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紫色木屋(48)
余公公马上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小侯爷里面请,里面的人正好也有事情找侯府。
哦?李洛的大步进去。
里面的厅里坐着三个男人,个个沉着脸,可见刚才他们在里面谈的并不痛快。
三位工头,这是忠勇侯,你们之前干的农活就是在侯爷家的田里,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侯爷说。余公公道。
李洛嘴角泛起一抹笑,有意思,这余公公是给他下马威?
李洛直接坐到主位上: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说。
三名工头看着李洛是个小孩,这事情怎么说?他们面面相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其中一位决定试试看:侯爷,我们今年上半年在田里干活的工钱还没给我们,什么时候给?
上半年的工钱?纪管家,账本。
是。纪管家赶忙拿出账本。
李洛接过账本问余公公:余公公,这账本是你交给家兄的吧?
余公公上前接过,翻看了一下:是奴才交给大少爷的。
如果上面的字我没有认错的话,账本上写着上半年的稻谷的结余是200两银子,结余的意思应该扣除一切费用之后,怎么他们的工钱还没给吗?李洛问。200两银子,等同于收支持平,没钱赚。
侯爷是这样的,上半年稻谷的结余的确是200两,但是上半年卖掉的稻谷钱还没拿回来,如果钱全部拿回来之后,再把工钱支付给他们,才有200两的结余。余公公回答。
是吗?那么上半年我们一千亩功勋田,一共是36万斤大米,每100斤大米1两银子的价钱,应该是3600两银子对吗?李洛问。
余公公有些惊讶,虽然小男孩可能事先准备过,但是他的口头表达的真清楚,数字也是念的相当清晰。
侯爷说得对,侯爷算术真好。余公公夸奖。
李洛轻笑,有些不好意思:本侯从小是圣上派人教导的,不敢辜负圣上的希望。
余公公面上笑着,但是笑容很僵硬,因为他内心已经波涛汹涌了。这小男孩从小圣上教养的?余公公主动脑补了李洛的意思。皇上待侯爷真是好。
哎李洛叹了一声气,你也知道,本侯父亲是李旭,四年前为了圣上而死的,所以圣上待本侯一直很亲厚。这不,前段日子还给本侯指婚了,你猜猜是谁?有时候,未婚夫的名声不用白不用。
李洛决定狐假虎威。
是哪家的千金小姐?余公公发现这个小男孩非常的不简单。
是齐王殿下,圣上把本侯指婚给齐王殿下了,你说是侯爷好?还是齐王妃好?李洛问余公公尴尬着笑脸,只能回答:侯爷身份贵重,哪个都好。这小男孩是故意的,是给自己下马威来的。
顿时,余公公一个头两个大,心砰砰的跳,额头开始冒汗。
李洛把他的神情收进眼底:余公公,那3600两大米的银子,我们拿回了多少,还差多少?那几个老百姓的工钱加上材料大约3400两银子,现在我们支付了多少,还差多少?
话题转的太快,余公公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余公公?见余公公没有回答,李洛又叫了声。
啊?余公公回过神,侯爷,奴才突然肚子有些疼,可否让奴才方便一下?
去吧,你跟海公公真像,他也经常跟我聊天聊一半的时候就肚子疼。李洛漫不经心的道。
余公公心又紧了一下:奴才哪能跟海总管比,不敢不敢。然后逃命似得出去了。
离开自己的屋子之后,余公公去找了卜太监。
你说什么?卜太监猛的放下茶杯,那个小男孩和齐王殿下订婚了?他想起来了,城内是在说齐王殿下和一个小男孩订婚了,但是何等人物,和他们这种人根本沾不上边,所以他也只当八卦听了一下,哪里知道未来的齐王妃竟然是那个小侯爷。
他和圣上、海总管的关系似乎很好。余公公又道。
废话,未来的齐王妃,圣上必定是偏爱的。卜太监沉下了脸。
余公公缩了一下脑袋,现在碰到硬的了,但这事儿跟他有什么关系?他虽然拿了好处,但也只是一点的小意思,和这卜太监可没法比。这500斤大米报350斤也不是他的主意,这银子收到了说没收到更加不是他的主意,现在好了,搞到未来齐王妃身上了,就摆脸色给自己看了,能是他的问题吗?
