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卷卷猫(
三皇子赶忙安抚百姓,侧头质问九弟:你提这事作甚!
韩皎猜出,谢夺可能只是对这件事感兴趣,便笑着上前打圆场,让百姓放松下来,又问谢夺:殿下怎么会知道指挥村民堆土丘的人,就是领头突围抢粮的人?
谢夺勾起嘴角,看向那个叫黄三的汉子道:同一种战术,你用了三次,你在山南引炊烟,是想声东击西,挖地洞逃出生天?
那黄家老三闻言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面容稚气的俊秀少年。
谢夺眯起眼低声道:本王的沟壕若是晚三日挖好,你的地洞怕是已经打通了。
黄三浑身一颤,陡然跪倒在地,颤声回答:草民无意与殿下作对,只为求生。
谢夺垂眸看着他:你为何没有从军?
黄三茫然抬头看向九皇子,少年脸上的笑意并没有恶意,他低声回答:草民家里两个哥哥都已从军了。
谢夺下令道:让他们回来,换你去,辽东边关一堆饭桶,有的是立功的机会,有这等本事,你难不成想种田种出爵位?
黄三怔愣良久,陡然热血沸腾,叩首喊道:谢殿下赏识!
三皇子看看自家九弟,纳闷地扶起地上的汉子,拍了拍他瘦弱的身板,温声道:个头挺高,就是瘦了点,你叫什么名字?
黄三拱手回答:草民姓黄名立青!
一旁的韩皎被这个回答惊得一哆嗦!
黄立青?是原著里那个帮助鞑靼侵犯辽东的狗贼?
这人是原著中鞑靼部落第一猛将,却是大楚人,鞑靼得到他的帮助后如虎添翼。
这人最终被谢夺战败围困,边关将领骂他卖国狗贼,黄立青却说大楚从来没把他当做子民,他爹妈弟妹都在京城被官兵烧死了。
此刻,韩皎才明白过来,原著里,这个鞑靼猛将,竟然是在这场流民叛乱中逃生的。
有种震撼的感觉,原本以为只是阻止了一场流民惨剧,没想到,还间接为大楚挽回了一个军事能人。
韩皎惊讶地侧头看向谢夺。
难怪谢夺对这姓黄的如此感兴趣,这两位在原著中也算是老对手。
或许,顶尖猎食者能嗅出对手的威胁,嗜血的冷酷气息,是这两位军事奇人初次交手后,用以辨认出对方的特征。
作者有话要说:老攻胸肌手感如何?小棉花还喜欢吗?
第67章
谢夺在给出从军的建议后,就不搭理黄立青了,韩皎只好亲自善后,询问了黄立青目前的临时住所和家中状况,打算亲自替他参军铺路。
此外,因为好奇这类军事奇才的作战思路,韩皎又不死心的采访了黄立青,问他如何设计突围和抢粮的作战方略。
然而,这个男人给他的回答,同样让人一脸懵逼。
黄立青只说明了当时官兵把守的方位、一路上遭遇的地形条件,以及双方对当时局势的判断,然后就给出结论就该这么干。
这个回答思路,跟大boss的因为附近有条河非常相似,都是军事菜鸡们没法参悟的脑回路,简直让韩皎咬牙切齿。
决定放弃军事理想的韩皎又回到了皇子们身边,找了把斧头,帮忙一起砍树。
韩皎几十斧头下去后,一旁用余光盯着他的三位皇子,忽然爆发出一声欢呼!
终于砍破树皮了!八皇子激动地握住了九皇子的手。
我真是太为先生骄傲了。九皇子感慨道。
这么坚持下去,不到两年就能砍倒这棵树!三皇子用鼓励的目光对韩皎不住点头。
韩皎用死鱼眼看向三位皇子:臣这几日一直在劈柴,已经没力气砍树了!
熊皇子们根本不听他解释,放下斧头开始结账八皇子赌小白先生十下才能砍破树皮,三皇子赌六下,只有九皇子准确的猜出二十斧头的结果。
于是,八皇子把一锭银子交到九皇子手里,九皇子又把手伸向三皇子。
三皇子输得很不服气:先生因为前几日劈柴使不上力气,若是没劈柴,六斧头下去,准能砍破树皮。
九皇子接过银子,无情地打破三皇子的幻想:想什么呢哥?没劈柴他也得砍十来下。
殿下!韩皎扬起斧头争辩道:臣若是认真起来,六斧头就能砍出一寸深的裂痕!
三个皇子狐疑地看向韩皎。
九皇子问:这里全都是殿下,你在喊谁?
三皇子出面认领韩皎的召唤:当然是在喊我,只有我猜先生六下就能砍破树皮。
八皇子大公无私:可能是在喊我们三个人。
谢夺上前一步,告诉小神童:你以后只需称呼我殿下,叫他们老三老八就好。
韩皎:真的不会被砍头吗?
