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迫成为风水先生的日子里——青衣杏林(
妇人神色有些冷硬,低声问:你来这里作甚!阿公不是说过不许回来吗!
我我饿。男孩子辩解说:二婶没有给我吃饭我好饿,昨晚上下午也不许我吃饭,我才想来找阿娘的。
郁宁在一旁听着,出声道:年纪小小的,作甚不让他吃饭?
村人贫困,若不是农时,一般就只吃两顿,一顿早上,一顿下午两点左右。这么小的一个男孩子,从下午两点到今天都没吃东西,是该饿得很了。话说回来,这家里头居然不给吃饭?也不怕饿出病来。
妇人躬身行了个礼:多谢贵人关心,这孩子调皮,惹怒了阿爹,这才罚他不许吃饭。
男孩子又拉了拉他娘的袖子:阿娘,我没有不听话
你闭嘴!给贵人磕头!妇人甩开了他的手道。男孩的眼中迅速积累了一圈水渍,却还是忍着眼泪规规矩矩的跪下给他磕了个头:贵人,是我不好,你别怪我阿娘。
若是贵人无事吩咐,小妇人便带他走了,此后一定严加管教,不叫他出来乱跑。
说罢,妇人就要带孩子离开,郁宁心想着不如好事做到底,抬了抬手说:来人,取一盘饭食过来。
一旁的侍卫应喏,转身去堂中取了一盆玉米面的窝窝头和一碗粥出来,还冒着热气,应该是侍卫们的早饭。他招了招手,示意男孩上前来,耐心的道:哥哥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回答一个问题,哥哥就给你吃一个窝窝头好不好?
要是全答出来了,这一盆馍都是你的好不好?
男孩转头看了看他娘,妇人刚想要制止,郁宁却抬头警告似地看了她一眼,她只能点了点头道:贵人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
好。男孩这才奶声奶气的应了。
郁宁问道:你今年几岁了?叫什么?
我叫齐飞,今年七岁。他答道:哥哥,这是两个问题。
郁宁一笑,示意人用油纸装了两个窝窝头塞在了他手中,又问道:齐飞真聪明,你娘叫什么?几岁了?
我阿娘姓周,几岁几岁我不知道!
周什么?
我不知道!男孩子想了好久才冒出来这么一句,委屈巴巴的看着郁宁手里的窝窝头。
那你昨天做了什么事情才让你阿公不让你吃饭呀?郁宁举了举手上的窝窝头:答出来了这个就给你。
男孩回答道:我没有做什么阿公经常不许我吃饭的。
郁宁把一个窝窝头放在了他手中:那阿公为什么不许你吃饭?
阿公经常骂我是扫把星,说我生来就克死了阿婆!见我就觉得心烦,才不许我吃饭的!
郁宁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妇人,取了窝窝头放在了孩子手中,又拿起了粥来:好了,拿去吧。
哥哥不问问题吗?
不问了,拿去吃吧。
小孩儿欢天喜地的接了粥,却没有喝,反而是端给了他娘:阿娘!这是精米的粥!你快喝!
那妇人颤了颤,阿娘不喝,你喝吧。
贵人要是问完了,小妇人就带他走了。妇人道。
郁宁伸手拍了拍男孩的头,道:你到那边去喝好不好?哥哥有事儿问你阿娘。
男孩抬起头看着郁宁问道:要是阿娘答上来了,也有馍吃吗?
有的,去吧。
男孩眉目弯弯的跑到了墙角去喝粥了,那妇人道:贵人还有什么吩咐?
郁宁没有看她,反而看向了外头的风雪,漫天的大雪落下,纵使这村庄捡漏,也硬生生得衬出了一副美景:听你说话,也是个读过书的。
是,小妇人出嫁前与家父读过几本书。
读过什么?
《女戒》,《论语》
那你怎么叫你的孩子落到这副田地了?郁宁淡淡的道:你穿棉,他穿单衣,你有饭吃,他没有饭吃这世上竟然有这么狠心的亲娘?
那妇人一下子跪了下来,眼泪自她眼中落了下来:我小妇人,小妇人实在是没有办法啊!贵人!
那连先生非要说小妇人的儿子命中克亲,一落地就坏了一家子的运道,这才叫他为阿爹厌弃啊!我若不是装作不爱他,便要连我一道赶出去到时候我们孤儿寡母,怕是连命都没有了!
第215章
郁宁一手支颐, 望着天空:然后呢?
王管事自里头走了出来,见郁宁身边跪了一个痛哭流涕的妇人, 心下一愣该不会是自己少爷惹了什么桃花债吧?他看向一旁的侍卫, 侍卫摇了摇头,微微摆了摆手,示意王管事不要上前。
那妇人哽咽着说:可还有什么然后?