今天就把账本给结亲了,以前拿走的就别管了,现在如果拿出来他就有了把柄,更加不会放过我们。工钱全部结清了,就说银子放在我这里了,我这几天忙忘记告诉你了。卜太监想了一下道,把这尊佛马上送走。
是
客气点,全京城的皇亲国戚,齐王是独一份,比皇子们都尊贵着。照宁帝对太子宴这个兄长太敬重,对侄子比对儿子还要好,这是京城人都知道的事情。
是
余公公离开的那会儿,李洛向这三个工头打听了一些消息,知道的也都清楚了。一两银子 100斤批发价卖出去的大米,大米行卖二两银子100斤,等于赚了一半,这钱真好赚。可是,大米的价格全国是差不多的,因为米价不能乱。
李洛心中有了主意,这么便宜的米,他不屑去买,可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从顾郡辰那里拿来的银子还有一万五千两,皇上给的八千两还剩下四千两的大头,那一箱李旭留下的珠宝还没处理干净,手头的这些钱,该怎么生钱呢?
怎么生钱并不重要,怎么做点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余公公回来的时候,拎着一袋银子。侯爷久等了,奴才方便回来的时候碰到了卜总管,卜总管说米行的人已经把钱送来了,这是他前几天太忙给忘记了。
哦?这么巧合?骗鬼呢?
是吗?真是太巧了。李洛笑的意有所指,既然如此,先把工头的工钱付了吧。
余公公当着李洛的面,把工钱给了工头,再把剩下的200两银子的结余给了李洛。
这样一来,5月份的那笔账算清楚了,剩下的就是9月份要丰收的稻谷。我听说按照规矩,秋稻的工钱都是等9月份的稻谷丰收之后再结算的是吗?
是的,这里都是这个规矩。余公公道。
这样一来,老百姓不怕老板赖账吗?李洛问。
余公公被问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心想:就是赖账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毕竟老百姓低贱,怎么跟有钱有势的老板比?但是这话当着李洛的面,余公公不好回答,只能道:不会的,这里合作的都是老关系了,彼此信任的很。
李洛点点头:秋稻的账本,我这边没有,秋稻我打算自己接手了,余公公这边把秋稻的账本给我。
余公公一愣:秋稻千亩,您忙的过来吗?这边这么忙的话,太累了。
李洛满不在乎的道:那有什么,我侯府二十名护卫、百来名下人,齐王府还有私兵、侍卫、下人,我昨儿个还跟海公公打了招呼,如果人手不够内务府的也能出借。
余公公想骂人,有这么刺激人的吗?侯爷您说的对,手中有人工钱都可以省了。
自然,这些工钱可以给贫穷人家买吃的。李洛对余公公的这句话很是受用,节约是美德,要学着点。
学你妹。
那秋稻的工钱,您打算什么时候结算?余公公问。如果工钱从他们这边支付的话,还能赚点钱,五两银子说六两,这种钱很好赚,但是如果李洛自己结算的话,恐怕不行了。
你把那些欠工钱的人全部集中起来,我这几天住在村子里,先结算清楚。李洛道。
是是,我这就去集中,千亩地一共十个工头,除了这三个工头之外,还有七个,都是附近村子里的,约莫两天够了。余公公道,这尊佛要早点送走。
两天的话,我后天再来一趟。下午就回侯府了。李洛道。
侯爷您慢走。快走快走。
李洛从庄院出来,对李长诚道:留下六名护卫,两人一组盯着这里,让他们以自己的安全为上。
是
李长诚吩咐好护卫之后,李洛一行人就回去了。回到侯府,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李洛先去了缘瑟院,又对纪管家道:去请大少爷来缘瑟院。
李洛这么早回来了让李杨氏有些意外,其实早上从李洛离开的时候她就一直在担心,李鸿都解决不了功勋田的事情,李洛虽然有点胆识,但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解决得了?所以她一直心不安。这会儿看到李洛回来,她赶忙起来:洛哥儿回来了?怎么样?他们有没有为难你杨嬷嬷,给小侯爷准备甜汤。
母亲不必担心,一切都很顺利。李洛坐下,喝了一碗绿豆汤,味道淡淡的不是很甜,但刚好适合。
李鸿很快到了,见到了李洛很是兴奋:六弟,你没事吧?那些内务府的人可曾为难你了?李杨氏轻笑:你六弟是侯爷,又是未来你的齐王妃,他们怎么敢为难?虽然前一刻,她也是很担心。
母亲说的对。李洛拿出账本和银子,这是五月份的结余,200两银子,到五月为止,所有的账全部结清了。
李鸿意外:这200两银子拿到了?以往结余的银子都得推迟一年才能拿到。千亩良田就是租出去,一年也有千两银子,夏秋两批稻谷加起来,也没有一千两的结余,内务府都是吃人的地方。
住嘴,你这话说给谁听呢?小心隔墙有耳。李杨氏严厉道,你说话就是不用心,你六弟年纪比你小,做事情却是比你靠谱,向你六弟学着点。
李鸿尴尬的笑了:可不就是,但娘亲你也给我留点面子。哪有亲娘拆自己的台的,李鸿叹气。那按照六弟的意思,我们就只剩下秋稻的账了?