八皇子立即跳出来反对:我是八爷,那是三爷,至于我九弟,你可以喊他逃学九。
说完就被九皇子一脚踹开了。
在皇子们的挑衅下,韩皎使出全力砍倒一棵树,擦了把汗,放下斧头,去不远处找山泉解渴。
先生若是累了,就先骑毛驴下山歇息。
身后传来三皇子的嗓音。
韩皎回过头,颔首行礼。
三皇子大步上前,捧了一手泉水灌入口中,清了清嗓子,郑重地开口:一直没有正式道个歉,头一次与先生见面那天,多有得罪。
韩皎微笑道:殿下不必介怀,不打不相识。
三皇子点点头,欲言又止,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
韩皎猜到他特意跟过来,是有私事要说,便用鼓励的目光注视他。
三皇子回头看向韩皎,思忖须臾,低声开口:我六弟也是没办法。
韩皎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事,只耐心听着。
三皇子深吸一口气,轻声开口:为了募捐这些物资,老六明着把京城里的大商贾都请进王府做客,为这事被老二他们嘲笑了半个多月。
韩皎目光微微闪了闪,明白了三皇子的意思。
不论家业多大的商贾都是贱业,身为王公贵族,只能私下结交,而燕王为了展现诚意,竟然明发邀贴,请商人来王府做客,不计毁誉,用心良苦。
韩皎点头叹道:燕王殿下有心了。
三皇子看着韩皎,严肃道:老六是觉得愧对这些流民,他知道徐阁老有些事办得不地道,先生入仕之前,老六跟徐阁老就经常有争执,但是没办法,你懂吗?他没法追究徐阁老的失职,若是自断臂膀,只能便宜了端王党。
韩皎正色道:臣明白燕王殿下的苦衷,亦没有离间阁老与殿下的想法。
三皇子点头道:明白就好,闹出这档子事之后,老六真是日夜都怕你对他失望
韩皎没想到燕王对自己重视道这个地步,心中既感激又心酸,低声回应道:殿下的苦衷,臣都明白。
你是聪明人。三皇子挑眉感慨道:这庙堂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我见得多了,倒是没见过几个像你这么聪明,还肯豁出命为百姓谋生的人。
殿下过誉了。韩皎颔首思忖片刻,抬眼看向三皇子:臣斗胆,有些心事想向殿下求解。
三皇子好奇道:什么事尽管说你放心,私下里说的话,我一定会烂在肚子里。
三皇子是个讲义气的人,他肯主动袒露心事,韩皎便也坦然说出自己纠结多日的心事:一个多月以前,臣随友人去拜访一位权贵,意外偶遇了端王。
三皇子没想到韩皎竟然透露这种事,可见当真对他毫不避嫌,便笑道:你碰上那小子了?他跟你说话了吗?挺古怪的是吧?
韩皎点点头:端王性情确实与常人迥异,但是
三皇子鼓励道:但说无妨。
但是臣觉得他本性非恶,且无心参与政事。韩皎撞着胆子捅破这层窗户纸:恕臣愚钝,不知燕王为何不尝试与端王
联络兄弟感情?三皇子替他说道:你是觉得老七人不坏,想让老六给他讲讲道理,没准他就不受李阁老利用了?
韩皎否认道:臣没有妄想讲讲道理就能让端王摆脱对李阁老的依赖,臣清楚端王性情有多古怪,只是见端王与翎王相处不错,或许燕王可以尝试去了解端王?
