右手:方才情况紧急俞任脚下失了分寸,需要用些药才能消肿。
荣焉盯着梁稷看了一会,唇畔漾出一点意味不明的笑:那多谢了。
不必。梁稷犹豫了一下,低头看了一眼掌心已经被攥的发热的玉牌,待查验后会立即奉还。
荣焉挑眉:随意。
梁稷最后看了荣焉一眼,将那玉牌收进怀里贴身放好,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第3章
房门从外面合上留下一声轻响,荣焉唇边的浅笑也消失的无影踪。他用左手将那药瓶拿起,打开盖子轻轻嗅了嗅,的确是上好的伤药。
梁稷就是这样的人,外表淡漠,但关系到他在乎的人时又妥帖而周全。俞任与他自小一起长大,关系更胜兄弟,俞任年少莽撞,多年以来梁稷没少帮他收拾乱摊子。
前世的时候,荣焉还因此而吃味过。
检查了药瓶,荣焉才将一直缩在袖中的右手伸了出来。
俞任自小习武,功夫底子自然没的说,方才又本着抓刺客的目的,那一脚毫不留情面,荣焉脆弱的右手腕当场就没了知觉,这一会的功夫已经又红又肿,痛意也在逐渐的扩散。
不过对比前世右腕被直接折断的痛楚来说,也不是无法忍受。
人在经历许多苦楚之后,就可以忍耐许多事情了,比如荣焉看了看掌心的药瓶,若是从前,他宁可疼死,也不会接受那人为了别人而给的关切。
荣焉将药瓶握在掌心,抬眼打量整间驿舍周周转转一大圈,他最后还是住进了这里。让他不得不感慨世事变化无常,总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就像他也从未想过,惨死之后居然还会得到重活一世的机会。虽然家国破灭的命运来不及改变,但他最起码还有机会改变结局。
不过现在再想这些总显得过于矫情,费了那么大力气又回到这里,可不是为了伤春悲秋感念伤怀的。
荣焉拿着药瓶刚准备给自己上药,低头看见自己身上这件穿了多日的粗布衣衫,上面斑驳着尘土和血渍,看起来格外碍眼。荣焉毫不犹豫地起身拉开房门吩咐道:给我送些热水来,另外再找一身干净的衣衫。
门外的两个守卫俱是一怔,还没等回过神来,房门已经关上,丝毫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梁稷正站在院门外与俞任商议驿馆值守之事,余光瞥见里面房门开了又关,两个守卫正面面相觑,不由皱眉,提声问道:何事?
头一次见被看押的人如此嚣张,守卫正摸不着头脑,闻言立刻上前禀报荣焉的要求,梁稷微停顿,而后点了点头:让人去准备吧。顺便送点吃食进去。话说到这儿,见护卫面带不解,又补了句,你们负责保卫他的安全,并不是看押,所以其要求若不过分,就顺他的意。
梁稷治下甚严,素有威信,守卫虽然不解却也不敢反驳,当即领命下去让人给那位派头极大的刺客准备洗澡水和吃食。旁边的俞任满头雾水,想了半天才问道:将军,你相信里面那人说的话?
嗯。梁稷淡淡应了一声,殿下已经派人去调查,此事很快就会有定论。
所以将军是早就觉得南魏使团不太对劲,方才由着那小质子动手?俞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挠了挠头,我就说那小质子那三脚猫的功夫,怎么可能在将军眼前得手?
我对上俞任崇敬的目光,梁稷既没办法承认,也不能否认,只是低低叹了口气便转了话题,在此事调查清楚之前,定要保证他的安全。尤其不许南魏使团的人接近这个院子。
说着话,梁稷向前走了几步,刚好瞧见了不远处安置南魏使团的院子,派几个人暗地里守住这里,不要被发现行踪,若有任何异常,即刻来报。
处理正事的时候,俞任从不含糊,立刻拱手:属下明白,将军尽管放心。
梁稷点头,回过视线看了看荣焉紧闭的房门,转身离开了驿馆。
一直回到梁府,梁稷还有几分心神不宁。从今日一早那个假质子走下马车开始,一切完全脱离了前世的轨迹。
这种失控感让他感到些许不安。
站在那里发什么愣?一道低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梁稷下意识回头,立刻恭恭敬敬施礼,爹。
梁忠视线落在他身上:才从驿馆回来?
