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紫色木屋(53)

    举手之劳。
    还要孟神医来帮个忙。李洛趁机又道,开业那天孟神医要露个面。
    孟德朗一生行善,他很是愿意的。否则神医之名,又是如何来的?
    两人在书房聊了一会儿,午饭便好了,这个点,再过两个小时,晚饭都可以吃了。所以午饭他们吃了六分饱,不然晚饭就吃不下了。
    吃好饭,李洛眼巴巴的看着顾郡辰,这家伙终于可以走了。岂料顾郡辰看着他却道:去你房间歇息一会儿。
    什么?
    知道你舍不得我,本王也是个体恤未婚妻的人。看他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可不就是舍不得吗?一起去睡一下。
    齐王殿下根本不给李洛拒绝的机会,拎着去睡觉了。
    婢女们捂着嘴偷笑,第一次看到小侯爷吃瘪的样子,才觉得他像个小孩,真是太可爱了。虽然李洛又想吐槽了,可是到了床上,贴着顾郡辰睡的时候,睡意来的很快。不管他内心怎么吐槽,都改变不了睡着了往人家怀里钻的事实。
    真是个口不对心的小混蛋。顾郡辰这样想着。
    约莫一刻钟后。
    顾郡辰是被怀里的一团热给捂醒的,醒来之后,怎么也睡不着了。他一向浅眠,两个人在一张床上还能睡着,无非是因为他对这个小混蛋的信任。是的,从他说能解自己身上毒的那一天起,他对小混蛋有着无法言语的信任。
    也因为这个信任,他能接受和小混蛋同床,甚至能安心的入睡。伸手,动作温柔抚过李洛的脸,然后在他的下巴处摩挲了一会儿才起床。
    王爷。见顾郡辰出来,门口的护卫恭敬的行礼。
    琼极院有二十名护卫值班站岗,李洛对自己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强的。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谨慎。其实李洛的身上有很多的疑点,言行举止,一点都不想五岁的孩子,顾郡辰当然知道。但是他无法用常理去解释这些,所以坦然接受。
    何况,他能从李洛的眼中看到,他盯着自己时的欢喜。年轻的齐王殿下自然认为这个小孩子在迷恋自己,对此,他很高兴。
    饭点的时候记得唤醒你们主子。顾郡辰交代了一句话,便带着郡一离开了。
    诺。
    李洛醒来的时候,没看到顾郡辰,只看到他放在枕边的一封信:袜子的面料还有吗?
    看顾郡辰的信,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意思,要自己展开想象。顾郡辰问的是面料,实际上想说,四双袜子不够他穿。李洛忍不住笑了,可惜面料要等明年了。
    第二天
    李洛难得去缘瑟院请一次安,还带去了昨天从卜太监那里拿来的一万五千两,把李杨氏吓了一跳。一万五千两银子,可不是一百五十两。这是?
    这是内务府的太监这六年来贪的我们侯府的银子,昨儿齐王哥哥陪我去的时候要来的,这件事就这样清了,我和母亲来说一声。李洛道。
    我晓得。内务府的事情,他们不能插手,要不这银子你那放着,你走动的时候也需要。
    虽然侯府如今真的缺银子,但是李杨氏想到这是李洛讨来的,却拿不下手。侯府等李鸿的聘礼下了,就没有存款了。哎
    公中需要银子,大哥的喜事也需要银子,咱们侯府的头一件大喜事,总不能让人看了笑话,所以母亲那里放着。虽每年还有一千两良田的租金,但咱们侯府的曰子也不能过的太寒酸。往常的随礼走动母亲也不能拿不出银子,更何况接下来大姐也要说亲。李洛开解。
    李杨氏听了,眼眶一红,是啊,堂堂侯府,怎么能这么寒酸。想到自己的儿子女儿,再想到李洛,儿子和女儿加起来,也抵不过李洛来的贴心,当然也没有李洛的本事。人总是被现实打败,然后投降。也许冥冥之中旭哥选了洛哥儿来继承侯爵,总有一定的道理。她也不是贪慕荣华富贵的人,原来她只求和夫君神仙眷侣,现在李杨氏不再客气了。
    9月份,侯府引来了一件大喜事。关于秋闱的结果出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没长眼睛,李池这个家伙竟然中了,当然李洲落榜了。
    这对侯府而言,的确是件难得的喜事,所以大房那边喜气洋洋的,特别是李晖媳妇,这几天走路都带风。而李池终于从国子监毕业了,中榜的学子就等明年开春的大殿会试了。
    李洛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跟李鸿说,瞧李池那样儿,哪有出息,没想到,自打了嘴巴。