嗯。李洛应了一声,却没有继续回答。
李杨氏思考着,想等李洛继续说,但是李洛没有开口,她也不知道李洛心里在想什么?她本想说功勋田既然给了李洛,那一切就有李洛做主,但这样说好像划分的太清楚了。她知道往后只有他们依靠李洛的份,没有李洛依靠他们的份。
你是有什么打算吗?李杨氏小心的问。
李洛回过神,点了点头:是有,千亩良田,能种出50万斤左右的大米,批发卖掉也不过 5000两的银子,所以这50万斤的大米我打算用来行善。
行善?李杨氏一震,5。万斤大米行善,好大的手笔。这是多大的胆识和智慧,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你打算如何行善?
我打算开一家慈善铺子,专门用来行善,功勋田是圣上赏赐的,但这荣誉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一年两次的大米,就当为父亲祈福,为侯府的子孙积德。李洛思考了一下,又继续说,从来功高震主,但没有行善震主的,用圣上赏赐的功勋田回馈给百姓,我想圣上也是愿意的,以后这铺子由大哥的子子孙孙继承,愿他们能为侯府的子孙一直积德行善。
李杨氏被深深的震撼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渐渐的头脑清醒。他们算计着一点点的银子,但这人却考虑着以后,这真的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吗?如此可以用我的铺子。她发现自己有点紧张,她的铺子以后都是留给孙子孙女的,用来当慈善铺子最好不过,母亲没有行商的天分,铺子也赚不了几个钱,刚好可以给你用。
李洛有些诧异。他一直认为李杨氏个心机颇深的人,把利益划分的很清楚。事实上,李杨氏的确把利益划分的很清楚,但李洛做的事情有利于侯府,有利于侯府的事情等于有利于她。所以她还是想的很远的。我手头有三间铺子,其中一间是我的陪嫁,后来的两间是用公中的银子买的。公中的铺子都是侯府的,用来当慈善铺子刚刚好。我陪嫁的那间铺子,以后就给淋姐儿当嫁妆。
听母亲的安排。李洛没有意见,两间铺子大吗?
两间铺子是排在一起的,两个门面,你可以去看一下。李杨氏道。其实这两间铺子是用她的私房买的,但既然拿出来了,不如说是公中的铺子,再把买铺子的钱从公中补贴到她的私房。
好。李洛没意见,还有一件事,从秋稻开始,功勋田我就正式接手了,里面账目都由我来管。不过慈善铺子的事情,我想交给大哥管。
李鸿有事情做了,心里挺高兴的。但是又觉得苦涩,他是个读书人,什么都做不了,家里这般情况,却让一个五岁的孩子当家,自己真是没用。
你放心,大哥一定管理好。
但是如此的话,秋稻的工钱,铺子的工钱这笔钱从公中出的话,费用也不小。李杨氏道,公中现在唯一的收入是1200亩良田的出租,一年千两银子的收入,只够我们侯府的开销。
说来惭愧,侯府的门面很大,其实真的很落魄。
无妨。工钱从卖掉的大米里面出,50万斤的大米,卖掉一些,足够工钱了。
三个人商量之后,李洛回了琼极院。
侯爷您回来了。辛饱欢快的上前,齐王殿下给了您一封信。
哦?李洛接过信,拆开一看,结果是一句话:么么哒是什么意思?
李洛看了,笑的前俯后仰。想着顾郡辰冷峻的神情问么么哒是什么意思,李洛就觉得有趣。我写封信,你再送去。
齐王府
辛饱把信送到的时候,顾郡辰准备吃晚饭了。听到忠勇侯府送来了信,齐王殿下淡淡道:让他来书房。说着,自个儿先去了书房。脚步有些快。
顾郡辰打开李洛写的信:么么哒是亲一个的意思。
顾郡辰看着信,心思无法集中。他觉得唇有些干燥,伸出舌头舔了舔。他觉得喉咙有些干,想要喝水,但是书房里没有茶。那个小混蛋和自己没订婚的时候,就各种亲。好吧扑上来只亲过自己一回,还是对着嘴巴的。现在订婚了,越发的轻薄了,不矜持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