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穿越)——宝禾先
东西还不算难吃。我道,不过这破地方,我是绝对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我在想咱们是不是真的跟时代脱节了?孔论吃了口面前的食物,小声道,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适应了,可是依然会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开玩笑!这家伙怎么可能会被时代抛弃?
前几天还有学生在街上背《论语》准备考试呢!
相比较而言,我反而觉得《道德经》的处境要更加危险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孔论:感觉我们好像两个被时代抛弃的孤寡老人QAQ
第5章 6月7日~6月8日
6月7日
天气阴
为什么吃西餐要舞刀弄叉?
为什么柜子叫冰箱,箱子叫冰柜?
为什么厕所里放的东西明明是人用的,却要被叫做马桶?
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人骑马了,可是外面的路依然被唤作马路?
为什么明明住在很高的地方,水却依然能从水管里流出来?
为什么墙壁里隐藏着雷电之力?
这些问题已经困扰我很长时间了,虽然孔论说有不懂的可以问他,但我觉得那家伙也不一定能解释得明白。
本来我打算把这些问题默默藏在心底,不告诉任何人。
不过在有了手机之后,我产生了新的想法。
这家伙显然要比孔论更加了解现代的一些事情,要不然干脆问问她?
为了不让孔论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我特地选了个他不在家的时间,把心中的疑惑一股脑地问了出来。
手机卡了好半天,半晌都没有给出答复。
难道是因为我问的问题太多了?
抱歉。我小声道。
手机助手顿了顿,说道: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一题我也没有找到答案呢。
她这是接受了我的道歉吗?
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有些遗憾,不过万幸她没有因为我问了在她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而生气。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之前就有人因为我问了他不知道的东西而大发雷霆,一心认为我是去砸场子的╮(╯_╰)╭真是可笑。
孔论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看来手机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回答的。我感慨道。
不应该啊。孔论皱了皱眉,说道,要不然你换个关键词?
关键词?那是什么东西?
关键词就是你查资料的时候,需要输入到搜索引擎里的东西。孔论道。
他见我一脸迷茫的表情,顿了顿,又道:要不我来教你怎么输入关键词?
嗯。我应了一声。
他得到我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的表情看起来超级开心,好像小孩子得到了盼望很久的礼物一样。
帮助别人答疑解惑是一件让人这么开心的事情吗?
虽然同为古籍的书灵,可我有时候依然会搞不懂孔论的一些想法。
比如他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和人打交道,为什么那么喜欢体验新鲜事物
我默默打量着孔论,忽然发现他来到21世纪之后,跟我记忆中的形象产生了不小的偏差。
这家伙以前不是总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到了21世纪之后,他头发倒是剪得干净利索,身上的衣服也都是正流行的潮牌,乍一看跟街上走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再反观我自己,由于受不了理发店热情的服务,头发只是自己在家用剪子随便剪了两下,平时穿的也大多是印有宣传标语的文化衫,就像是完全没有融入这个时代似的。
孔论见我发呆,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
想什么呢?他问道。
我在想你适应得还真挺快,感觉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我道。
孔论有些脸红,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你可别笑话我了,昨天要不是你帮着解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才好。
顿了顿,他又道:今天看见邻居的时候,他还问我西餐怎么样来着。
关他什么事!我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人家毕竟是好心,总不能太伤了情面。他道,不过我也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说谎,所以就跟他说东西很不错,就是有些不合口味。
我想了想那带血的牛肉,赞同地点了点头。
孔论问我要查什么,我把之前问手机助手的那些问题跟他说了一遍。
他听完我的话之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难道你知道这些事情的答案?我不满道。
他摆了摆手,道: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忽然想起了前不久听过的一个笑话。
笑话?什么样的笑话?
他清了清喉咙,说道:你问题这么多,难道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十万个为什么?我有点没太听懂他这个笑话。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书。他解释道。
可你明知道我是《道德经》。我道。
我当然知道你是《道德经》,可《十万个为什么》只是一种比喻。他笑道,我觉得这样没问题。
我觉得不可以。我道,这样太奇怪了。
如果他比喻的对象是其他东西我还可以接受,但把一本书比喻成另一本书是什么鬼?!
好吧,可能的确有点奇怪。孔论道,不过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
很多人都这样说?很多人都这样说就一定要跟风吗?
孔论没有说话。
隔了半晌,他说跟十万个为什么相比,他找到了一个更适合我的词。
什么词?我问。
杠精。他道。
6月8日
天气阴
在我印象里粽子都是由粽叶包裹糯米制作而成的,虽然有的人往里面加豆沙和蜜枣做成了甜食,有人往里面加蛋黄和肉做成了咸食,但糯米一直都是永恒的主角。
然而今天孔论给我带回来了一种神奇的粽子,那里面居然没有糯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半透明的胶状物,看起来晶莹剔透的,好像艺术品一样。
这东西真的可以吃吗?
我用手戳了戳那个粽子,并没有想象中粘腻的触感,倒有点像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点心。
可糯米粉是白色的,这东西却是透明的。
我有些好奇孔论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这种神奇玩意儿。
粽子这种东西是时令食物,昨天已经过了端午节,所以今天超市里在打折低价处理没卖出去的粽子。我看这个粽子挺稀奇的,所以特地帮你抢了一盒。他道。
抢?
我觉得他这个措辞有些微妙。
这家伙不是总说自己是君子吗?为什么会动手抢东西?