    大房如今住在侯府,这中榜总要庆祝一下,所以李晖媳妇打算请亲戚和几个友好的手帕交一起在侯府聚一聚,如此,就和李杨氏商量了。毕竟是侯府,李杨氏是侯府的主母。
    不过,一家欢喜一家忧愁,李洲落榜三房那边就不怎么高兴了。可李晖媳妇才不管这些,自从李满这件事和三房、李老太太闹僵之后,李晖媳妇的心思只在二房这边,和李杨氏也越发走得近了。
    李池的喜事总要随礼,李杨氏送的是布料,布料铺收回的那么多布料,总要用上,所以李杨氏就送了一匹适合李池的布料过去。
    李洛就直接让平安拿了 200两银子过去。这不,李晖媳妇拿到银子,又和李晖说起了悄悄话,无非就是洛哥儿出手就是大方。
    跟着这件事后,李家忠国公府也引来了喜事,首先,忠国公退休了,变成了老国公,39岁的世子李晨,终于脱了世子的帽子,变成忠国公了,而世子夫人年轻的李林氏也成了年轻的国公夫人。紧跟着第二件事,是李泽被封为世子。但有了第三件事,大家才知道前面两件事的原因,忠国公府的第三件喜事,是世子李泽和纯和郡主的婚事。两人的婚事定于明年的三年。
    纯阳王的爱女,忠国公的长子,的确很配。
    阳春三月,好曰子。
    前面两件事,是对世家李家而言。还有一件,是对李洛而言的喜事。养母李四郎的原配怀孕了,是松岭县的县令派人送来的信,李洛这会儿正在看。
    衙仆坐在一边,有些紧张。大京城第一次来,又是奢华的豪门侯府,桌子上放着李洛请他喝的茶,还有请他吃的点心。这位小侯爷五月份他在县衙见过几次,和如今的完全不同。那个时候只当是个精雕玉琢的小仙童,现在真是贵气的像个小皇子了。
    果然,大京城这地方养人啊。
    这封信是县令写的,李家村的李家那些人都是文盲,除了养母李四娘懂几个字。
    信中写到,原来他离开不久,李四娘就改嫁给18岁的傻子小叔李五郎了。然后8月初的时候,李四娘怀孕了。
    李洛离开前请县令关照一下李家,有什么事给京城写信,县令自认为这算是大事情,就给李洛写了信。
    李洛感叹李奶奶的精明,四儿子的寡妇媳妇,改嫁给傻子五儿子,这种事情一般人家
    一般乡村里还真做得出来,傻儿子有了媳妇,家里的寡妇也不怕遭闲话,真是好算计。
    李洛想了想,让平安去李杨氏那里拿了几匹普通的布料,其中一匹亮丽的是给县令夫人准备的,其他的是给李家村李家的那些人准备,又让绿瓶去外面买了一些燕窝和人参,给李奶奶和李四娘补身子,然后又准备了 100两银子。这些东西,李洛让两名护卫带去,同时又给衙仆十两银子的辛苦费。
    第二天,两名护卫和衙仆一起出发了。
    六天后,两名护卫到了李家村。
    李奶奶在吗?有人吗?衙仆道。
    叫魂呢?李奶奶的大嗓门从屋子里传出,大清早的,这是做啥?李奶奶不像李洛离开时那么苍老了,那张只剩下皮的脸,也有了一些肉。尽管她人看上去小小的,但是精神很老。
    李家的屋子也重新建了,在原来的屋子上翻新了一番,又扩建了。比如,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寡妇和女儿的大房,跟着李奶奶、李曾奶奶、李小姑住。有一个瘸腿的二伯、二婶和女儿,自己住。刚结婚的李五郎和自己的媳妇李四娘住。
    虽然扩建了,但是请村子里的人帮忙,花的也就是几顿饭钱。不过,也花了二十两银子,当初李忠铭给的100两银子,现在只剩80两银子了。现在李四娘怀孕了,李奶奶盼着肚子里是儿子,每天给她照顾的很好。
    在李奶奶这,会下蛋的才是好母鸡。
    衙仆被李奶奶说的咽了一下:京城来客人了,李奶奶。他话才落,李奶奶像个炮弹似得冲了出来,我孙子来了?孙子呢?说到京城两个字,李奶奶只想到她的宝贝孙子。
    孙子刚走的那几天,她还偷偷哭了好几次,直到八月最近李四娘怀孕了,她才渐渐放下心思。
    老太太,小侯爷府里忙,派属下来了。护卫上前恭敬道。
    第112章 李奶奶显摆
    李奶奶听了,有些失望。孙子去京城享福了,头两个月一点消息都没,好在县令每个月都会派人来看一次,她才知道原来是孙子临走前交代的。想到她寄满了希望的孙子,李奶奶又是一阵失落。
    但是一想到家里还有80两银子,她又咬咬牙,这是用孙子换来的。
    我孙子派你们来的啊。李奶奶知道小侯爷就是他孙子,县令说过,她孙子去京城当侯爷的。我孙子他好吗?城里人有没有欺负他?李奶奶眼眶红红的。
    小侯爷过的很好,是侯府里最大的官儿,没人敢欺负他。护卫回答,小侯爷派属下给老太太送东西来了,您看。护卫指着身后的马车道。
    听到有东西,李奶奶又高兴了:什么东西?快快拿下来。一边又冲着屋子里叫,四娘,孙子送东西来了。李四娘正在屋子里休息,她营养不好,怀个孩子要好好保养,听到李奶奶叫了心里也高兴。李四郎死了,她养了李洛四年,当亲儿子一样。李洛刚走的时候,她都不知道她的人生里还能干什么。