郁宁侧脸看向她:这样吧, 我做主给你合离,你与你的孩儿都并入我府中,做个三等仆妇,平时洗衣扫撒,不说穿金戴银, 吃饱穿暖还是足够的。
那妇人面上露出一丝惊恐来:不行!小妇人知道贵人是好意,但小妇人万万不能把孩儿也带入奴籍中若是入了奴籍, 那他一辈子就完了!
你若是不同意, 那他可能就没有一辈子了。郁宁淡淡的道,自那妇人出现后,那男孩儿身上的气场中就出现了一点死气,也就是说极有可能今日那妇人撞见他与那男孩在一起, 之后引发的事情会导致男孩儿死亡。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是郁宁也不是很喜欢有什么因他而死还是这么小一个孩子。
七岁下的孩子就是在阎王爷那头也是不记事的呢。
民间有个说法, 小孩子七岁之前不辨是非, 不明善恶,全靠本能做事,就是到了阎王殿也不会去计较七岁以下的小孩儿的是非。连阎王爷都尚且对孩童有所优待, 更何况郁宁呢?
这那妇人犹豫了一下,对着郁宁用力地磕了一个头:贵人,生死有命,您的一片好意小妇人心领了。
既然如此,你就去吧。郁宁轻轻地道,也不再去管她了,起身走到了院中那棵老梅树前折了一枝枝干下来。啪嗒一声,那一枝老梅就被轻而易举的折了起来,郁宁看着枝干中一点干枯坏死的内芯,无趣的把梅枝抛下了。
庭有死树,大不祥。
一旁的侍卫招呼了一声,自屋里走出一个紫衣婢将那妇人搀扶起来带走了,男孩儿还在角落里喝粥,一口一口的喝得极为珍视的模样,每一口米粥入口,他的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
郁宁看了他两眼,摆了摆手吩咐人在这里看着这孩子,等到这孩子吃完了再给送回去。
王管事上前几步,在廊下拱着手道:少爷,您可是想拉这孩子一把?
相见即是有缘。郁宁回了廊下,雪花沾在他颊边化作了一点晶莹的水珠,然后慢慢地滑入他的领口之中。郁宁在脸上摸了摸,拂袖道:但是既然对方亲娘都不愿意,我去做这个恶人作甚?
王管事笑道:少爷容禀,也不是一定要将这孩子带走的回头我们走的时候给这家主事的一些银两,就说和这孩子看着有缘分,让这孩子大了到长安府中投靠国师府,想必对方也不敢违逆。乡下的孩子都皮实,但凡吃饱喝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夭折。
郁宁嗤笑了一声:算了,你看着办吧。
是,少爷。
饭后,郁宁也是闲着无聊,便撑了一把伞,带着芙蓉和两个侍卫到村里头去走走。方出了门子,就见两个壮汉在围墙外的一侧在刨坑,郁宁的眼神落了过去,芙蓉就闻弦音而知雅意的上前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这两个汉子就是郁宁住的这家的主人家的两个儿子,他们家的妇人在郁宁这头帮忙,他们几个闲得无聊,就先在屋侧刨两个坑,来年春天的时候就把两棵榆钱树给种下去。
还有冬天刨坑的?郁宁好奇的与芙蓉道:这泥土被雪冻得硬邦邦的,何不等到春天再动手?
为首的汉子擦了一把汗,说:贵人有所不知,这是我们家里的上头长辈留下的经验,要是想种树就提前一两季把树坑刨出来,埋下肥料再填平,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什么金贵的树都不怕留不住!
郁宁不太懂这种种树的道理,也就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对方接着道:说起来还要多谢贵人,这两棵树我阿爹早就想种下去了,说是夏天太阳太毒,有了大树好乘凉,奈何树苗太贵,要不是恰巧遇上了您,这两棵树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芙蓉横了对方一眼,对方讪讪的不敢再说话,退到了一边。郁宁好笑的看了看芙蓉,芙蓉接到郁宁的眼色硬是眉目不动,一副官宦世家一等侍女的气派。郁宁撑着伞,接着往村里头走去,等到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就见到在屋子的另一侧,也有一个人在挖坑。
就如同郁宁所说的一般,这种天气,雪水化入土中凝结成冰,地面被冻得跟块铁似地。方才是兄弟两人在那头挖坑,一人挥锄头,一人以脚施压,倒也不算难挖,可是这头就还有一个人在挖,也没有什么锄头,只有一把小铁锹。
这汉子便一个人蹲在这头一点点的刨坑。
郁宁上前问道:你在作甚?
