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直播教书发家(穿越)——翊小九(

    陈母扫眼看两个儿媳妇那舍不得的样子,心里微微发酸,就看她们的表现或许外人会觉得太贪婪了,但的确如此,他们陈家本来就是泥腿子,再加上家里供着三郎读书,所以家里比其他人家更穷。
    一家人甚至包括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多钱,这么漂亮的布匹和首饰。
    说实话她自己也没有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淡定,她看着这些银子和漂亮的布匹首饰也舍不得,但是这毕竟不是自家的,拿着亏心,她相信以后三郎会给她挣回来比桌子上这些好百倍的东西。
    对,都退回去,既然三郎说退必定有退回去的道理。
    听了婆婆话里的坚定,小王氏和大朗媳妇肖氏就是心里再不得劲再舍不得也没有办法,毕竟家里婆婆当家做主说一不二。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知道这些年来家里供我读书,都辛苦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了,如果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三郎的今天,所以在这里三郎给爹娘,大哥大嫂拜谢,辛苦你们了!
    这话没错,陈三郎能有今天,真的是全靠陈家一家人供养,特别是大朗二郎,陈父毕竟年龄大了,家里挣钱的主要来源就靠他俩,平时在山里打猎,或者就是去镇上的码头做搬运。
    所以他们当得起陈述这一拜谢。
    看见陈述站起来对他们弯腰拱手行拜谢礼,陈家大朗连忙站起来要扶他,三郎,你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
    大朗,让他行礼,你们当得起三郎这一拜。陈母是个看得清懂礼的母亲。
    他知道这些年一直供应三郎读书,引得家里穷,两个媳妇心里不是没有怨言,但老二媳妇是她的侄子,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好明说,毕竟三郎除了是他的小叔子又是表弟。
    至于老大媳妇,也是个不傻的,虽然心里有怨言,但是想着以后的好日子,也都忍着。
    但是人都是相互的,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哪怕是兄弟之间也是一样的。
    所以除了让大房二房以后跟着享福,但同样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被三郎记在心里的,所不得三郎这一拜谢比直接给他们银钱都还要让大朗二郎动容。
    就看老大老二的红眼眶就知道,而同样的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也是如此。
    有三郎这句感谢,我就很开心了。大朗媳妇肖氏突然哭腔说着。
    不怕你们笑话,我之前其实对三郎害怕的,害怕三郎以后出息了发达了,就不要我们这些穷兄弟了,因为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全家人供他考上秀才,之后考了三次举人都没考上,拖着家里穷的连瓦片都没有了,之后他去县里做了先生,就把辛苦供应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全踹了,甚至还上门了做有钱人家的上门女婿。
    你这婆娘说的什么胡话,我家三郎是这样黑心的人嘛。听见自家婆娘的话,陈大朗一头黑线,一边呵斥一边看娘和三弟的表情,深怕娘和三弟会因此生气。
    陈母只是撇撇嘴,没有说话,她也知道肖氏嘴里那事,所以肖氏会担心也正常,但是让自家三郎去那个不孝之人做对比,那完全是跌了三郎的份,那人给三郎提鞋都不配。
    而陈述对肖氏这话并不生气,大哥,你也别责怪大嫂,大嫂会这么想也是无可就非的,家里为了供养我读书,拖累兄嫂受苦,的确是三郎的不是。
    现在我已经是举人身份了,就算不再继续往上考,也是这一县名流,同样也有择忧放官,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以后的日子,以后我定不会让爹娘还有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受苦了。
    爹娘就不说了,这是为人子的本分,而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他们,不说其他的,就说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赚钱供陈三郎读书,陈三郎能有今天,除了陈述来得及时外,除了陈父陈母,大部分可以说是全是大哥二哥两家的功劳。
    所以他陈述就是陈三郎,让大哥二哥两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应做的,只要以后这两家人不会做出对他有害的事情,他陈述就愿意养着兄嫂。
    陈父一直没有说话,但是开口必中中心,三郎,你这话的意思是你不打算再继续考下去了吗?
