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播异世界(穿越)——迎阳(32)
他们没有等待太久,舞台剧便开始了。
一个男爵正在娶妻,他娶的是伯爵的女儿,男爵英俊脾气好,伯爵女儿也很漂亮温柔,夫妻十分恩爱。
露西妮有点失望,这还没有牛郎和织女好看。
但很快,男爵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寡居的夫人,他似乎为这位夫人的美貌着迷,开始和她偷情。
不过,慢慢的,男爵变得疑神疑鬼,他怀疑这位夫人是自己曾经死去的恋人。
这句话一出来,露西妮清楚听到了抽气声。
安静。她瞪了乔伊一眼,兴奋的看向舞台。
男爵找来神官,神官一眼看穿了假象,原来这位夫人真的是男爵死去的恋人。
而且她是回来报仇的!
男爵本来是上任男爵的私生子,因为每有得到承认,所以从小过的很辛苦,是恋人和她的家人一直在帮助他,前任男爵失去继承人,才将他找了回来。
男爵继位后,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伯爵的女儿,为了娶到伯爵的女儿,他设计杀掉了恋人,包括她的家人。
恋人怨气深重,变成了鬼来报仇。
男爵听完女鬼的指责,却哭着说并不是他,是伯爵为了女儿派人做的。
他深情款款,女鬼又一次相信了他,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可以伪装成人的真相,她有一张画皮。
男爵立刻变脸偷到了画皮,伯爵的女儿不相信女鬼的话,帮助男爵找来大神官,一起烧掉了那张画。
露西妮气得捏碎了手里的爆米花。
愚蠢!愚蠢!愚蠢!
果然过了几年,男爵在伯爵的帮助下升为子爵,他认识了侯爵的女儿,让侯爵的女儿也喜欢上了他,然后他在伯爵女儿生产的时候害死了她。
露西妮看到这里差点不顾矜持骂出来。
好在结局女鬼和同样变成女鬼的伯爵女儿一起联手杀死了男爵。
这还差不多。
她松了口气,高兴的和大家一起拍起了手。
第40章 四十、再建
画皮带来的反响异乎寻常的热烈。
甚至远远超过了牛郎织女。
初演结束第二天,整个小镇都在讨论相关剧情, 第二场售票还没开始, 外面就排满了长长的队伍。
来旅游的旅客也对这部舞台剧非常满意, 当天打赏过不够,第二天又送了花篮, 而且有人为了这部舞台剧,延迟了回去的时间,连续看了好几天。
这让时玉有点惊讶。
他挑选这部的时候, 还担心加入奇诡元素会让观众觉得不舒服, 排演时弱化了许多, 像女鬼撕下画皮的恐怖场面直接过滤掉了,没想到大家反而更感兴趣。
当然, 也有可能是画皮的故事性比牛郎织女强, 牛郎织女只单纯着重在爱情上, 虽然也有反派王母出没, 但级别差的太大,只有被动挨打, 而且结局也算HE, 不至于悲壮到令人耿耿于怀。
画皮除了爱情, 还有恐怖、鬼怪、复仇等元素, 有仇报仇这种戏码从古至今经久不衰。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 那就把聊斋系列都放出来?
时玉心想。
唐诗宋词他没那个本事全背下来,但电视剧倒是看过不少,什么新聊斋志异123, 聊斋奇女子,还有单独提取其中一个故事拍成的电视电影等,他几乎都记得。
感谢以前认认真真拍剧的导演,感谢那时候还勤勤恳恳出演的演员。
不过写剧本他不擅长,打算回头把大纲列出来交给尹诺克和表演班的学生。
他琢磨着也该是时候把表演班正规起来了,不能只培养演员,导演、编剧、服化道等都需要抓起来。
这倒没什么难的,就算他没接触过娱乐圈,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先把大体的架构建起来,表演班参考那些戏剧学院就行。
我想再建一个书院。他去找霍辞,说出自己的想法,把表演班绘画班音乐班分出去,归整成艺校,专门培育艺术生,趁着现在学校人少早分开早制定规矩,免得以后人多乱起来。
现在已经有不少商人选择在长安镇定居,准备将孩子带过来学习。
而且他们打算等香葵城建好,面向香葵城开放招生。
不让他们收居民,收学生总可以吧。
以现在书院免费就读的名声,到时候可能两个书院都不够。
再建两栋。霍辞显然也想到了,说,我的想法是,设立四所学校,一所招收十岁到十八岁以下的少年,类似西方以前的文法学校,教授他们简单的读写算,熟读律法,三年制毕业,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培养所有孩子,这些孩子也不可能一直念下去。
时玉点头表示明白。
人工为主的社会,人力非常重要,平民哪有空闲让一个孩子花七八年甚至十几年去念书,何况这个世界又没有科举,对平民来说,认识几个字会点算术能谋生就行了,花钱没玩没了的读书完全是脑子有病。