那汉子一抬头看见郁宁就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扑通一下跪了下去,老老实实的答道:小的在刨坑,准备来年种树。
你也是这一家的?
是的。
郁宁问道:我看见你的兄弟在西边挖坑也说要植树,你们为何不一起?
大哥和二哥说现在那头刨好了就来帮我。汉子答道。
郁宁点了点头,原本别人家种树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也不打算去管,但是他心中突然一动,想起来一句话来:两树夹屋,定丧骨肉。
他淡淡的道:不许挖了。
汉子抬头小心翼翼的看着郁宁,见郁宁也在看他,便飞一样的低下头去。贵人可是这
我说不许挖了,就是不许挖了。郁宁甩了甩袖子,穿过他直接入了宅中去了,芙蓉留了个眼神给侍卫,让他留下处理此事,虽然不知道他们家少爷为何突然心情就不好了起来,但是按照郁宁平时的心性行为,甚少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少爷这么做,定然有少爷的道理。
侍卫应了一声,抱拳道:芙蓉姑娘快去吧,此事我来处理。
嗯。芙蓉急急地去追郁宁去了。
***
翌日,雪停了下来,郁宁等人便加紧赶路去秦安府,又被雪绊着走走停停,最终七日的旅程走了整整十一日,这样一来留给郁宁的时间就很有限了。
或许是天公也有心作美,郁宁到的那一天恰好是个晴天,有道是:
一看风水清其贵,二看行藏地心良。
三看时日为第一,四择高师理阴阳。
五看山家当立墓,六遇山人选地方。
七逢天地开通日,八忌瘟期少日光。[①]
今天是个晴天,黄历上又是个黄道吉日,恰恰满足了七八两条,是一个非常适合上山去看风水的日子。
雾凇先生要郁宁来此处,一是为了让郁宁替他再次理顺此处风水,使此地无忧;
二是此处风水甚佳,又有雾凇先生堪舆,郁宁来此布下风水局后便能受到此处风水的反馈,算是长点经验值;
三则是郁宁是雾凇先生的代传人,在郁宁找到下一代传人之前,雾凇先生若是在此处下葬,天道自然认为郁宁是雾凇先生的弟子,他便可以受雾凇先生一二阴泽。
雾凇先生所选的地方在秦安府的首府旁的一座小山上,名叫阳明山。来接应的是一个老叟,年纪虽大,却十分精神,这样冷的天气,王管事穿着两三件夹棉的衣服,又裹着厚重的毛皮斗篷,远远望去看着跟只熊似地,而这位老叟则是只穿了一件厚实的皮袄,看着轻盈又利落。
王管事为郁宁介绍道:这位是宋叟,是这山上的老猎户了,今日便是他给我们做向导也是雾凇先生的看墓人。
郁宁自车上下来,对着对方拱手见礼:宋叟。
当不得郁先生如此称呼。老叟一笑就露出了一口黄牙,却不显得难看:郁先生,我收了雾凇先生三百两银子答应替他看着这块地,如今郁先生也到了,快跟我上山去看看吧。
郁宁点了点头,正想上马车,对方却摆了摆手说:这阳明山不好走,马车过不去,只能骑马驴也行。
那就听您的。郁宁抬了抬手,几个侍卫留下看管马车财物,剩下的人则都是跟着郁宁上了马。老叟自己骑的是头驴,但是胜在熟知地形,与郁宁他们的马一道居然也不显得很慢。
山上到一半的时候,郁宁就发现越往上积雪就越少,等到了山腰的时候,积雪几乎都已经看不见了。虽然是冬日,两侧的树木略微有且憔悴,却还算得上是青翠可人,郁宁不住的在心中暗暗点头。
不愧是雾凇先生亲自挑选的地方。
只看这里山川呈现三面环抱的趋势,道道山脊皆是婉约多情,背靠的那座山要稍微高一些,如同一座结实有力的靠山,将大多数的风雪都阻隔了起来,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郁宁这一路走来都没有看见有水的影子。
要知道风水风水,有风无水,就算不上什么好风水。
一行人又爬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前头是一片巨大的山谷,山林之间弥漫着厚厚的雾气,林木在其中若隐若现。再下到山谷,便觉得有热意蒸腾,又走了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一片玲珑的雪白的平地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最为奇特的是,这块平地周围种满了玉兰花,此时玉兰开了满满的一树,玉兰玉兰,花若其名,其花如玉,其香如兰。几人再定睛一看,这哪是什么平地,分明就是一座小潭,只不过潭面上铺满了雪白的玉兰花,故而远远望去才像是一片平坦的地面一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