    陈父这话一出,全家人包括几个小孩都看着陈述想知道他的答案。
    是的,爹,我暂时没有打算再继续考下去。看着陈母急着要说什么,他阻止道。
    娘,您听我慢慢说。
    陈母忍着怒气,好,我就听你能说个什么出来,你现在都是举人了,明年开春就上京城继续考状元,可你现在却说不继续考了,不考状元当官,那你这么多年不是白上了。
    陈述看着陈母生气了,也不着急,轻笑一声,然后顺手就抱起旁边大哥家的小哥儿,这次缓缓解释他不在继续考下去的原因。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也知道,现在上面那位已经老了,那位下面有九个儿子,现在正是争夺位置的重要时期,像我们这种寒门子弟,要背景没有背景要钱没有钱,对于他们上位者的争夺就是炮灰,此时真要考上状元,那就是送上门的菜,供人吃进嘴里,说不得那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娘,您也知道您儿子是什么性格,而且我也没有多大的野心,我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只是想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不受人欺负。
    这话的确是原主陈三郎的心里话。
    你们看,我现在是举人了,举人跟知县大人平起平坐,家里的一切税收都免除了,可以说在这云州县里,不管是乡绅名流还是有钱大户人家,他们都要给我这个举人一个面子,而你们是我的家人,谁也不敢得罪欺负你们,所以我完全可以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等上面的贵人们争夺确认后,我再看情况做打算。
    第十二章
    其实之前的陈三郎并没有想过这些,他只是想着先考上举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至于以后的事并没有想过。
    而陈述来了之后,根据他之前在万州城里打听到的消息和跟知府大人还有这次来吃酒席的知县大人们了解的情况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现在龙椅上的哪位已经快六十了,在现代六十岁并不老,可是在这里,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岁那完全就是高龄耳顺之人。
    再加上哪位龙体也不安康,虽然立了太子之位,但是他名下除了太子,长大成人的都还有八个,剩下的都是稚子就不消说了。
    就这九个成年的皇子,想想现代时,某个辫子朝代的皇帝,也是有十来个儿子,同样也是九个儿子夺嫡,那争斗是腥风血雨。
    你陷害我,我栽赃你,上面的人争的欢,下面的人可就苦了,你必须得占个队伍,不然你就得被孤立被陷害,就算你要中立,你也得有那个中立的本事。
    而他陈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寒门子弟,自问没有那个中立的本事。
    所以他还是先避开这几年的好,反正他本身也志不在做官,其实他还是毕竟喜欢做个老师。
    经过陈述的细细解释,陈家众人虽一时无法接受,但也有点理解。
    特别是陈母,她一直想着就是让三郎考状元当官,但是现在三郎不打算考了,她虽然一时接受不了,但是听了三郎的原因后,她也明白了此时三郎不继续考也是对的,比起状元,她更看重儿子的安全,再加上儿子也没有说死以后都不考了,等上面那些贵人挣完后,再让三郎去考状元不就行了。
    陈母想通后,也就不再不高兴了,可是她此时还不晓得,自家三郎以后再也没有去考状元了,但是他的成就却比状元更荣耀。
    在整个大商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儿子陈三郎陈述的大名。
    陈父:这样也好,再大的荣华富贵也不敌三郎的安全。
    陈大朗二郎也都纷纷点头赞同父亲说的这话。
    陈述看着家里人都支持他没有异议,心情很好道:正好建功立业和建宗也到了启蒙阶段了,特别是建功,都六岁了,是我这个做小叔的耽误了他,幸好现在还为时不晚。
    陈述这个决定,让陈家大房二房都激动不已,只要是做父母的,都想自家孩子成才,特别是家里还有个前例,肖氏激动的嘴巴都笑裂了,那太好了,他三叔是举人,建功立业他们有他三叔教导以后肯定也是个举人身份的。
    已经六岁了的长房长孙陈建功听明白了长辈们的话,他很高兴也很兴奋,他从小就崇拜三叔,现在三叔要叫他们读书,他简直是开心死了,三叔,以后您要教我们读书吗?
    而他的两个弟弟立业和建宗同样也是一脸希翼的盯着陈述,深怕他是骗人的。
    陈述摸了摸怀里的小哥儿头顶的软发,回道:是呀,以后小叔就是你们的夫子了,你们要是不听夫子的话,夫子就要惩罚你。
    建功连忙摇头保证着:不会,不会,我们会很听话的,立业建宗你们赶快给三叔,额,不是,是夫子做保证,我们一定听话的。
    立业和建宗从小都听建功的话,对,对,我们会很听话的。
    不过最小的建宗保证完后,又一脸好奇的问着:那小叔,惩罚是什么呀?是打手心吗?三叔公家的秦宝哥哥说他们背不出课文,他们的夫子就会打手心的。
    小叔不会打手心的,不过小叔的惩罚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等你们以后犯错了就知道了。笑话,他可是不提倡打学生的,比起打学生他有的是办法惩罚不听话的孩子。
    比如蹲马步,只要犯错了,罚他们蹲一个时辰的马步,他还不信这些熊孩子能记不住,而且蹲马步又不伤身也不疼,并且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嘛。
    就像他以前班级上的同学,都是大学生了嘛,也不能再罚蹲马步了,那就罚其它的咯。
    如果哪位同学没有做他布置的作业或者论文什么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那就去操场上做二十个引体向上,多好呀,锻炼了身体又还能长记性不是。
    所以整个学院里,只要是他布置的论文,没有那个学生不是认认真真的做完的。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混账东西在后面编排他是魔鬼老师。
    哼,有他这么帅气的魔鬼老师么!