抢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我实际上是付了钱的。孔论道,不过可能是折扣的力度比较大,那个场面真的跟东西不要钱一样。
他说着委屈巴巴地挽起了袖子,给我看他手臂上的淤青。
本来我看那些去买东西的人年纪不小了,打算礼让几分,没想到他们完全没有给我礼让的机会,直接把我推搡到了一旁。孔论道。
他似乎对这件事情颇为震惊。
在他的刻板印象中,老年人都是行动迟缓、颤颤巍巍的模样,然而今日所见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那些老年人非但不用人搀扶,而且各个健步如飞,反应迅速,让他自叹不如。
相比较而言,我感觉自己反而更像个暮年老者。他感慨道。
按照人类的寿命来计算,他不就是个老年人吗?
如果要礼让老人,也应该是那帮家伙礼让他才对吧?
孔论听了我的话,笑到直不起腰来。
我居然觉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他道。
孔子曾经向老子讨教过学问,你叫我一声老师也算不上吃亏。我打趣道。
相比起他在超市里的遭遇,我更想知道有关这个粽子的事情。
比如这东西要怎么吃?
好像可以直接吃。孔论研究了一下包装盒上的文字,说道。
这个盒子里的粽子一共有四种不同颜色的馅料,分别是红色、绿色、黄色和紫色。
说实话,光看颜色我感觉哪个都不想是能吃的样子。
不过既然孔论说可以吃,我愿意选择相信他。
思索再三,我选择了一个黄色馅料的粽子。
什么味道?孔论问道。
我形容不出来是什么味道,乍一入口只觉得十分甜腻,不过仔细品尝似乎有一丝栗子的味道。
难道是栗子馅的粽子?
我让孔论也尝一个,他选择了看起来最不正常的绿色。
因为想象不出绿色会是什么味道,所以才想尝尝看啊。他道。
我觉得这个颜色看上去有点像芥末,正想出言阻止,就看到他咬了一大口。
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奇怪,不过并没有出现被辣到涕泗横流的情况。
很甜,但有点像茶的味道。他道。
茶是什么味道我还是了解的,可他又说很甜又苦又甜?
我摇了摇头,有些想象不出那个味道。
要不然你尝一口?他将自己手中的粽子递了过来。
我虽然嘴上说着不吃,可当粽子递到面前的时候,还是很自然地低头咬了一口。
味道的确很神奇,但是并不难吃。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制成的馅料呢?
茶叶加糖?
话说《楚辞》那家伙好像很喜欢过端午节呢。孔论道。
想起那个一天到晚沉浸在梦境中无法自拔的家伙,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虽然南华也经常说梦话,但他好歹也有清醒的时候,可是楚辞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甚至觉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人都相信了这种说法。
但端午节打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啊!
虽然后人可能把纪念屈原融入到了这个节日当中,但这个节日一开始绝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专门设立的!
倒也不是没有人跟那家伙说过事情的真相,可他就是不听,一心坚持己见
唉,搞不懂那些浪漫主义者的想法。
第6章 6月9日~6月10日
6月9日
天气晴
今天我家的门铃居然响了?!
对别人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这地方平时只有我和孔论两个人住。那家伙平时出门都会记得带钥匙,就算偶尔忘记也会打电话告诉我一声,让我提前给他开门,绝对不会一声不吭地按门铃。
难道是推销员?
可是这地方的门铃藏在一个很隐蔽的角落里,往常推销员都是直接敲门,从来没有人找到过门铃。
我悄悄靠近大门,趴在门洞的位置向外张望。
门外是两位看起来有些上了年纪的女性,她们能够准确找到门铃的位置,说明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
可她们到底是什么人?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门那头的人又按了一遍门铃,说道:有人在家吗?查水表的。
我下意识地想回答没人在,可是听她们的意思,似乎是要检查什么东西
水表是什么?
我拿出手机给孔论发了条信息,让他没什么事情的话赶紧回来。
抱歉!!!我忘记今天要查水表了QAQ要不你先让她们进屋?他道。
水表这东西竟然要进屋查?!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莫名有些别扭,就好像自己小国寡民的理想被强行破坏了一样。
是不是家里没人啊?其中一人道,刚才我好像看见小孔出去了。
我之前问过他了,他说自己是和朋友合租,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有人在。另一个人说道。
她说完这话,再次按响了门铃。
我被门铃声吵得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打开了房门。
如果我是孔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我平时对《论语》的内容还算熟悉,然而此时却大脑一片空白,当门打开之后,只能下意识地用《道德经》的方法来作出回应。
无声胜有声,不变应万变
那两个人似乎吓了一跳,隔了半晌,尬笑道:小伙子,原来你在家啊,刚才叫门的时候半天都没人应,我们还以为家里没人呢。
以为家里没人还疯狂按门铃?骗谁呢!
我们是不是打扰你睡觉了?见我不说话,那人问道。
这个时间睡的是什么觉?
我有点没太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只能以沉默应对。
然而我的沉默并没有换来对方同样的沉默,她似乎对我的事情很好奇,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闲聊。
比如我多大了,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这人是兼职做人口普查的吗?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水表这种神奇的东西。
原来水管旁边的那个小盒子是可以打开的,里面有一个类似于表盘的东西。与表盘不同,那东西有很多根小小的指针,每根指针都指向不同的数字。
你们用水挺费啊。那人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平时留心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漏水。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地方漏水,不过当初刚来的时候,我们不太明白水管这东西的原理,怕把水龙头彻底关上以后就流不出来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二十四小时开着水流。
中国是缺水国家,要时刻记得节约用水。那人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道。
我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在我印象里,水这种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会缺水呢?
恋耽美