就算他们书院愿意免费支持,但这些十岁到十八岁的少年已经是家里的劳动主力,不可能让他们和五六岁的小孩一样花很多年去学习。
霍辞:当然如果这些孩子里真的有天才,我们可以出面让他继续念书。
然后是正常六加四模式的学校,初中高中合并,分小学中学两个阶段,招收五岁到十岁的孩子。
再进一步就是艺术学校和技术学校,从小学升中学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天赋选择去处,要么去学艺术,要么选择一门手艺,或者继续读中学深造,文法学校的学生也一样,只要愿意,都能继续报考。
他顿了顿,说:其实我本来还打算再建一所军校,但这么做太明显了,等学校建起来,到时候从前两所学校里挑人出来再培训好了。
体育生!时玉灵光一闪,可以借培育体育生的名义来,把那些体育项目都搞出来,足球橄榄球羽毛球已经有了,跑步短跑不行,没法读秒,长跑可以,像马拉松那样,不用细到秒吧,不过马拉松容易出事,这里可没有救护车
危险的还是算了,像足球橄榄球这类容易评判的比较方面,或者赛马射箭?实在不行踢毽子也算一个,跳绳总没危险了吧
霍辞瞧着他天马行空的模样,眼里泛起笑,夸赞道:你说的对,我们可以培养体育生。
时玉咳咳两声以示谦虚。
然后两人一番商量,敲定了好了学校的住址,他们打算将四所学校分开来建。
一般来说,当一座学校建起来,会为周围两条街带来经济增幅,地皮、住宅、商户等等。
这四所学校,每一所都可预见会为小镇带来巨大变化。
两人调出地图,按照方位,将即将建设的三所学校放在了西南北四个点。
区域解锁的主要方向是朝着香葵城延伸的,所以将文法学校建在了西边,方便以后从香葵城过来的学生。
因为商人和奴隶的涌入,他们已经朝着香葵城的方向解锁了一半,只是目前建造出来的区域够用,甚至很多地方还没有填满,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向西边拓展。
现在借着建造学校,召集建工队开始向西边平地,树木砍掉石头拉走,小坡铲平,大坡修路。
时玉和霍辞已经解锁了城墙,但是碍于教廷和贵族,两人决定继续使用土墙,不过城门的部分倒是可以取巧,使用了金手指,高大的石砖城门瞬间成形。
忽略两边的土墙,绝对会以为来到了华夏古代。
跟电视剧里演得一模一样,而且还是三洞门,中间正门,两边小门,上面三层高的城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宏伟。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门。
是的,没有门。
时玉不知道是画手偷懒,还是一些城门本身就不带门,和霍辞看着宽阔的门洞,大眼瞪起了小眼。
没有门你叫什么城门,城洞还差不多。
这能防谁?
最后只能一边让木匠去研究造门,一边派护卫轮流值守。
长安镇北面和东面被高耸连绵的白山遮挡,南面是绿河,西面虽然也有山,但是横向延伸,而不是竖向,前往香葵城这条路是唯一的正规出路。
不正规出路自然是横渡绿河,在时玉和霍辞来之前,农奴跨越领地界限,一旦被抓到会直接处决,就算逃到其它领地,也只能去城中依靠力气或者乞讨为生,所以农奴即使受到再大的压迫,也不会丢掉土地逃亡。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人胆大翻山越岭来寻神使。
但穿越森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极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再者长安镇和这个世界的小镇不同,有人想混进来很难。
自从和教廷贵族达成协议后,时玉和霍辞就着手推广起了身份牌,几乎每一个进入长安镇的人都记录在册。
同时让每一个居民知道私藏外人的严重性,只要看到奇怪的人,立即找护卫举报。
虽然开通了和绿河对岸来往,但仅限于运送奴隶。
不过时玉倒是听雷奥尼斯说,他两个表兄正争着想要绿河对岸的领地,打算像他一样在对岸也打造一座香葵城。
时玉和霍辞对此举双手双脚欢迎,有城就意味着有人,只要能建起来,他们不吝啬花大价钱建一座桥出来,他们试过,游戏自带的路具现化后除了上山,也能下河,上山变成台阶,下河就变成了石桥,只是需要大量的金币。
时玉大略算过,如果连接绿河,需要花费的金币甚至超过了建造土楼和留园加起来的全部。
不过这些在人口面前都不是问题,只要城建起来,他们完全可以将收集材料的任务交给对面,让对方帮他们来刷金币。
文法学校建在了靠近城门主干道的右边,方便以后有对岸的学生坐船过来。
两人直接在书院的基础上将学校扩建,除了本身大小,又按照现代建筑样式,建造了两座二层教学楼,跟本身书院古色古香的教室一起使用。
操场和宿舍也跟着扩大。
同时规划好附近的街区。
剩下两所如法炮制,大同小异,只是按照功能,在建造教学楼时有所变化。