    陈母听着孙子们的童言童语,环视看了一圈家里人都是笑意禀然,心情好的很,也决定给两个儿媳妇一点奖励。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这两天老大家和老二家的也都辛苦了,这两匹布你们拿回去自己做两件好看的衣裳。
    陈母给老大家肖氏的是一匹石榴红绵绸,老二夫郎小王氏是一匹靛青色绵绸。
    然后又拿了两匹藏青色和两匹湖蓝色递给二人,藏青色的是老大老二的,蓝色的你们给孩子,这些布匹就是你们今年的新衣服了,过年我就不再给你们买了。
    够了够了,这些都够了,过年完全不用再买新的了。肖氏和小王氏各抱着三匹布笑的眉开眼笑,她们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这么一整匹的布料,而且还这是这么漂亮的绵绸。
    特别是肖氏,他已经再算计这些布匹怎么最大利用来做多少衣服,说不定还能省着过年给娘家父母做一套新衣服。
    孩子们看到奶奶分给娘的布匹,里面还有自家的份,高兴的在地上跳了起来,额,额,有新衣服穿了。
    娘,我要上学了,你给我做好看点。建功倒是想得多一点,他特别喜欢小叔叔的书生服,他希望娘给他做的衣服也是这样的。
    我也要,我也要书生服。听见哥哥的话后,立业和建宗都闹着要书生服。
    好,好,娘/阿姆给你们做书生服。肖氏和小王氏本就是心疼孩子的好娘亲好阿姆,所以对于自家儿子的要求俩人是笑应着。
    随后陈母又抽了一匹布,这批月白色给三郎做一套,三郎穿这个眼神肯定很好看。
    陈述看着陈母给全家人都分了布匹,就两个老人没有,不免心疼,娘,你跟爹也选一匹布做新衣服吧。
    肖氏本来还在开心自家得了这么多新布,结果一听小叔的话,赶紧劝说,对呀,娘,这还有两匹,我看这匹湖蓝色就适合您跟爹。
    对,娘就这一匹好看,您给三郎做衣服,您和爹的就让我来做吧。小王氏连忙跟着说道。
    肖氏一听小王氏的话,心里一咯噔,可不能光让老二家的在老两口面前买好,本来老二家的就是娘的亲侄子,对他就要比自己这个大儿媳妇要好,这要是再让老二去买好,那娘岂不是更要偏心二房了,那他们大房就可怜了。
    就是,娘您只管做小叔的衣服,您和爹的我跟老二家的做,要不了两天就做好了。
    老二夫郎小王氏听了肖氏的话后,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大嫂帮忙做更好,这样他也有更多的时间给丈夫和孩子做衣服了。
    陈母本来还想留着,但是看着儿子媳妇都劝说,只在看见老伴身上的意见快淡色的衣服,也就应了。
    好,好,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那我跟你爹的新衣服就交给你们俩妯娌了,我呀就负责三郎的了。
    没问题,您和爹啊,就紧等着穿新衣服吧!肖氏说完就把布匹拿了过来,老二家的,晚点我把布匹裁出来,我给娘做,你给爹做,这样估计后天就能让爹娘穿上新衣服了。
    小王氏点头,好的,大嫂。
    最后陈母看着桌子上剩下的最后一批藏青色的布,眼神闪了闪,随后朝肖氏和小王氏说道:这匹布我想让木哥儿带回去,你们没意见吧。
    没意见,娘您做决定就好。肖氏虽然眼馋那匹布,但也只敢在心里眼馋,不敢嘴上拒绝。
    而老二夫郎小王氏他就更没有不高兴了,说起来木哥儿其实还是他的表弟,他平时也挺疼这个小表弟的,所以婆婆说要送小表弟布,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听见陈母嘴里提起木哥儿,陈述倒是想起了一点事,眼神闪了闪,这事他在木哥儿前天回来时就有点发现,但是当时来的客人很多,再加上知县大人也来了,他需要去应酬,所以之后也没有顾得上。
    而这两天他也在前面应酬来往的族人和客人没,倒是把那事给忘了,现在听陈母提前,他又想了起来。
    陈述便开口问道:娘,小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啥什么情况?陈母一时没有听明白儿子的话中意思。
    陈述:就是小弟现在跟张家是什么情况,张家待他好吗?
    好呀,女婿待他可好了,就是你小弟不争气,都两年了肚子还没有消息,这让我们陈家实在是愧对张家,特别是女婿又对你弟弟那么好.....说起这事,陈母就难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