三皇子摇摇头,低声回答:不一样,老六跟老七之间,有些事你不知道。
韩皎看着三皇子,不敢贸然询问。
三皇子低头想了许久,才下定决心,看向韩皎沉声道:老七在十岁出头那年,忽然不跟旁人说话了,约莫持续了有两三年吧,他就只跟李阁老说话。那时候李阁老还不是内阁次辅,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就只有这个老狐狸知道怎么让老七开口说话。
韩皎点头道:此事臣有所耳闻,听说七皇子的乳母不幸过世后,七皇子便不再开口说话了。
其实不止这个原因。三皇子走近一步,低头凑到韩皎耳边,小声道:这事不要传出去,我实话告诉你,老七小时候呢,跟皇后娘娘不太亲,后来他乳母过世了,老七成天抱着乳母缝的破布偶,皇后看着心疼,为了哄老七开心,皇后亲自换上老七乳母常穿的那身衣裳,端了煲汤去喂老七。没想到,老七一看见皇后穿那身衣裳就跟疯了一样,死命要把乳母衣裳从皇后身上扒下来。
三皇子深深皱起眉头:当时老六跟皇后娘娘一起去看望老七,边上还站着一群宫女太监,老七当众要扒皇后衣裳,还把滚烫的汤泼了皇后一身,旁边老六都吓疯了,回过神就冲过去按住老七,往死里打了一顿,太监们都拦不住。
韩皎惊呆了。
原著里没提这茬。
燕王居然动手打过端王。
三皇子无奈道:当时老六也才十二岁,真是被吓着了,下手也没个轻重,不知道是不是他失手撞坏了老七的脑袋,反正从那天之后,老七就不说话了。以前他虽然性情古怪,但是别人问他话,他会吱声,那天以后就跟被打傻了一样,谁也不搭理,老九他都不理。大概过了一年半到两年吧,他才又跟老九说话了,也偶尔会搭理我们,但就是不理老六,怎么哄都不理。
三皇子沉沉叹了口气:以前还住在宫里的时候,老六不知赔罪多少回了,好话都说尽了,就差给他跪下了,老七就是不搭理他,看见老六跟看见空气一样,还不让碰,老六一伸手,他就抱着脑袋大喊大叫。
韩皎眉头紧蹙。
原本还抱希望让燕王跟谢夺学一学,耐心接近端王,从根源上化解燕王党和端王党斗争源头,说不定还能说服李阁老替燕王效力,联手让徐阁老滚蛋。
可韩皎没想到燕王和端王这兄弟俩有这么深的过节。
端王不搭理燕王,未必是因为记仇。
作为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端王对于一些突然的改变,很容易出现失控情绪。
燕王是个正常孩子,看见亲妈被当众扒衣服,惊恐之下,揍了弟弟,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他不清楚弟弟情绪与常人不同的原因,也不清楚端王其实没有恶意。
但这次可怕的经历,很可能让端王遭受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乳母没了又被亲哥哥暴揍,脑病变更加严重,以至于一年多内完全丧失交流能力。
他对燕王采取了麻木回避的自我保护方式,无视了燕王的存在。
仔细一琢磨,这个问题既难又不难,因为端王对燕王的情感是恐惧,而不是憎恨,这属于心理创伤范畴,万幸,韩皎选修过这门课程。
若是能帮助端王治愈创伤,就能避免这兄弟二人未来斗个你死我活。
倘若能改变端王的结局,说不定也能改变大boss的结局,而这些事之间说不定有未知的关联,他必须尝试一环一环的理清。
可这个时代既没有药物又没有外科医生,端王的心理创伤已经引发了严重自我孤立的症状,失去建立新情感关系的信心与期望,只能从李阁老和九皇子那里获取安全感和亲情。
韩皎仔细回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课程,对待这类患者,外部辅助治疗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让患者接受专业培训过的宠物陪伴治疗,但这显然很难实现,韩皎不会训狗。
另外,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来重新建立端王的社交安全感。
这恐怕要劳烦大boss帮忙。
作者有话要说:围观群众:报告翎王殿下,你家棉花想跟你七哥玩游戏!
第68章
燕王嘱咐过, 要在宵禁前赶回京城, 加之山上连只野兔都瞧不见,三位皇子没了寻找猎物的兴致,砍完一拨树,就跟随第一批伐木村民一起运送木料下山。
在村口送别皇子的时候,大boss跟韩皎难舍难离,甚至向六哥请求留下来住一晚, 以便当场监督韩皎写完五篇策论,让他带回宫参考, 可惜最终没得逞,被燕王强行拖上了马车。
韩皎在新县又忙了两天,物资分配妥当后便准备回京。
新县的百姓恨不得一路给他送回京城,家家户户都送来鸡鸭, 让青天大老爷带回家补补身子,韩皎婉拒了半日,才终于骑上了毛驴。
安抚流民的工作告一段落, 新县县令三日后即将赴任。
新县与其他州县性质不同, 赋税直入皇帝内帑, 不经过户部,这么一来,新县令就不能按级别向上汇报工作了。
为此, 皇帝下令,让新县县令每年向韩皎述职,韩皎对完帐, 直接跟司礼监刘公公对接,这么一来,韩皎算是这座大型皇家庄园的管家了。
这个消息让朝中大臣很吃惊,皇家庄园的监管一般是皇帝的亲信太监,如今居然让一位文官全权接管,这可算是从没有过的信任了。
韩皎对这份差事很满意,虽然没有实际品级,但身为文官,兼领皇家内务,代表着皇帝的信任,走出去倍儿有面子。
其次,这份差事可以领到多一份俸禄,每个月三两银子,工作只需要每年年终核对一下账目,跟白送一样,美滋滋。
回京之后,韩皎从庶吉士一跃成了侍讲,跟林翁混一个办公室,这让他措手不及,很多准备工作都没做好,甚至连教案还没准备,掌院学士却已经帮他排好了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