像艺术类学校,没有使用建工队,两人在游戏建筑里挑挑拣拣,选出几个适合当教室的房屋,保证了学校建筑的统一性。
三个学校都是在书院的基础上改建,有图纸,不需要时玉和霍辞亲自监督,剩下交给建工队,两人开始筹备起了另一件事。
教廷将准备好的炼药师送来了。
从穿越至今,时玉和霍辞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医疗问题。
这是他们唯一提供不了的。
幸好一开始他们面对的是什么都不懂的农奴,用凭空变物忽悠住了他们,让他们没有注意到为什么神使不会治愈术这个问题。
等后来时玉和霍辞建立威望,统一口径抬出和平女神,治愈术不治愈术就更没有人提了,对使团他们也振振有词,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有治愈术,会加速发生战争,因为知道他们受伤不会死,女神仁慈,不忍心发生这样的事,所以禁止他们使用这个能力。
如今长安镇有人生病,主要是购买教廷的圣水,按照对应病症服用,然后听天由命。
时玉和霍辞觉得,是时候该把医术搞一搞了。
第41章 四十一、发现
在和使团达成友好协议后,时玉和霍辞通过教廷送来的神官, 对这个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个世界并没有医生这个说法。
直白的说, 就是没有这个词语。
在教廷的宣扬下, 人们将生病视作沾染了魔鬼之气,小病说明沾染少, 大病意味着被大面积浸染。
时玉和霍辞对此没有发表意见,事实上,就算他们发表, 也不见得对方听得懂。
所以治病这个职业交给了牧师。
是的, 牧师, 而不是炼药师。
炼药师如其名,只是单纯的炼药, 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们相当于被教廷养起来的农奴, 只是农奴种植的是食物, 他们负责种植的是药草,然后将药草按照功效做成圣水, 交给教廷让牧师和神官去发放。
治好了就是神保佑, 治不好就是罪孽深重魔鬼感染。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至于这些药水的来历, 时玉和霍辞翻到的记载是这么说的, 大约五百年前, 一位主教铲除了一伙用毒液控制民众的邪教,这位主教并没有将邪教留下来的手记销毁,而是潜心研究, 将这些毒液重新调配,变成了可以祛除魔气的圣水。
时玉和霍辞看完一致持保留意见。
如果真的有控制人的毒液,教廷还会存在?
直接把主教都控制住不就完了,只要搞定一个,就可以控制这个人去给剩下的主教们全部下毒,占领教廷so easy。
这要是能被一网打尽,简直白瞎了邪教两个字。
再者财帛动人心,就算真的被消灭了,有这么一个控制人的配方,难道没有人心动?
仔细研究起来,这段记载根本经不起推敲。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至于真相是什么,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时玉和霍辞更在意的,是经过了五百年的发展,居然还停留在圣水阶段,甚至连种类都没多出多少。
放在华夏古代,五百年不知道传出多少本神医著集,研究出多少新药方了。
这么一对比,这个世界的治疗水平可以称为原始。
不管大病小病,全靠圣水,然后听天由命。
唯一让两人欣慰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地球中世纪的放血治疗法。
以及其它各种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治疗手段,什么鸡血鸽子血牛血敷脸,烙铁烫痔疮,铁钉钉脑子之类。
免了人们遭受二次痛苦伤害。
还有一点值得庆幸,这些炼药师的技术足够成熟,并不是时玉和霍辞以为的知道谁有病,然后当场拔来药草熬煮。
他们知道怎么炮制保存药草!
这非常重要。
时玉和霍辞虽然不懂中医,但好歹见过猪跑,中医的根本是药材,没有药材,就算空有一肚子药方也没有用。
至少眼下,药材的炮制不需要他们发愁。
至于发掘药草功效和配比,就需要这些炼药师去尝试研究了,不然他们将人要过来做什么呢。
为的就是组建实验室来研究。
为此两人几乎绞尽脑汁,将知道的药草或者药方默写下来,哪怕食疗也算,但奈何现代习惯了西医,知道的实在有限。
也就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等等这类耳熟能详的中成药。
其中还有一些尽管知道名字功效,却不知道药材长什么样的。
时玉和霍辞已经尽了全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