    李奶奶让她跟着李五郎的时候,她是不愿意的。但是一个寡妇又没有孩子,她的下半辈子怎么办?李五郎虽然人傻,但是傻人不会欺负人啊,于是就这么同意了。李奶奶虽然各种不好,但她跟李五郎的时候,李奶奶还是办了酒席的,所以她和李五郎也是名正言顺了。
    现在她怀孕了,李五郎当她跟宝贝似的,这女人啊,有了男人的滋润,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李四娘才一个月的身孕,并不明显。
    李家只有李奶奶和李四娘,9月秋稻丰收了,家里的一群人都去田里帮忙了,包括两个孙女。
    护卫打开马车,先拿下来的是好几匹布料:老太太,侯爷交代了,这些布料您不要不舍得用,家里每个人都做几身新衣裳,老的小的,都要做。
    李奶奶眉开眼笑的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孙子就是瞎操心。
    护卫又拿出燕窝人参:这些是营养品、燕窝、人参,每样都要几十两银子,侯爷交代了,给您和怀孕的夫人一起补身子。但是这个不能吃太多,一天吃一小份,都是分开包装好的,够你们吃上一个月了。侯爷说过,一定要两个人一起吃,一个人吃的话太多了,太补会流血,对身体也不好。哎,这这么贵。李奶奶抱着,都舍不得吃了。
    衙仆见状,笑的道:侯爷一份孝心,哪里是贵不贵的,您养好了身子,侯爷才高兴呢。李奶奶的笑容,灿烂的不得了。
    接着是一盒子的饰品,护卫又道:这个玉镯子是侯爷给您老人家的,侯爷说京城里的老太太都有,您啊就带着这个享福,不要把东西摘了再去干活。还有这个玉镯子是给怀孕的夫人的这些银子做的耳环给其他的女眷。
    这这李奶奶开始啪啦啪啦的流泪,我的孙子哟,真是真是想死我了。李四娘也是眼眶红红的,养了四年的儿子终究是记得自己的。
    接着护卫从怀里拿出一袋银子,还是散银,是李洛让人换好的,都是十两一个的银子,一共十个,这样方便李奶奶拿着用。
    还有银子啊。李奶奶拿在怀里,真是爱不释手。
    护卫看着老人家欢喜的样子,自己也是挺开心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家会些功夫的人,被招去当护卫,侯爷还派李副将专门教他们武功,而且给他们的月钱待遇也是极好的,每个月还有两天的假期,专门让他扪有时间跟家里的人聚一下。这样的主子,能找到就是福气。
    特别是这次,他们出来还给了他们每人十两银子的出差费,之所以选他扪,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家境在二十名护卫之中,是最差的。
    再看侯爷给养母一家如此细心周到的安排,便是他们两名护卫看在眼里,也是高兴在心里。
    接着护卫又道:老太太,能麻烦您给我们去拿杯茶喝吗?
    哟,瞧我这记性,你们两位里面请。李奶奶赶忙道。
    不用,我们喝杯茶就回去了,侯爷还等着我们回禀。护卫道。
    那行啊,我去倒茶。
    李奶奶进去之后,护卫马上拿出一份信:这是侯爷交代给您的,这五十两银子是给您放着用的。
    这李四娘接过,原来护卫是故意支开李奶奶的。李四娘把信和银子藏好,洛儿侯爷在京城里,当真过的好吗?她是真心怕啊。
    护卫会心一笑:您放心,侯爷是侯府之主,又聪明伶俐,得圣上喜爱,况且又有李副将和我等护卫二十人保护,很是安全。
    那就好那就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瞧我说的,他都是侯爷了,怎么有空回来呢。李四娘哭笑不得。
    侯爷说了,请你们去京城里过年。特别是您,到了十二月,胎位也稳了。护卫又道。
    不不不,我们我们上京城,这这什么规矩都不懂。李四娘吓了一跳。
    您放心,侯府的规矩自然是侯爷说了算的。护卫安慰。
    过了一会儿,李奶奶端着茶出来了,护卫喝了茶之后,便离开了。
    李家秋稻种的不多,就够几口人吃,再说都是妇女劳动力,也种不了太多。太阳下山之后,约莫酉初(五点)他们就回来了。
    李大婶、李二婶、李大姑夫妻、李五郎、李小姑,加上八岁的大姐儿、七岁的二姐儿,还有一个瘸了的李二郎。李二郎带着拐杖,是给他们去送水的。
    回到家里大家洗了把脸,走进餐厅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伙食,吓了一跳。娘,这这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好?李大婶惊讶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