是。
随我进宫,梁忠道,南魏质子当街被刺杀,这是你失职。
爹,那个质子是假的,此事解释的话说了一半,对上梁忠的目光,梁稷自觉噤声,不管那质子是真是假,自己负责护卫南魏使团,现在事端既起,便不该推脱。
皇城一如往日一般巍峨而又森严,重生以来这还是梁稷第一次入宫,熟悉的雕栏玉栋,心境却已大不相同。
父子二人刚来到长乐宫前,寿光帝高裕的贴身近侍韩让便迎了出来:太尉大人,您总算来了,陛下可等了有一会了。韩让不愧是寿光帝身边的红人,办事妥帖周全,与梁忠说完话,还不忘朝着梁稷也见礼,而后恭恭敬敬地将这父子二人请进了大殿。
殿内的氛围有几分凝重,太子高淙与纪王高淳分坐左右,一个颇为不耐地用指节敲着桌案,另一个神色自若地喝着茶。而寿光帝高裕似乎对于儿子之间的气氛毫不在意,正歪在软榻上小憩。
韩让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提醒道:陛下,太尉大人和右中郎将到了。
嗯?寿光帝未睁开眼,声音里含着几分睡意,请进来吧。
陛下,已经在殿中了。
寿光帝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翻身坐了起来,朝着正行礼问安的梁家父子二人点了点头,年纪大了觉也多了,太尉莫要见怪。
韩让已经端了茶水过来,寿光帝喝了几口才清醒过来,视线从殿内转过,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两个还在呢,正好,现在太尉来了,把你们方才争执的事情说给太尉听听。说着话,朝着韩让抬了抬下颌,给太尉赐座,看茶。
高淙与高淳皆为当今皇后郑氏所生,高淙占了个长,名正而言顺;高淳占了个贤,在朝中颇受支持,久而久之,兄弟二人自然产生矛盾,在许多事上都针锋相对。今日这种情形,梁忠已经见怪不怪,自顾在椅上坐下,还顺带喝了口茶。
前世的时候梁稷也没少见过这种场合,不过他虽与高淳私交甚好,却从不掺和其中,自顾垂首站在梁忠身后。
太子高淙最先耐不住,抢先开口:儿臣无意针对二弟,只是此次南魏使团来访关系重大,就算二弟先前打了胜仗,不将魏人放在眼里,也不该如此轻视,让南魏质子当街被杀,岂不是给了南魏发难的借口?
高淳只负责接待使团,护卫使团安危本是梁稷职责,太子却故意将此归咎于高淳。
梁稷微皱眉,想要上前解释,却见高淳轻轻朝他摇了摇头,徐徐开口:此事的隐情我已向父皇秉明,皇兄方才也听见了。我已经派人前往南魏调查此事,等水落石出之后,魏人不仅不敢因此事而发难,还要就假质子的事给我们一个交待。
街上随意冲出来一个刺客说自己是魏国质子,二弟就相信,也未免太过天真了吧?高淙嘲道。
高淳也不急,笑吟吟回道:是真是假,到时候自会见分晓,皇兄等等看就是了。
二弟
好了,是要把刚才争执的话再原封不动地给朕重复一次吗?寿光帝放下手里的茶盏,打断二人争执,转向梁忠,朕命人传太尉来,就是想问问太尉对此事的见解。
梁忠起身回道:不管那个质子是真是假,当着宿卫的面被人刺杀确是事实,驿馆门前围观百姓极多,此事造成的影响不小,当有人为此负责。
高淙面上的神情得意了几分,挑眉望向高淳,高淳垂眸,并不理其挑衅。
梁忠的视线从这二人脸上掠过,而后继续道:容之身为右中郎将,负责都城宿卫,今日事发之时,他又在场,当为此事负责。臣特将他带来,向陛下请罪。
梁稷闻言立刻跪倒在地:请陛下降罪。
父皇,太尉大人!高淳看了梁稷一眼,接待南魏使团的事父皇全权交给我来负责,容之只是协助,若要追责,儿臣才是主责。
寿光帝叹了口气:太尉,朕叫你来是出主意的,怎么拉了自家儿子来请罪。今日之事,他虽有疏忽之过,但那质子身份不明,也没性命之忧,算不得什么大事,就罚俸一个月当作警醒就是了。说着,他伸手指了指面前的几个人,都起来吧。
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高淙极为不满,不由道:父皇,此事就这么过去了?
寿光帝已经有几分不耐,挥了挥手:梁稷,你带人把那个刺客,还有南魏使团的所有人都看好了,至于此事到底怎么处理,等查清那刺客身份再说吧。
末将领命。梁稷回道。
寿光帝掀了掀眼皮朝他看了一眼,突然伸手指了指高淙:你对这事儿既然这么上心,就也出点力,调查的事儿就交给你兄弟二人,早日解决,别耽误了进送贡品。
高淙扭头看了看高淳,不情不愿地躬身:是。
寿光帝打了个呵欠:好了,今日就这样吧,你们都下去吧,太尉留下。
第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